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495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三政治一轮复习配套 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每课一测(二十四)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一、选择题1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既一脉相承,又有因时而变的具体内涵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最核心的精神特征是个人成长过程中具有持久影响力的文化印记ABCD解析:选A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相对稳定性,又能因时而变,故选。爱国主

2、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故排除。题旨说明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与题意不符。2白塔寺是元大都保留至今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藏式佛塔。从元朝至今,白塔寺区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胡同肌理和老北京传统的四合院居住区。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北京旧城四合院空间逐渐破碎化,随着那些曾经的老房子的消失,它们独特的四合院生活方式及传统的胡同文化也悄然逝去。这说明在旧城区重建过程中应()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不失文化载体将整个文化城区统筹规划,不失文化灵魂全面复原旧城区原貌,还原特定历史环境发挥传统建筑的经济功能,助推城市经济ABCD解析:选A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3、,不能全面复原旧城区原貌,还原特定历史环境,错误;我们更应该注重传统建筑的文化功能,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错误;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3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时节历来就有插艾叶的习俗,期待起到驱蚊杀菌、祛邪避秽的作用。这表明()我国的传统节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端午插艾的习俗推动社会和人的发展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端午插艾的习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ABCD解析:选A“在我国传统民间医药学中,艾叶用于预防瘟疫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说明国民的医药知识能为我国中医药学发展提供丰富的养料,入选;端午节

4、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插艾叶是传统习俗,故符合题意,入选;端午插艾的习俗仅是一种民俗文化,不一定是优秀文化,所以都不妥当。4读论语,可知廉耻,鉴是非;读庄子,可养身心,增才情进入中学课堂的国学经典,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中学生阅读国学经典()A要学会推陈出新,摒弃传统束缚B能提升文化素养,避免人生挫折C应尊重经典内涵,全面继承传统D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解析:选D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鉴是非,养身心、增才情,因此中学生要善于古为今用,把握时代价值,D项正确;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A项中“摒弃传统束缚”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中“避免人生挫折”的说法太绝对,排

5、除;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项中“全面继承传统”的说法错误,排除。5“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大型诗词文化类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诗词与流行音乐创新相结合,为传统古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掀起了全民“诗词热”。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带领观众领略诗词之美,引起巨大反响。这给我们的启示有()大众传媒为文化的即时传播与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融入时代性和时尚性,才能增强经典诗词的感染力创新能使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得到认同和传承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便具有生机与活力ABCD解析:选C立足实践,将健康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融合,才具有生机和活力,故舍去。大众传媒是文化

6、传播的主要手段,但不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只有社会实践才为创新提供了不竭之源,故舍去。是对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引起巨大反响的启示。6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如剪纸、刺绣、年画、木雕、金银制作工艺、建筑营造技艺等,在全国大部分地区和民族都有广泛分布。因此,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保留一切文化遗产尊重地域文化差异保护多样民族文化认同文化的世界性ABCD解析:选B错误,文化遗产不是都需要保留的。错误,应为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针对我国传统工艺遍布各民族、各地区,因此,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尊重地域文化差异,同时,我国的传统工艺也各不相同,故需要保护多样民族文化,入选。7如图以传统剪纸艺术宣传社

7、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该艺术创作形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符合中华文化的发展方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展示有利于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准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了文化创新ABCD解析:选D用传统剪纸艺术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传统的和现代的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促进了文化创新,有利于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增强了文化自信,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错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展示,说法错误。8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看,如图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辩证地对待传统

8、文化创新是学习的根本目的ABCD解析:选C漫画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告诉我们读书时应该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书本,不能完全相信书本,应当辩证地去看问题。所以我们应辩证地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践是学习的根本目的,错误。9站不倚门、话不高声;夹菜不过盘中线;称呼长辈必须以“您”开头微信朋友圈中一则“济南老家规知道多少”的帖子广为流传,引起了人们对家风的关注。对于这些传统的家风,我们应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继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摒弃传统文化,顺应时代发展ABCD解析:选B传统的家风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

9、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并注入时代精神,推动创新,当选;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错误。10技术的更新,加快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进程。从“中央厨房”到“媒体融合云”,从大数据到机器人写稿,从VR(虚拟现实技术)到AR(增强现实技术)技术的更迭,向传统媒体提出了紧跟技术、时时创新的要求。当前,搭乘“互联网”的快车,媒体融合()实现了文化传播途径的根本性变革丰富了文化传播的途径能够使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变化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ABCD解析:选C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互联网的运用体现了文化传播媒介的变化,没有涉及传播途径的变革,排除

10、。互联网作为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和共享的功能,故正确。11近年来,昆曲进校园成为常态,“北京人学昆曲传承计划”通过昆曲名家讲座、表演工作坊、折子戏文本细读和示范演出等全新的课程形式,向学生近距离、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昆曲之美”。此举是基于()A人们对传统戏曲的迫切需求B传统文化时代内涵日益丰富C学校是传播传统文化的主阵地D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解析:选D“北京人学昆曲传承计划”通过全新的课程形式,向学生展示“昆曲之美”,此举是基于教育具有传承文化的特定功能,D项正确且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不是昆曲进校园的原因,均应排除。12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

11、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下列可以支持“教育强则国家强”这一观点的有()教育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教育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BCD解析:选D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定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而不是相互决定,错误;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家的经济和科技实力,错误;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同时教育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2、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国家必须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能支持题中观点。二、非选择题13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到年终岁末,人们都张罗着过年:吃团圆饭,放鞭炮这勾起人们多少美好的记忆。而如今,年味儿却越来越淡: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却有人外出旅游;本想放鞭炮除旧迎新,有关部门却颁布了“禁放令”。为弘扬春节文化,各级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把除夕纳入春节假期,改春节禁放烟花爆竹为限放;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并向市民提供免费的基本服务;注重民间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人才的培养,举办春节联欢晚会、猜灯谜、闹元宵等活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

13、说明如何看待年味变淡这一现象。解析:本题考查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待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既要继承和发展,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又要因时而变,赋予其时代内涵。答案: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人们还感到有年味存在,说明春节文化还保留着其基本特征;年味变淡说明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春节的表现形式也会随之变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我们应该理解继承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传统春节文化只有适应时代的变迁,才能不断推陈出新,促进文化繁荣。14阅读材料,完

14、成下列要求。教育部通知,从2017年春季开始,在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中,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律改为“十四年抗战”,把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落实到学生教材当中去。史学专家根据大量史实研究发现:1931年9月18日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独立领导中国抗日斗争的壮烈使命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英勇殊死的斗争,其他一些中国军队也在奋起抵抗;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爱国华侨也积极支持和参加抗战。中国人民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让中国人的物质、精神、鲜血和生命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此,“十四年抗战”的概念更科学,过去“八年抗战”的概念仅是指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只是十四年抗战中从局部抗战进入到全面抗战的一个阶段。我们修正历史概念,不是记住仇恨,而是要呈现历史本来面目,客观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反映中国人民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特殊贡献和巨大牺牲,警醒日本右翼、维护世界和平;是为了让中国人民铭记血泪史、屈辱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战的斗争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爱国热情、凝聚民族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顽强奋斗、奋发图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根据材料,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教育部要求大、中、小学校教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