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591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精准大一轮精讲通用版刷好题练:第5讲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应考能力提升 word版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8高考全国卷,T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 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 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 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 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知识定位】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素养解读】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主要考查“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和“近代化史观”三个方面,考查考生全

2、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具体解读如下:本题考查方法指导时空观念史料直接说明了“甲午战争时期”历史解释本题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与日本在舆论宣传策略方面态度差异的对比,引导考生认识外交宣传在引导国际舆论方面的重要性,使考生认识到在国际环境局势复杂多变的今天,只有首先抢占舆论制高点,才能快速反应,掌握主动权,沉着应对。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简化材料信息,本题材料可简化为“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近代化史观史料中,一些西方媒体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从近代化史观角度,从反面说明了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解析

3、】面对日本的舆论宣传,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说明其对舆论在外交中的作用没有清醒的认识,即清政府并不熟悉近代外交策略,故C项正确。从题干材料来看,日本的宣传、欧美的舆论对战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不能说其左右了战争进程,故排除A项;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故排除B、D两项。【答案】C练真题1(2018高考全国卷,T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 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B传统朝贡体

4、系已经解体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解析:选D。材料中地方督抚的主张透露出两个信息:第一,“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说明依然存在朝贡观念;第二,主张中国外交官以“万国公法”为依据,联合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来参与评判是非曲直,明显带有近代外交观念,D正确。材料没有提及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A错误;从日本阻止琉球向中国朝贡,中国部分地方官员称琉球为“藩属”来看,传统朝贡体系依然存在,B错;地方官员只是依据自己对外交的理解提出建议,并非干涉外交决策,C错。2(2016高考全国卷)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

5、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解析:选C。由材料中“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等信息,并联系洋务运动的影响可知,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当时洋务运动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排除A项。集权制度使军队在战场上缺乏灵活性,排除B项。D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3(2013高考全国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A力

6、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解析:选C。解答本题要抓住“1877年”这一时间信息分析。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A项;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只是刚刚开始在一些国家设立领事馆,外交上并未出现制度性变化,排除B项;19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在列强侵略下,一步步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国际地位不可能提高,排除D项;清政府由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再到主动在别国设立领事馆,这表明了清政府的外交开始向近代外交转变。4(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

7、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解析:选B。本题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故选B项;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练模拟1(2019贵阳普通高中摸底考试)在一次签约仪式上,英方谈判代表认为:“这个条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北京驻使,没有这一项,这个条约是一文不值的

8、。”而清政府认为:“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动受挟制”,此条“为患最巨,断难允行”。这表明()A中英两国进行了平等协商B英国试图在外交上控制中国C中英分歧巨大致签约流产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解析:选B。结合题中信息可知,中英双方在天津条约中就外国公使是否进驻北京存在争议,清政府认为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用外交方式控制清政府,而英方谈判代表认为这是本条约中最重要的内容,故选B项。天津条约属于不平等条约,排除A项;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表明清政府是从维护“天朝上国”的尊严的角度出发的,排除D项。2(2019湖南十三校高三联考)史料载:“旅顺陷后旧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

9、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坚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史料认为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是()A巨炮轰击B部下掣肘C隐匿不战 D敌强我弱解析:选B。“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A项是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据“戴宗骞坚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可知,部下掣肘,贻误战机,是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是原因之一,但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敌强我弱客观存在,但非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3(2019汉中高三质检)近代某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大清举国哗然。不久,清帝下罪

10、己诏:“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而将非宿选,兵非素练,纷纷召集,不殊乌合。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言者章奏所未及详,而天下臣民皆当体谅也。”对此条约认识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B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的恶例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解析:选B。“去岁与倭国仓促开衅,征兵调饷,不遗余力以致水陆交绥,战无一胜,其万分为难情事”可以判断该条约是马关条约,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南京条约的结果,故A、C项错误;马关条约规定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设工厂,首开列强在华设厂“合法化

11、”的恶例,故B项正确;中国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是辛丑条约,故D项错误。4(2019揭阳高三模拟)容闳(1828191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为中国留美之第一人。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汝以义和团为乱民乎?此中国之民气也,民无气则死,民有气则动,动为生气,从此中国可免瓜分之局,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这里“纳民气于正轨”应是()A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B对民众爱国热情进行理性引导C将民众的爱国运动纳入政府的领导D加强对民众行动的规范管理解析:选B。据材料,容闳“1901年就义和团运动对学生说了一番话”,可得不是加强对民众的爱国主义教育,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

12、得他认为光有爱国主义情感还不够,还要青年对此进行理性的引导,才不会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成为“乱民”,故B项正确;据材料“纳民气于正轨,此中国少年之责也”可得不是纳入政府的领导,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要引导的是民众的“民气”,而不是行动,故D项错误。 (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日照联考)1834年,在与英国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有关往来文书、通商等问题的交涉中,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这表明卢坤()A对西方的认识停留在表象层面B已经摆脱天朝上

13、国的陈腐观念C夸大战争威胁为妥协制造借口D认识到中英差距产生防范心理解析:选D。根据材料“两广总督卢坤得出这样的认识,该夷船止有两只,所持铜炮之利,可以及远摧坚且该夷素性凶狡,向来持其船坚炮利,蚕食诸夷,一旦创之太甚,必不甘心,以后势必狡焉思逞”可知,早在这一时期,清王朝中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们(如卢坤)就已经意识到中英之间的差距并产生相应的防范心理,故D项正确。2(2019太原模拟)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咸丰帝认为夷人入城事关中外大防,有损天朝体面。广州官府默许士绅煽动排外情绪,引发1849年反入城风潮。这反映出()A

14、清政府被动实行开放政策 B广州官民合理维护主权C清政府抗拒接纳条约体系 D列强曲解条约扩大侵略解析:选C。材料是针对外国人能否入城的问题,与对外开放无关,故A项错误;外国人能否入城与国家主权无关,故B项错误;中方反对外国人入城,以致引发反入城风潮,说明清政府消极抗拒南京条约,故C项正确;根据南京条约,在通商的五口外国人要求入城符合条约规定,故D项错误。3(2019湖南湘东五校联考)1857年底,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后,在两广总督府发现了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批准文本,这些本应由中央朝廷保管的重要文件却在地方官府中被发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A条约涉及广州便于执行 B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C交通

15、不便条约就近存放 D条约丧权辱国不敢上奏解析:选B。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这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传统夷夏观念根深蒂固,故B项正确。 4.(2019襄阳、荆州、荆门、宜昌七校联考)鸦片战争后,中国不仅领土完整遭到破坏,更严重的是列强在中国取得一系列特权,打破清朝固有的稳定与秩序,列强凭借特权肆意干预中国政务。这主要表明()A清朝丧失对国家政务的管理权B海关管理权落入英国人的手中C变局中的清朝中央集权制危机D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解析:选C。领土主权的破坏,列强的入侵,现有秩序的颠覆,都意味着清朝统治遭到冲击,中央集权体制面临危机,因此C项符合题意。清朝对国家事务管理权的丧失是在武昌起义之后,排除A项;海关管理权丧失只是列强干预中国内政的一个表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清朝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排除D项。5“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一直没有设置专管外事的机构,如有重大交涉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