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495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385.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考三 第2讲 高考探究课 (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讲 高考探究课,【考情分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真题体验】 1.(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在建国初,由于国力弱小,加之受华盛顿“中立政策”的影响,没有制定任何针对拉美地区的政策。19世纪后,美国开始加强对这一地区的关注,并进行了长期渗透及武力干涉。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正式宣布美国对邻国奉行“睦邻政策”,表示不干涉拉美国家的内部事务。随后罗斯福又呼吁美洲各国互相理解,消除一切阻碍正常贸易发展的人为障碍。1934年,德国在经济和政治上成功地渗入拉美。对此,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废除与古巴的不平等条约、从海地撤军等,只以政治、经济手段维护和扩

2、大其在拉美的利益。到1939年欧战爆发前,美国已和11个拉美国家签订了互惠贸易协定,双方贸易迅速发展。 摘编自刘绪贻等主编美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华盛顿时期政策的“中立”特点和罗斯福政策的“渗透”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中的“中立”“渗透”推理出二者基本特征在于是否干预拉美内部事务。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美国自身利益、拉美经济发展以及抵制法西斯势力扩张等角度分析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结合德国对拉

3、美地区的干涉和渗透以及罗斯福的应对措施推理出美国调整政策的实质在于维护美国自身利益、巩固其在拉美的地位。,答案 (1)不同:不参与世界其他地区事务;积极参与拉美事务。 (2)作用:改善美国与拉美的关系,抵制法西斯势力在拉美的扩张;扩大美国对外贸易,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拉美经济发展。 实质:以新的形式加强对拉美地区的控制,维护美国根本利益。,2.(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三娘子(15501613),明代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之妻,深受俺答汗器重,“事无巨细,咸听取裁”。三娘子生活的时代,明朝与蒙古部落势力沿长城相持已近200年。1570年,俺答汗之孙投附明朝,双方关系顿时

4、紧张,在三娘子的劝说下,俺答汗同意与明朝和谈。明朝送还俺答汗之孙,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并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每当开市时,蒙汉人民“醉饱讴歌,婆娑忘返”。三娘子本人也“勒精骑,拥胡姬,貂帽锦裘,翱翔塞下”。在三娘子的辅佐下,俺答汗在今呼和浩特地区建城,后明朝赐名为“归化”。1581年,俺答汗去世后,三娘子辅佐继任的顺义王,继续与明朝通好,明、蒙“四十余年无用兵之患,沿边旷土皆得耕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将三娘子的

5、行为与明代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第(1)问,根据材料“深受俺答汗器重”“相持已近200年”“开放十余处市场供蒙汉人民自由贸易”等信息,从三娘子推动明、蒙之间经济发展、满足人民安定生活的愿望等角度作答。第(2)问,可从促进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安定社会政治秩序角度作答。,答案 (1)原因:多年战争,人民渴望和平;明、蒙之间商业互市的需求;个人能力与威望。 (2)评价:推动了蒙汉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维护了明、蒙之间的长期和平;促进了草原地区社会进步。,3.(2018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

6、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

7、”藩镇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巧妙地从材料信息中提炼出唐宪宗能够获胜的原因。第(1)问,可以从唐宪宗继位后采取的经济措施、在作战过程中不断调整策略等方面进行回答,其中应着重体现唐宪宗的开明与务实精神。第(2)问,需要立足材料信息“唐朝一时兴盛”“元和中兴”等,并与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进行对比,既要体现二者维护统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又要体现治世时的国泰民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百姓安乐等。,答案 (1)原因: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

8、抚并用。 (2)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4.(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 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

9、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 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诗歌,皆能一一点评”“对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要求季札即位”等信息,再结合儒家思想的内容进行概述。第(2)问,根据材料“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

10、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大开”,结合其出访背景以及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来回答。,答案 (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 (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5.(2017课标全国,4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他践行孔子的学

11、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颜回英年早逝。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奠孔颜,乃其时也。”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闻一知十”“行其道”“

12、独善其身”等信息归纳。第(2)问,根据材料中的“尊师崇道”以及颜回观点中的积极因素来回答。 答案 (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6.(2017课标全国,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全国解放后,部分城市通货膨胀严重,少数商人投机,哄抬物价。政务院副总理陈云很快将上海局势稳定下来,进而稳定了全国经济形势。面对工业化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陈云提出对粮食等主要农副产品实行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即统购统销,被中央采纳实施。他在中共八大

13、上系统地提出了改进经济体制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即在工商业经营方面,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补充一定的个体经营;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1979年春,陈云指出:“六十年来,无论苏联或中国的计划工作制度中出现的缺点:只有有计划按比例这一条,没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他提出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必须有计划经济部分和市场调节部分。 摘编自金冲及等主编陈云传等,(1)根据材料,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 解析

14、 第(1)问,由材料“在生产计划方面,计划生产为主补充一定的自由生产;在市场方面,国家市场为主补充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可知陈云的经济思想是计划和市场相结合,计划为主市场为辅。背景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国际环境、国内形势进行回答。第(2)问,从新中国经济发展需要突破苏联模式的限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 (1)思想:社会主义经济既有计划也有市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 背景:苏联的经验教训;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2)为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发挥了重要作用;突破了苏联经济模式的限制,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重要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改革开放作出了重

15、要贡献。,一、评价人物的基本原则 1.时代性:把历史人物放到当时特定的时代大背景下,不用现代人的标准苛求古人。 2.辩证性:要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切勿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3.全面性:要看人物一生的全部活动和表现,把握主流,对其功过是非做出恰如其分的、全面的评价。 4.科学性:评价历史人物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标签式、脸谱化的评价。 5.发展性: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和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二、评价人物的一般思路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一般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等方面归纳其主张和措施,并逐条分析其影响。分析影响时,可从时空两个维度进行。 2.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

16、看其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3.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其主张、措施和行动,对反侵略、反专制、挽救民族危亡有何作用(政治),对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有何作用(经济),对西学的传播有何作用(思想),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外交)。,4.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其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5.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其影响。从时间上看,有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从空间上看,有对本地区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 (同一类型的历史人物存在区别,一般可以从历史传统、社会现实、个人素养等角度进行思考。),三、评价人物注意事项 1.英雄与时势:唯物史观认为“时势造英雄”。我们坚持“时势造英雄”的同时,也要承认历史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