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505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通史复习课件:第三单元 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 (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6讲 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目 录,把握主流 辐射多元,发掘高考 内化高考,依托教材 高于教材,主,干,知,识,依托教材高于教材,补 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的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特点明显: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商品经济水平较低;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伴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拓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破坏社会生产力和摧毁经济发展的成果。,联 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来了文化重心的南移。

2、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的说法。,辩 翻车和筒车都是灌溉工具,区别在于前者依靠人力和畜力,后者依靠水力。,联 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可到达今天的朝鲜,向西经陆上“丝绸之路”,可以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非许多国家。海路方面,从登州、扬州出发,可到达今天的韩国、日本;从广州出发,经海上“丝绸之路”,可到达波斯湾。,辩 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唐代后期,开始打破市坊限制,也不再限制商品交易的时间。在繁华城市不论白天还是夜晚,集市贸易都相当发达。,注 唐高宗时创设市舶使于广州,总管海路邦交外贸,派专官充

3、任。市舶使的职责主要是:向前来贸易的船舶征收关税,代表宫廷采购一定数量的舶来品,管理商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对市舶贸易进行监督和管理。,核,心,问,题,把握主流辐射多元,重 难 点 一 魏晋至隋唐的农耕经济,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对民族关 系的影响,对人才教 育的影响,对人口分 布的影响,对城市交 通贸易的 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促进了各民族的融合。北方人民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推动了

4、教育科举的发展,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教育文化的发展,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重心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使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推动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后的元明清时期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重 难 点 二 隋唐时期城市和商业的发展,主要评价,渐趋松弛,高度完善,从本质上来说,坊市制度束缚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反映出从政治中心、军事重镇而演变成城市的一些共同结构。因此,随着后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由于经济原因而形成的城市的出现,必

5、然将突破古代城市坊市分立的结构,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城市结构逐步由封闭式的坊市结构向开放式的街市转变。中唐以后,市附近的里坊内开设店肆和作坊,至晚唐更出现了夜市,打破了时间限制,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格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市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设市署和平准署管理市场交易,货币的 统一和 汇兑的 出现,商人 众多,市场 比较 发达,城市 商业 繁荣,交通 发达,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唐朝出现了新的统一的货币开元通宝;还出现了储蓄与支付钱币的柜坊,与柜坊同时出现的还有飞钱,这是我国最早的银行和汇兑制

6、度,商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外商和胡商云集,特别是到了唐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再局限于交通便利、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在偏远的农村小镇也大行商业,草市更盛,有的甚至发展成为新兴城镇,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不仅是唐朝的大商业都市,当时的长安还是世界性的大都市。坊市分离,具有现代大都市的规划特点。唐朝中后期还出现了夜市,不仅以运河、长江为主的水运便利,而且从长安、登州、扬州、广州等地出发的对外交通也很发达;唐代在广州等地还设有市舶使,掌管海外贸易、关税等;一些交通要道上有接待客商的私家邸店,训,练,设,计,发掘高考内化高考,点拨:该时期北方处于分裂、动荡状态。,点拨:农业土地买卖减少,说明了什么?,点拨: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点拨:政府对进入市场交易的茶叶征税,以增加财政收入。,点拨:以法律手段管理城市。,“课时过关检测”见“课时检测(六)”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Thank Yo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