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081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一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六节、有教无类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体验之旅 六、有教无类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起予者商也(站起来)B弃而违之 (违反)C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类推)D由也兼人,故退之 (后退)解析:A项,“起”,启发;B项,“违”,离开;D项,“退”,使后退。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之”,指代错误的一项是()A三已之,无愠色(代令尹子文)B闻斯行之 (代听到的话)C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 (代马)D由也兼人,故退之 (代由)解析:C项中“弃”的对象是马,“违”的对象是齐国。答案:C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B贫而无谄,富而无骄C思而不学则殆D求也

2、退,故进之解析:A、B、C三项中无活用现象,D项中“进”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前进,推进。答案:D4对下列句子句式特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其斯之谓与何谓也回也非助我者也起予者商也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解析: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句均为判断句。答案:A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59题。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

3、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子曰:“未知。 焉得仁?”(论语公冶长)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闻斯行诸诸:兼词“之乎”B赤也惑 惑:迷惑C违之 违:违反D之一邦 之:动词,到解析:“违之”的“违”是“离开”之意。答案:C6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解说,正确的是()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不同D与不同,与相同解析

4、:与中“如”与“何”构成固定词组,意思为“怎么样”。中“而”为顺承连词,就。中“而”为转折连词,却。答案:A7下列句中加点词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B三已之,无愠色C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D赤也惑,敢问解析:C项中“至于”意为“到”;现代汉语中,作介词,表示另提一事,或作副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答案:C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对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B孔子对令尹子文与陈文子的做法给予了否定。C孔子认为,为人“忠”与“清”都还不能称得上“仁”。D孔子这里所说的“仁”,不仅包括“忠”与“清”,还包

5、括“知其不可而为之”等方面的积极的人生态度。解析:B项中孔子对二人的做法并未完全否定,只是说他们还达不到“仁”的境界。答案:B9选文第1则,对自己学生的同一问题,孔子做了不同的回答,你如何理解?答:_答案:对同一问题作出完全不同的回答,是因为问问题的人不一样。这反映了孔子对每一个学生十分熟悉,也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学实践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这里,他希望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分冒进,而要进退适中。也反映了孔子在教育上因材施教的教育特点。(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

6、故绝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是故吕尚聘,而天下知商将亡,而周之王也;管夷吾、百里奚任,而天下知齐、秦之必霸也。纣用恶来,齐用苏秦,秦用赵高,而天下知其亡也。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

7、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己而雠之。贤者怨之,不肖者雠之;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删改)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8、是()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达到)B是故绝江海者托于船 (横渡)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 (地位低下)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同“仇”,仇恨)解析:贱:认为是低贱的,轻视,意动用法。答案:C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C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D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解析:“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为判断句,据此断句即可。答案:C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

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的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的贤臣就好了。C杨因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而赵简主用鞭辟入里的分析力排众议,委以重任,表明赵简主能够尊贤用贤。D孔子认为尊贤与贱不肖是治国的重要方略,中行氏因为“尊贤而不能用”“贱不肖而不能去”而导致灭亡。解析:弦章的观点是齐景公应该学习齐桓公,那么齐国的大臣都是管仲一样的人才了。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士。译文:_(2)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

10、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译文:_答案:(1)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2)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参考译文:君王想要使天下安定太平,并且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并且谦虚地对待士人。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贤士。因此,吕尚被聘用,天下人就知

11、道商将要灭亡,周将要称王了;管夷吾、百里奚被任用,天下人就知道齐、秦一定会称霸了。纣王任用恶来,齐国任用苏秦,秦王任用赵高,天下人就知道他们将要灭亡了。齐景公攻打宋国,来到岐堤上面,登高而望,长叹道:“过去我的先父桓公,只有八百辆兵车,就能在诸侯中称霸。如今我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长久地呆在这里,难道是因为没有管仲的缘故吗?”弦章回答说:“我听说,水面宽广,鱼儿就长的大,君王圣明,臣子就忠诚。从前,因为有桓公,所以才有管仲;现在如果桓公在这里,那么车下的大臣就全都是管仲了。”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

12、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的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侍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的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的;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

13、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没有永远安定的国家,没有一直自觉的人民;得到贤能的人才国家就安定昌盛,失去贤能的人才国家形势就会变得危急甚至国家灭亡,自古至今,没有不这样的。明镜是用来清晰地反映外物,过去是用来认识现实的。知道厌恶历史上那些导致国家动荡灭亡的方法(原因),却不去追求、学习历史上那些让国家安定昌盛的方法,那么与倒退着跑却想要追上前面的人的行为没有差别。三、语言表达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央电视台各部门通力配合,携起手来联袂打造了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优秀节目。这些节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B坚持文化自信理念,秉持“服务青年成长推动社会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