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676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八 专题提升训练(八) word版含解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提升训练(八)(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西赣州期末)下表为新中国19571961年从业人员统计表。表格数据的变化最能反映()时间从业人员(万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例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1957年23 77181.23%9.01%1958年26 66058.23%26.60%1959年26 17362.17%20.64%1960年25 88265.75%15.89%1961年25 59077.17%11.16%A.新中国的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B新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C中国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一直下降D新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

2、的不断探索解析:选D。据图表数据,1958年以后,工业从业人员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表明“大跃进”工业发展受挫,故A项错误;根据图表中从业人员的比例变化可知,农业依旧是中国经济中很重要的一块,故B项错误;1958年开始农业从业人员有不同程度上升,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71961年”,工农业从业人员比例的调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体现,故D项正确。2(2018山东日照联考)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助的实际投入施工的150个重大工业建设项目共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投资87亿元,占44.3%,中部地区64.6亿元,占32.9%;西部地区39.2亿元,占20%。影响工业建设布局的主

3、导因素是()A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安全形势的判断B合理调整全国工业布局的要求C以东部带动中西部发展的需要D各地工业基础及资源分布状况解析:选A。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建设。根据材料可知当时的工业投资侧重东北地区,以重工业为投资重点,这方便就近接受苏联的援助,分析这一现象可知,重点发展重工业和背靠苏联主要是着眼于国家安全,故A项正确。3(2018山东泰安期中检测)下表为19501953年我国粮食需求量与粮食产量统计表(均以1950年为基数100)。这表明当时我国()1950年1951年1952年1953年粮食需求量100147228350粮食产量100117128154A.

4、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B当时农业生产关系亟须调整C工业化发展导致粮食需求增多D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增加解析:选B。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53年我国粮食产量不能满足粮食需求,亟须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改变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方式,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故A项错误;在此期间工业化建设尚未展开,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人口增长的问题,故D项错误。4(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人民公社推行后,出现了“出工一条龙,干活一窝蜂”“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景象。这本质上反映了()A农业生产力得到提高B生产关系脱离了实际C农村劳动力严重缺乏

5、D社会公平基本上实现解析:选B。材料“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与农业生产力提高不符,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实行高度公有化、平均主义,与当时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符,故B项正确;材料中反映的是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降低,而不是农村劳动力缺乏,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不出社会公平的实现,故D项错误。5(2018广东东莞联考)19571978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增长了5倍多,从9 644万吨增加到57 144万吨。但每吨能源生产的国民收入却是下降的,从942元下降到527元,减少了44%。这说明()A计划经济体制有优势 B经济建设全面衰退C国民经济发展代价大 D阶级斗争破坏建设解析:选C。

6、本题考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性。材料反映了19571978年我国能源消耗量增长国民收入却下降,这说明此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因为这一时期受到“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选项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劣势而非优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全面衰退的说法不符合史实,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能源消耗量增长与每吨能源生产的国民收入的下降和阶级斗争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6(2018河南信阳一检)1956年周恩来在中共八大上指出:“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是不能够也不应该孤立地进行的,它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特别是农业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7、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段报告()A纠正了重工业比重过大的现象B表明经济建设重心由重工业转向农业C开始了农村所有制性质的改造D是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解析:选D。1956年苏共二十大暴露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弊端,而中国之前的经济建设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由材料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必须有各个方面的配合”“农业是工业发展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等信息可以看出,周恩来非常注重国民经济比例协调问题,这是对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故选D项。A、B两项是对材料内容的过度解读,C项材料反映不出来,均排除。7(2018江苏南通联考)下面漫画标题为快乐的竞赛加油,追上来了,生

8、动地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经济建设。该漫画的寓意是()A“大跃进”运动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B人民对“一五”计划的建设热情高涨C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农民的积极性D工农业竞赛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一五”计划。扣准题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C两项开始于1958年,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而非社会主义改造,排除D项;“一五”计划的时间为1953年到1957年,它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漫画中的“工业化”“农业合作化”都属于“一五”计划的内容,故选B项。8(2018山东潍坊模拟)读下图可知,我国当时()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B公有制主

9、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改变C积极借鉴西方模式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解析:选D。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A项错误;根据比重图可知公有制经济成分占76%,公有制主体地位未发生根本改变,故B项错误;该图反映的是各种经济成分所占的比重,不能体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1996年非公有制经济占我国工业总产值的24%,说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故D项正确。9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园区主任袁庚提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立刻引起轩然大波,许多人议论“蛇口宣扬拜金主义”“袁庚要人钱还是人命”。1984年该口号得

10、到了邓小平的肯定和赞许,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和准则。这种变化反映了()A领导人的决策决定了社会意识B“左”倾思想仍占据社会主流C市场经济体制是改革开放的关键D认识的提高具有长期性、过程性解析:选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故A项错误;1978年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思想上纠正了“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内容是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由批评到肯定的变化,说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故C项正确;D项阐述的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和题干变化反映的内容无关,故排除。10(2018湖南五市十校联考题)1986年6月,经济日报上刊出了长篇通讯关广梅现象,本溪关广梅在改革过程中实行个人

11、承包、租赁和租赁群体的经营方式致富,但在改革中也面临各种阻力和困惑。随后通过多篇深度系列报道,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最终在全党上下达成共识是在()A中共十四大后 B邓小平“南方谈话”后C中共十三大后 D上海浦东开放后解析:选A。全国掀起了一场姓“社”、姓“资”的大讨论,在中共十四大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达成了共识,故A项正确。11(2018山西晋城联考)1984年,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一份通知中说:“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业事业单位长期务工的,公安部门应准予落常住户口,及

12、时办理入户手续,统计为非农业人口。”截至1986年底,全国办理自理口粮户达到1 633 828户,总计4 542 988人。该现象()A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途径B与劳动力流动的客观需要相适应C助推了城市经济布局的逐步调整D标志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解析:选B。本题考查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为了城市能够接纳这批进城务工人员,国务院颁布材料中通知,给进城人员办理入户手续,B项正确;A项表述的内容是在1992年之后;C项表述的内容在材料中并未体现;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12下表数据的变化主要说明我国()时间直接利用外资额(

13、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亿美元)差额(亿美元)2011年1 1606005602012年1 1177723452013年1 1769022742014年1 1961 0291672015年1 2631 18083截至2016年11月1 1381 617479A.利用外资规模呈下降趋势B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C对外开放呈现跨越式发展D对外贸易逆差呈增长趋势解析:选B。本题考查改革开放。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20112016年我国直接利用外资额和对外直接投资额的变化。20112016年我国直接利用外资额基本稳定,对外直接投资额呈现迅速增长趋势,所以A项错误,B项正确。C、D两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得出

14、,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8南宁市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产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差距曾一度缩小,但到90年代后期,城乡差距再一次拉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的影响,虽然一部分劳动力流动到城市或者乡镇企业工作,农村农业劳动力人数在这一时期继续增加,但是农业就业人数占农村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90.75%变为1991年的80.29%。农业增加值占农村增加值的比重从1978年的83.1%变为1991年的64.24%,到2008年,这一比重达到最高峰,接近28%。摘编自现代中国经济

15、社会转型:从二元结构到四元结构(19492009)材料二世界能源消耗量以平均每年2%的速度增长,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问题形势严峻。世界水资源消耗量也以5%的速度递增。世界现代农业发达国家农业补贴占农业总产值40%80%。农业投入产出比较低,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农业投入产出比仅为5%。据2008年统计,主要农产品农药超标率达20%。这种农业生产方式导致水土流失量平均为230亿吨/年,15%耕地已经不再适合农用,世界每年有数千种动植物灭绝。同时,目前世界很多国家的农业产业很少能够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特别是在区域生态文化价值的提升上,农业产业贡献小。摘编自世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我国后现代农业发展建议(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2)根据材料二,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