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8787426 上传时间:2017-09-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3.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就是那一只蟋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了解新诗的特点2.把握诗歌鉴赏的思路教学重点:紧扣新歌的特点,引导学生鉴赏教学难点:1.体会表现手法须为内容服务的特点2.体会“物象”.“意象”.“意境”间的关系教学道具: 投影仪教学时间:2002 年 10 月 3 日 星期三 第三节教学过程:(一) 以 99 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为例,引出诗歌鉴赏的思路。(投影仪)教师提示:阅读全诗,从“江月去人只数尺”,“欲三更”、“联拳静”这些语句,可以初步把握这首诗是描写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再逐字逐句分析理解。(整体把握)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中,“只数尺”形容了江中月的清晰,说明当时江面上风平浪静,因为只有平静,

2、江中的月影才清晰,才觉得离人很近。第二句“风灯照夜欲三更”的重点,不在“风灯” 而在“欲三更”, 是说夜很深,夜深人井,桅杆上挂的风灯静静地照着,渲染的还是宁静的气氛,联系全诗的基本内容,联系上句,风灯不是江风吹打桅杆之义,如果江风吹打,怎么能见到“江月去人只数尺”的情景呢?第三句“沙头宿路联拳静”重点在“联拳静”,意境安谧、和平。第四句“船头跳鱼拨刺鸣”写出鱼儿跳出水面发出清脆的响声,意在衬托月夜的宁静。(局部分析)(1)结论:诗歌鉴赏要讲思路:一般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规律。(板书)同学们都知道: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手法)是为要内容服务的。要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时,必须联

3、系全诗的内容意境。既然这首诗是渲染江上月夜的宁静、恬静,表现安谧和平的意境,那么“船尾跳鱼拨刺鸣”这一动景就只能起衬托作用,而不是形成对比。(2)结论“表现手法的作用只能依据诗歌所表现的意境而定,(板书)(二)师讲述新诗的特点:现代诗反映新生活,新思路,新诗要有诗意,必须借助形象,因而阅读新诗的难点是体会象征物隐含的深层含义师引出“物象”、“意象”、“意境”的概念。例如:“艾青”在 1954 年写的礁石一诗: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他的脚下被打成碎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分析:作为一个民族,作为一个要求生存权利的人,遇到连续的迫害该

4、怎么办呢?这首诗选取礁石(物象)作为形象,贯注他人生体验的真情,将志与青融为一体,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诗中的礁石(意象)已不仅是不向命运低头的诗人自身的象征,更是我们民族不为强暴、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意境)作者赋予了普通礁石以新的思想感情,新诗的思想情感是寓于诗的艺术形象,融于诗情画意的意境。(3)结论:阅读新诗,第一要着是感受诗的艺术形象。以下我们尝试着来鉴赏一下一首当代新诗(就是那一只蟋蟀)(一) 整体把握了:“承小序感物起兴由”那一只蟋蟀“引起乡情中国人咏蟋蟀的历史(时) 人们身处不同的境遇闻蟋蟀声勾起的乡情(空)由蟋蟀唱歌引出对过去的回忆(时) 结尾听蟋蟀唱歌你我心里的感应是相

5、同的 (深化主题)(二)局部分析:(体会诗歌铺写的艺术画面)第一个诗段作者勾画了一个想象的画面:四川乡下“那一只蟋蟀”飞到台北去了。恰好落在台北诗人 Y 先生的院子里,夜夜唱歌。这一画面的作用,在汇应余光中的诗蟋蟀吟“就是童年逃逸的那一只吗?”的。似的想象是巧妙的,诗人赋予蟋蟀似非凡之力,用“钢翅拍打着金风”,才能“一跳跳过了海峡”,以钢和金相呼应,作为借喻正式显示一种力量。而用“悄悄”则暗示了不同寻常的背景,用“降落”系大词小用。以表夸张,皆在表现蟋蟀并非细小之物,因为经由它所唤起的,是一种极其神圣的感情。第三个诗段选择了那些意象呢?驿使远里故土、身处“深山的驿道边”戌卒长城的烽台上逆旅旅馆

6、天井中士兵战场上的野草间(即“孤客”“伤兵”)在这些境域中听到蟋蟀的鸣叫,最易勾起思乡之情。第四个诗段用十二个诗行组成的错落的排比,铺写了若干回忆中的图景,或者是“惊喜”的童年生活,或者是 “寂寞”的中年生活,又是“那一只蟋蟀”同样的鸣叫,唤起了你我大体相同的对于过去生活的回忆,那“故园”、那“妈妈”、那生你、我,养你、我的家,那母亲的爱,都会激起你我深深的怀乡之情,尽管你我的经历并不相同。(三)从物象到意象:蟋蟀是中国人最熟悉的昆虫,它活跃在秋季,特别是它那清亮持久的鸣叫声,带给人们更浓的秋意。(引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秋者,愁也。即作者在“蟋蟀”这一物象之中,寄寓了自己的“思乡”、“怀乡

7、”愁绪。)(四)从意象到意境:(觅本而寻根,披文以入情)这是鉴赏的难点,需要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此,我从诗的居要处提出问题:思考之一:第二个诗段中引用的这些古代诗词有什么共同点?为什么要象这样排比式的引用?思考之二:诗中不少诗行都采用了地与人相互对应的写法,为什么?思考之三:诗的末段,在结尾几行,诗人所说的“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为什么“你我”能“猜到”?为什么说“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1、第二个诗段诗人引用了不少古代诗词,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吟咏了蟋蟀,表明蟋蟀的生命很长,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蟋蟀始终占有一席之地。从诗经到宋词从时间长度

8、来表现: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中国人有着共同的心灵感受,同文同种,同俗同心,有着足以引起共鸣的深深的烙印。2、在这首诗里,诗人用海峡“这边”、“那边”,“台北”、“四川”。“你”“我”形成相对应的诗行,从空间的跨度表明:即使历经深重灾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被人为地、长久地隔开,中国人却始终有着很强的凝聚力,他们向往和平、团聚、安定。3、末尾两个诗行反复用了四个“中国人”以强调中国人之所“有”,与其他人不同,只要是中国人,他们的“心态”就是共同的;“感应”也是共同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有所感,彼有所应。这就是为什么“吟些什么”“想些什么”,“你”“我”能“猜到”的根本原因。由此可见,这首诗

9、不仅借蟋蟀的鸣叫为线索,纵情抒发了乡思乡情,不仅是思乡之曲、怀乡之歌,而且从它源源流长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显示了中国人伟大的、坚不可摧的精神凝聚力,因而无可辩驳地说明: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历史的必然。 (五)归纳总结:从鉴赏的角度,我认为本文有三大特点:1、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2、文学意味表现的特别浓3、思想感情的渊源特别长课堂小测验阅读下面这首新诗,回答下列问题:乡愁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座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甲)(1) 这首诗的最后一节赋予了“乡愁”特定而广阔深刻的内容,(甲)处最恰当

10、的一节是:A、 而现在,乡愁是一泓蓝蓝的海水我在这头,亲人在那头B、 而现在,乡愁是一杯清清的海水我在这头,故乡在那头C、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D、 而现在,乡愁是一道深深的海峡我在这头,祖国在那头(2) 这首诗共四节,是按顺序来写的(3) 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 本诗以纪实手法抒写了作者自己“少小离家 ”到“老大难归的思乡情愫。B、本诗融单纯美与丰富于一体,物象集中明朗,如邮票、船 票、坟墓等不枝不蔓;内容丰富含蓄,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C、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 的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D、诗

11、歌有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有叠词、有变幻的量词,加强了诗歌的音韵之美。(4)乡愁本是抽象的东西,然而本诗的作者却善于选择最富特征性、最能表现不同时期离愁别恨的“客观对应物”来将他具体化和形象化,从而抒发了浓郁的游子之情,请按提示填写下表:对应之物具体之愁所所抒之情A小小的邮票母子分离B窄窄的船票C矮矮地坟墓D浅浅的海峡故乡之愁(五)课余作业:1、 你打算怎样鉴赏新诗?(写一篇小短文)2、谈一谈“物象”、“意象”、“意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参考资料就是那一只蟋蟀是一首当代新诗。鉴赏一首当代新诗,我想,第一要着应是把握好诗的独特之点,即紧扣它的特点来引导学生鉴赏。那么就是那一

12、只蟋蟀这首新诗具有哪些特点呢?反复思量,我认为,从高中学生学习鉴赏的角度看,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思想感情的源流特别长。(一)语文知识的容量特别大。在这首诗里,在语言表达上有两点是特别突出的:1.诗行间涉及古代诗文的有关词句比较多,明显的有诗经、古诗十九首、木兰辞、姜夔的齐天乐蟋蟀等诗词中有关词句,有些还有扼要的注释;含蓄在诗中的有辛弃疾的词、欧阳修的文中某些词 句。2.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格,如反复、借喻、引用、排比、通感、对偶等。在诗的表现方法等方面,这首诗包含多方面的知识:诗体(自由诗); 小序及其作用;诗的线索; 感物起兴;反复咏叹; 独特的构

13、思;形象的画面; 借物抒情;协韵; 主题及其深化。从单元教学的要求看,这是要求鉴赏的一篇阅读课文,安排教学时间充其量也不能多于 2 课时。这里,很明显地存在着课文知识容量大与课时安排短的矛盾。怎么办?不全面铺开;采取区别对待、突出重点的教法。有些点到为止,如有注释的古代诗词中的词句,一般浅显的、一望而知的修辞格(借喻、引用、排比、对偶)和诗的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等知识(自由诗、线索、借物抒情、协韵)。有些结合起来解释清楚,如小序及其作用、感物起兴与诗的构思结合,反复的修辞格与反复咏叹的表现方法结合,通感与形象的画面分析结合。有些含蓄在诗行中的古代诗文词句需要补注或探原,如“在姜夔的词里唱过劳人听

14、过思妇听过”,就需要补注出齐天乐蟋蟀中有关诗句:“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以便使“劳人”、“思妇”得以落实。“凝成水是露珠燃成光是萤火变成鸟是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需要引出原文:“风凄露下,走飞萤”(欧阳修祭石曼卿文或庾信拟怀其十八:“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以说明出处,并指出诗人借这些景物抒发乡愁,与这些古代诗文所表达的以“愁”为基调的感情是一致的,所以诗人说“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其它的,如反复咏叹、独特的构思、形象的画面和主题及其深化 等,则必须作为鉴赏的重点。(二)文学意味表现得特别浓。这

15、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诵,细心体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反复朗诵,要读出韵味来。这首诗的每一个诗段的首句都用了同一的诗行:“就是那一只蟋蟀”,这就构成了贯串全诗的线索和反复咏叹的特点,因为,朗诵每一个诗段,首先就要朗诵这一个诗行,反复回环,而形成一种缠绵的旋律,即用蟋 蟀的鸣叫渲染诗的怀乡的主旋律。这首诗是自由诗,句式骈散兼行,随感情的奔放而行止。它协韵,采用的是句末韵,其特点是隔离反复,于一韵到底中间杂以隔韵,因而朗诵起来琅琅上口,在委婉悠绵的音响中抑扬起伏,很富于节奏感。在协韵方面,有一点则表现了它的特殊性。由于诗人流沙河是四川人,四川话中,“蟋蟀”的“蟀”,不读shuai,而读Su,因而按这个字的川音协韵,便形成了这首诗以o为基点的韵律,自然还不是十分严格,有些字如“歌”(g)、“荷”(h)等则是e韵,但与o音相近,朗诵起来,大体上还是和谐的。反复咏叹,这里的“咏叹”是一个同义复词,“咏”是吟咏,“叹”是吟哦,它的含意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所以这样的诵读,实际上就含有细心体味,尤其是诗中的反复句,边诵读,边体味,在诵读过程中体味诗里抒发的情意,并自然地表达出来。需要细心体味的:一是深含于诗行中的那悠悠的乡思、那绵绵的乡情,因为这首诗是思乡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