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240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地理新导学大一轮鲁教新高考(鲁京津琼)课件: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 (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科关键能力提升14,区域地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典例1 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下车后,他举目所见尽是沟渠纵横的水田,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如下图)。他步行进入村落,他见民居间处处涌泉。村主任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完成(1)(3)题。,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1)该村落所处地形为 A.冲积扇 B.高原 C.三角洲 D.山地,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村落位于高山山前地区,水田面积大,且民居间处处涌,泉(山前冲积扇扇顶为地下水富集区),据此可推断,该村落所处地形为冲积扇,A正确; 水田应分布在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的地方

2、;B、D错误; 三角洲应分布在入海口,C错误。,(2)该地可能位于我国 A.山东 B.台湾 C.四川 D.浙江,解析 由材料可知,居民是渡海来此,可推知,该处与大陆之间有大海相隔,且岛上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结合中国地理知识及选项可知,该地应位于台湾,B正确;,山东、四川及浙江为温带或者亚热带季风气候,均不会有椰林分布,排除A、C、D。,(3)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 A.植被 B.河流 C.土壤 D.地形,解析 在村民的祖先到来之前,该岛人 烟稀少,以天然植被为主,随着人口增加,为了获得充足的粮食供应,应当对自然环境中的植被进行改造,开垦耕地,种植水稻等作物,

3、A正确。,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 水田;处处涌泉;渡海来此;高山耸立;椰林成排。,典例2 结合图a和图b中的信息,回答(1)(2)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a中景观的地点,是图b中的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解析 A对:由图a某地景观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位于草原地区,北部为高山,海拔3 700米以上,图b中甲地在海拔01 000米的山麓地带,附近有河流经过,可能为草原,北部为海拔3 000米以上的高山,符合题意。 B错:由图b可知,乙地海拔在01 000米,但是乙地离南侧天山较远,不处于山麓地带,因而不可能看到图a中的景观。 C错:由图b可知,丙地海拔在3

4、0005 000米,不可能分布有草原景观。 D错:由图b可知,丁地位于海拔1 0002 000米的山麓地带,位于塔里木盆地北侧,山地背风坡,降水少,不可能有云杉林和高山草甸分布。,(2)在图a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 B.高山草甸带 C.云杉林带 D.山麓草原,解析 该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水分条件差异影响,四个地带中云杉林带对水分条件要求最高,因而此地带的年降水量最多。,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 终年积雪区;高山草甸区;云杉林区;草原区;天山西部;甲地为山麓;乙地为沙漠;丙地为冰川;丁地为天山南山麓;甲地有河流;丁地无河流。,典例3 新疆罗布泊地区

5、分布着成群的红柳沙包。红柳每年4月中旬发芽生长,11月落叶。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据此完成(1)(2)题。,(1)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夏季 B.夏季、秋季 C.秋季、冬季 D.冬季、春季,解析 由材料可知,红柳每年11月落叶,是北半球的秋冬季节。因此,当地红柳沙包的枯枝落叶层沉积的主要季节是秋季、冬季,C正确。,(2)属于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 A.沙源丰富 红柳的落叶特性 B.沙源丰富 地形阻挡 C.土层深厚 红柳的落叶特性 D.土层深厚 地形

6、阻挡,解析 由材料可知,“风沙流受红柳的阻挡堆积,形成沙堆,随着红柳的不断,生长,一层枯枝落叶层、一层沙层交替出现,这样年复一年两层交替堆积,逐渐形成高大的红柳沙包”,因此,红柳沙包形成的必备条件是沙源丰富、红柳的落叶特性,A正确。,思考:你从上述材料中解读到哪些信息?,答案 红柳11月落叶;冬季受到沙子堆积;落叶层与沙层交替出现。,典例4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秦岭、大巴山地形崎岖,限制了南北两侧的人员往来和经济联系。2017年12月6日,作为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连接西安至成都的高铁客运专线,西成高铁正式开通,让“蜀道难”成为了历史。读图,回答(1)(2)题。,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1

7、)西成高铁穿越了 A.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C.黄河流域和淮河流域 D.湿润区与半湿润区,解析 西成高铁是从西安到成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A错误; 两个城市都位于季风区内,B错误; 西成高铁联系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C错误; 西成高铁穿越了湿润区与半湿润区,D正确。,(2)西成高铁开通当日,从西安到成都沿线可以看到 A.剑门关日出时影子朝西南 B.汉中附近河流结冰封冻 C.成都附近许多太阳能电站 D.西安地区草木枯黄凋零,解析 西成高铁开通当日是12月6日,北半球是冬季,(除极点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从西安到成都沿线可以看到剑门关日出时影子朝西北,A错误; 汉中位于秦

8、岭以南,附近河流无结冰期,B错误; 成都地处四川盆地,云雾多,日照时间少,不适合建设太阳能电站,C错误; 冬季西安地区草木枯黄凋零,D正确。,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的分界线;黄河与淮河的分水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我国冬半年周日视运动;汉中地区的水文特征;太阳辐射的分布。,典例5 台湾南部的“月世界”,又名恶地形,指的是一种地表崎岖的地貌景观。因土壤地质疏松,透水性又差,因此遇雨水就变得十分软滑,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其中的“泥火山”,喷发出黏稠的泥浆,泥浆温度比当地气温低,静静外淌,不时爆裂出几个

9、气泡。点燃这些气泡能生成火焰,出现“水火同源”的奇观。读图,回答(1)(2)题。,(1)“月世界”地貌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变质作用地壳抬升 B.风力堆积流水侵蚀 C.板块张裂岩浆活动 D.地壳抬升流水侵蚀,解析 由材料可知,“月世界”地表崎岖,地表泥岩遇雨水顺坡向下流动,植物生长相当困难,地表有如月球般荒凉贫瘠,说明“月世界”地势较高且有流水侵蚀,结合平时所学知识,台湾地处造山运动带,地壳不稳,造山运动强烈,隆升速率很快,因此地势较高,综上,“月世界”形成是先有地壳抬升,后有流水侵蚀,D正确。,(2)泥火山发育的地质构造及其“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分别是 A.背斜断裂 地球内能 B.向斜断裂

10、地球内能 C.背斜断裂 太阳辐射 D.向斜断裂 太阳辐射,解析 由材料可知,“泥火山”是由地下泥浆和可燃性气体喷出所致,地下可燃性气体多位于背斜构造,推测可能是背斜产生断裂,导致气体溢出,该地“泥火山”地处地壳活跃地带,可能是地壳运动导致油气层压力过大,油气推动泥浆喷涌而出,因此,泥浆喷发的能量来源应是地球内能,综上,A正确。,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 地壳运动;板块学说;外力地貌成因;地质活动顺序;地质构造。,典例6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通过多年冻土区约552 km,对多年冻土区路基的防护成为青藏铁路建设施工的重点,片石通风路基是冻土区常用的路基防护措施。下图示意青藏铁路

11、片石通风路基横断面。据此完成(1)(2)题。,(1)片石通风路基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解析 片石由粒径较大的砾石组成,砾石间孔隙较大,孔隙中充满空气,冬季外部气温低于路基孔隙中气温,则外部较冷重的空气进入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置换孔隙中原有的较热空气,形成热对流,从而使路基温度降低;夏季相反,外部气温高于片石通风路基孔隙中气温,则外部热空气不易进入路基。故其散热效果最显著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2)专家建议青藏铁路东西走向路段路基两侧增加片石护坡层,且南坡厚度要大于北坡,其目的是 A.进一步降低路基的温度 B.保持路基两侧降温一致 C.降低南坡风力侵蚀

12、强度 D.增加北坡路基散热效率,解析 北半球东西走向的铁路南侧路基处于阳坡,获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温度高于北坡,为了保持路基是两侧降温一致,应使南坡片石护坡层厚度大于北坡,B正确。,思考:你在解答上题时用到了哪些知识?,答案 热力环流的原理;坡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典例7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题。 老虎沟流域位于祁连山西段北坡、疏勒河的上游,老虎沟流域面积为36.2 km2,老虎沟12号冰川是祁连山最大的山谷型冰川,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明显。下表示意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年变化率情况。,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请分析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变

13、化的特点和可能原因。,答案 19572009年老虎沟流域冰川总面积呈逐渐减少的趋势。19571994年间变化较小,90年代以来变化较大。其中,19941999年间变化最大,1999年以后冰川面积减小率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 冰川总面积总体减小的原因主要是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描述?,答案 分时间段描述冰川的面积变化。,典例8 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 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答案 地处我国东部沿海

14、,位于北纬3040之间,季风气候显著,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主要河流自西向东流,河湖南多北少,水量季节变化大;淮河南北分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水文、土壤和植被等方面分析。,典例9 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简析古汉中在历史上的交通地位,并说明判断理由。,答案 交通枢纽。理由:通过古栈道向北沟通渭河平原及城市(如西安),向南联系四川盆地及城市(如成都和重庆);向东通过汉水联系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武汉)。,思考:解答上题,你想

15、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 从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四个方向联系的地区分析汉中的交通地位。,典例1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7年11月10日,四川省正式印发四川省“十三五”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发展指南。“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2020年规模以上钢铁钒钛及稀土产业总产值达到5 000亿元以上。攀枝花努力实现从“百里钢城”到“钒钛之都”的产业升级, 从“工矿基地”到“阳光花城”的 城市转型。右图为攀枝花地理位置 示意图。,(1)攀枝花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的不利条件有哪些?,答案 资源综合利用率较低;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工业装备水平较低;劳动力素质较低等。,(2)攀枝花市正在全力打造“中国钒钛之都”,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答案 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扩大钒钛产业规模;促进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建设、完善产业园,打造企业集群;实施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思考: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答案 转型的不利条件结合传统工业衰落的原因分析,如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产业布局不合理、资源利用率低等。转型升级的措施从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扶持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