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6617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测试:专题十 专题提升训练(十)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提升训练(十)(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山西五校模拟)下面是1929年至1939年间世界六强粗钢产量表(单位:万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年份俄国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1929485.45 733.9229.41 621.0971.6979.11930576.44 135.3228.91 151.1944.4744.31931562.02 636.2188.3826.9781.6528.619351 252.03 464.0470.41 641.9627.71 001.719361 633.94 853.4522.31 91

2、7.5670.81 197.419371 769.15 138.0580.11 981.7791.81 319.219381 806.82 880.5647.22 265.6622.11 056.519391 879.24 789.8669.62 250.8794.21 343.3A.西欧经济直到二战前仍未复苏B新政之后美国经济完全恢复C危机使列强调整对苏政策D大萧条时苏联经济与欧美不同解析:选D。经济复苏,是相对于欧洲的过去,材料不能体现二战前欧洲的经济状况,故A项错误;B项“完全恢复”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图表反映的是世界六强粗钢产量,不能反映美欧对苏政策,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西方经

3、济危机时,苏联粗钢产量几乎未受到冲击,总体上升,故D项正确。2(2018河南南阳一中测试)胡佛在任期间大幅度提高了税收,同时将政府支出增加了六倍。在扩建公共工程的同时,联邦政府组建了金融复兴公司,向濒临破产的银行和铁路公司提供救助,那些经营还过得去的公司则得不到这样的优惠。这说明面对经济危机胡佛政府()A抛弃“自由放任”政策B经济政策逐步调整C经济政策成效显著D积极转变经济政策解析:选B。根据材料可知,胡佛政府采取了一些干预经济的措施,体现出其经济政策逐步调整,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3(2018山东滨州期末)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

4、,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B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D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解析:选C。材料讲述了罗斯福理论上是让普通大众生活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没有体现政府立法,故A项错误;材料中虽然强调了罗斯福理论上是为了让普通大众生活舒适,但是并不能说明这就是经济发展核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讲到以改善普通大众生活为出发点的罗斯福新政却带动了各个阶层的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拉动了大众消费,活跃了市场需求,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讲到了罗斯福新政改善普通大众的生活

5、,并没有体现其压制了特权阶层,故D项错误。4(2018辽宁沈阳一模)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农业调整法和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理由是联邦政府干涉了各州的内部事务,之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这反映了()A总统的行政权力得到明显提升B最高法院的做法违反宪法原则C国会的补救对新政的成效不大D新政是在民主政治框架内进行解析:选D。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的法律被“美国最高法院相继裁定违宪”,而后“国会进行重新立法,保留了原法案中的劳工权利和对农业的经济干预”,可见新政立法要受到三权分立的制约,体现新政的实施必须建立在遵循民主政治原则的基础上,故D项正确。5(

6、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据统计,截至1946年12月,法国政府持股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从二战前的11家增加到103家。这说明当时()A科技革命推动作用显著B社会经济已得到全面恢复C美国经济援助已见成效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解析:选D。材料“法国政府持股达到50%以上的企业从二战前的11家增加到103家”说明当时法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加强,故答案为D项。材料没有反映科技革命的作用,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美国援欧的马歇尔计划在1948年开始实施,排除C项。6(2018广西南宁适应性考试)下图展示的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据图可知,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不断下降趋势。下列

7、对造成这种现象原因的解读中,比较合理的是()A世界经济多极化冲击了发达国家的工业B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逐渐从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D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相继取得民族独立解析:选C。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19601998年发达国家积极开展科技革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逐渐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使得高收入国家的工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以C项正确。A、D两项非其原因。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错误。7新经济政策期间,苏俄共有租让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外资企业350多家,吸收资金约1亿金卢布,外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约占1%,同时还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这说明

8、新经济政策()A完善了苏俄市场经济体制B冲击了苏俄的公有制经济C赢得了资本主义国家认可D助推了苏俄工业化的进程解析:选D。新经济政策主张把国家不能经营的企业租让给资本家经营,通过这一措施吸收外国资金,有利于推进苏俄的工业化进程,故D项正确;苏俄当时不是市场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B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息,故C项错误。8下表反映了19281934年苏联粮食总产量、收购数量和出口数量(单位:万吨)。年份粮食总产量粮食收购数量粮食出口数量19287 3301 0802819297 1701 6601719307 7102 10048019316 3502 280520193

9、26 9801 90017319336 8402 33016819346 7602 58077由上表可知,当时苏联()A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B农民为工业化建设做出贡献C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D对外贸易创汇严重依赖粮食解析:选B。从表中数据可知,粮食总产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是粮食收购数量总体上却是提高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做出了贡献,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排除。9(2018河北保定摸底)1921年,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1922年,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社会主义“已经不是一个遥远未来”“我们把社会主义拖进

10、了日常生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这表明列宁()A不断丰富新经济政策的内涵B否定了经济政策的连续性C看到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D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解析:选C。材料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肯定了新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与其内涵无关,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反映出经济政策的连续性,故B项错误;材料中列宁看到了利用新经济政策推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作用,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10(2018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1928年7月,斯大林指出:“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

11、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这是第一;而在出卖农产品时多少要少得一些钱,这是第二。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一做法()A给苏联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B不利于斯大林模式的确立C较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为苏联工业化积累了资金解析:选D。题干材料反映的是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农民不仅要缴纳一般的农业税,且购买的工业品价格较高,出卖的农产品价格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从农民那里取走的东西较多,为工业化提供了资金,但不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所以D项正确。11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

12、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C经营者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素质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解析:选B。二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与材料中“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相符,故B项正确。12(2018吉林省仿真考试)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1975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20世纪60年代的20%上升到了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

13、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这反映出()A高福利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包袱B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D福利政策拉动了西欧经济增长解析:选A。题干材料信息反映的是西欧国家社会福利支出的大幅度增加,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所以A项正确,D项错误。B项不能由题干材料信息体现,排除。福利国家的前提是生产力的发展,所以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8福建安溪八中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政策,主要表现于1933年提出的“四年实业计划”和1935年推行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在振兴农

14、业方面是:“增加农业生产,凡制肥、选种、改良农作方法、活泼农业金融、流畅农产运销,悉以合作社为指导并改进之,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一方面增加农业原料之生产量,同时提倡农业之就地加工制造”。其“四年计划”采取之主要方式是“统制经济政策,先以保险业、粮食、棉花、煤炭等重要产业,用政府力量通盘筹划,使其统制起来”。陆仰渊、方庆秋民国社会经济史材料二根据1933年5月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对价格下跌最严重的七种基本产品(小麦、玉米、烟草、棉花、牛奶及猪肉等)的生产加以控制。具体办法是:政府与有关农场签订自愿缩减耕地面积的合同,停耕的土地作为国家的租地,付给农场租金;同时,对于由于土地停耕造成的

15、产量降低,由政府付给农场货币奖金作为补偿。1934年,罗斯福把农业调整法扩大到农业生产的一切主要产品。同时,进一步给各州、各区以及个别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额,对超过定额的产量课以重税,对违反合同的农场主施以罚款及徒刑的制裁。为了消灭现有的过剩产品,罗斯福政府拨出大量的资金进行收购。摘编自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南京国民政府和罗斯福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与措施。(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种农业政策的共同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15分)解析:第(1)问,南京国民政府调整农业政策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以达到粮食自给自足的初步目标”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