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571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96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新增分大一轮人民(通史)版课件:第15单元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37讲 (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特征,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初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也是世界联系进一步加强的时期,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整体世界不断发展。 政治上:从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二战后初期,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共体、日本、不结盟运动等新兴力量崛起,多极化趋势出现;伴随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上:两种模式借鉴发展。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市场的作用不断加强;同时,世界市场向纵深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 科技上: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极

2、大地推动了生产力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世纪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第37讲,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内容索引,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史料考法 定向突破,高考感悟 押题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 断点弥补,(一)历史背景 1.雅尔塔体制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_等国际会议确立了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美苏同盟关系破裂 二战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3.美苏实力均衡 二战后初期美国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而苏联是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一、美苏争锋,雅尔塔,(二)

3、美苏“冷战”的表现 1.序幕: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铁幕”演说。 2.政治上 (1)美国:1947年3月,杜鲁门提出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_”,成为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2)苏联:1947年9月,苏联、波兰等九国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3.经济上 (1)美国:1947年6月,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利用_手段控制西欧。 (2)苏联: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等六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主义世界市场。,杜鲁门主义,经济,4.军事上 (1)美国:1949年,美国、加拿大等12个国家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_。 (2)苏联: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

4、国建立了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集团,即华沙条约组织。 (3)影响:_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和华约,【图示构史】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材补缺】 美苏在世界范围内的全面争夺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冷战”对峙,在世界范围内激烈争夺,教材重点叙述了美苏在欧洲的争夺,也涉及亚洲的部分活动,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美苏争夺开始具有全球意义,在亚洲、阿拉伯地区、拉丁美洲都有美苏争夺的影子。 (2)美苏的争夺手段包括经济、政治、思想、科技、文艺、宗教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丑化对方的形象,最终击败对手,美苏争霸在当时已经

5、渗透到世界的角角落落。 (3)美苏的争夺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苏联代表着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代表着资本主义阵营,两国关系既有争霸的一面,也有两种社会制度竞争的一面。,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选修3) 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1)雅尔塔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这就是所谓的雅尔塔体系。 (2)冷战 原因:两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结果。 表现:资本主义阵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社会主义阵营: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和华沙条约组织。,

6、 链接选修 ,2.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1)背景: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美国与苏联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苏联的变化。 (2)美苏“缓和外交”的表现 美苏两国首脑频频互访和举行会谈,签署了一系列文件,保证尽力避免军事冲突,防止核战争,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 美苏关系中的经济色彩逐渐增强。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苏开始了新的缓和局面。美苏两国签署了一系列双边协议,同时,美国对苏联加强了“和平”与人权攻势,期望“不战而胜”。,(三)美苏“冷战”的影响 1.消极影响 (1)导致一些国家分裂 德国分裂:1949年,德国西部和东部先后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7、。 朝鲜分裂:_年,朝鲜半岛南部和北部先后建立了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2)导致国际局势紧张 19501953年,美国参与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48,1962年,出现了_事件。 19611973年,美国在越南发动战争,是二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大规模局部战争。 2.积极影响 (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相互借鉴经验,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兴起_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古巴导弹危机,不结盟,【归纳总

8、结】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选修3) 1.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7月,美军侵入朝鲜;10月,彭德怀率军入朝作战;1953年7月,签订停战协定。 2.越南战争 肯尼迪推行“特种战争”,对越南武装干涉。1965年,美国采取“南打北炸”战略,“特种战争”变成“局部战争”;“新春攻势”表明越南军民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尼克松实行“战争越南化”,1973年,美越签订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1975年春,美国扶植的南越傀儡政权瓦解;1976年,越南实现了统一。, 链接选修 ,3.中东战争 经过了巴勒斯坦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六日战争、十月战争等,交战双方认识

9、到这些矛盾不可能通过战争解决。20世纪70年代,埃及率先走上了同以色列和解之路,1978年埃以签订“戴维营协议”;20世纪80年代,阿以各方基本接受“以土地换和平”原则,但困难重重。 4.两伊战争 19801988年,两伊进行了八年战争,不仅造成两国经济的全面倒退,也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5.海湾战争 1990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组织了由英、法等国共同组成的多国部队,实施“沙漠盾牌”计划,向伊拉克发动进攻,迫使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结束。这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标志着高科技局部战争登上了世界军事舞台,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二、多极化

10、趋势的出现 (一)欧共体的形成与发展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失去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2)两极格局下,西欧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3)战后西欧国家经济发展,联系日益紧密。 2.进程 (1)经济一体化 1951年_成立。 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成欧洲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2)政治一体化 外交:法国总统戴高乐提出“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立法:1975年欧共体立法机构“_”成立。 3.影响 (1)加强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和政治的联系,促进了成员国经济的发展。 (2)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1、抗衡美国的政治控制,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3)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议会,(二)迅速兴起的日本 1.原因 (1)经济政策:把发展经济作为立国的主要方针,制定合乎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外交政策:以_为基轴,依赖美国的保护。 (3)科学教育:政府加强投资发展教育,大力发展_。 2.表现:20世纪6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3.影响:试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力图成为“_”。,日美关系,高科技产业,政治大国,【特别提示】 二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 (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全盘接受美国政治

12、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 (2)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 (3)20世纪七十年代,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 (4)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治大国”外交。,(三)中国的振兴 1.发展历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 (2)_ 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 (3)“一五”计划的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实行_,综合国力迅速增长。 2.地位作用 (1)中国是第三世界中唯一的联合国_,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抗美援朝,改革开放,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教材补

13、缺】 美苏“冷战”中“中间地带”崛起的三个重要表现 “中间地带”即在美苏“冷战”中独立于两大阵营之外的“第三世界”。 (1)万隆会议是不结盟运动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一个重要表现。 (2)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是“中间地带”崛起的第二个重要表现。 (3)中国重返联合国,体现了不结盟运动的巨大能量,是第三个重要表现。,(四)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1)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对抗。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希望_。 2.标志:1961年召开的第一次_。 3.主张 (1)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_的宗旨和原则,支持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 (2)反对霸权主

14、义,维护世界和平。 (3)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_。 4.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冲击_。,和平中立,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非集团,国际经济新秩序,两极格局,【图示构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概念理解 重点深化,考点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概念解读,1.冷战与“热战” (1)“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阵营之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除直接军事交战以外,一切敌对行动的总称。美苏“冷战”的重点是争夺欧洲控制权。 (2)“热战”是指在“冷战”的大环境中采取的军事行动,不是“冷战”的结束,而是“冷战”的扩大。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热战”,但又均属于“冷战”的范畴。这是因为朝鲜战争和

15、越南战争中都有美苏的身影,是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领域争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美苏没有直接交战,对于美苏而言是“冷战”。在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与中国、朝鲜、越南均直接交战,对于中美、美朝、美越是“热战”。,针对练1 (2018赣州高三期末考试题,25)这场全面的东方与西方的“战争”并未真正爆发,双方实际上只是在经济、哲学、文化、社会和政治立场方面产生严重对立:西方指责东方不民主、极权主义和,而东方则批评西方是中产阶级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场“战争” A.双方是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 B.双方斗争的实质和方式基本不变 C.双方都在目的上具有一致性 D.根本原因都是西方推行霸权主义,解析 北约和华约,仅是两大阵营在军事领域对峙的体现,故A项错误; 斗争是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反映,基本手段就是除“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为,故B项正确; 从目的上讲,美国是为了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标,故C项错误; 这场战争根本原因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故D项错误。,2.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的精神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起止时间是19451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