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6937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六单元 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目 录,把握主流 辐射多元,发掘高考 内化高考,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主,干,知,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辩小农经济是一种经营方式,而自然经济则是一种经济形式。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受到猛烈冲击的显然是经营方式。因为在初期涌进来的大量商品中是以洋布洋纱为主的,它们使得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以及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就破坏了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联这里的“冲击”指社会阶级、阶层出现变化,西学思潮已萌发。,补 资本输出 鸦片战争之后,外商在华最初建立了一些船舶修造厂,以维修来华运输货物的外国轮船为主。19世纪60年代,外商在上海开办缫

2、丝厂、茶叶加工厂和轮船运输公司。同时,建立外资金融网络。甲午战争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设厂进行资本输出,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1861年,曾国藩创办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蒸汽机在安庆内军械所问世,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创办军用企业,补 官督商办是清政府利用私人资本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主要企业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等。官督商办企业吸收了私人资本,其生产也以追求利润为目的,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又能避免封建地方势

3、力的干扰。但官督商办企业名义上商办实则官营的性质,最终导致了它的失败。,辩 “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其使用机器生产而非手工劳动。中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不是洋务企业,而是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出现的外商企业。,创办京师同文馆等一批新式学堂,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创办新式教育,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十年之间,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筹划海防,辩 近代化与工业化 (1)近代化是工业化以及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化,是指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 (2)近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政

4、治的民主化和思想的理性化。,辩民族工业是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中国人创办的使用机器生产的工业。洋务运动创办的军用、民用企业都应属于民族工业。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民族工业特指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注清末民初的实业救国思潮是中国近代进步的社会思潮之一,它随着中华民族的危机而产生扩大,又随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深入。主张以发展实业的方式建立独立自主的经济体系,并依靠这种体系来抵制外国资本的侵略,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列强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清政府高额征税、敲诈勒索,又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 民族工业不得不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或者寻求本国官府的庇

5、护,生存环境,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先后发动了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 为资产阶级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产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意义,企业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数额增加;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较快;由沿海向内地扩展,表现,核,心,问,题,把握主流辐射多元,重 难 点 一 小农经济走向解体,38,118,0,156,18801911年,8,49,15,72,18501879年,0,0,29,29,18201849年,出国从事工商业人数,迁至城镇做工或经营小商业人数,迁至他乡种田人数,乡民迁出总人数,时期,解体的结果,解体的过程,解体的速度,解体的动力,在自然经

6、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解体过程缓慢,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国内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近代企业的冲击,商品经济发展,自然经济逐步瓦解,生产模式,从“抑商”向“扶商”转变,国家政策,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闭关锁国”政策和状态被打破,对外交流,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洋务企业)、民族资本是近代中国三种主要的工业资本形式,经济结构,重 难 点 二 洋务运动,政治上,教育上,外交上,经济上,思想上,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当时国内外的环

7、境决定了其只能畸形发展,洋务运动不可能独立完成中国近代化的任务,洋务运动设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军事方面的人才,还派遣留学生,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开始,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转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常设的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加强了中国同外国的联系,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方式,培养了科技人才,开启了近代中国工业文明的先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人”开始向“现代人”转变,开启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训,练,设,计,发掘高考内化高考,点拨:“这”指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经济作物规模扩大,有何影响?,点拨:由“出超”到“入超”的原因何在?注意时空信息。,点拨:洋务军工企业。,点拨:该局采用官督商办的组织方式,并招商集股。,点拨:产品优于传统缫丝,与法国缫丝一样优质。,“课时过关检测”见“课时检测(十五)”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