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7080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版新创新语文同步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二单元 应用体验之旅 第一节、王好战请以战喻 word版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用体验之旅 一、王好战,请以战喻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则必餍酒肉而后反施施从外来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ABC D解析:由犹;蚤早;反返;无毋。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B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C养生丧死无憾D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解析:A项,“仰望”,依靠,指望;B项,“引领”,伸长脖子;C项,“养生”,供养活着的家人;D项,“用心”,费尽心力,与现代汉语相同。答案:D3选出下列有词类活用的一项()填然鼓之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然而不王者,未之

2、有也王无罪岁A BC D解析:“鼓”名词作动词,击鼓;“衣”名词作动词,穿;“王”名词作动词,称王;“罪”名词作动词,怪罪。答案:A4下列句子中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句式相同的一句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而良人未之知也C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D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解析:B项与例句均为宾语前置。A为状语后置句;C为判断句;D为定语后置句。答案:B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

3、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

4、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河东凶亦然(谷物收成不好)B弃甲曳兵而走 (拖)C养生丧死无憾 (遗憾)D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查)解析:D项中的“检”意为“约束”。答案:D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解析:A.介词,按照;介词,用。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C.均为结构助词,的。D.介词,到;介词,对于。答案:C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段主要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是孟子“民本”思想的体现。B“狗彘食人食”和“

5、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劝说梁惠王要施仁政,行王道,让百姓“养生丧死无憾”,这样做就可以王天下了。D孟子用了三组排比,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所产生的效果,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解析:C项,行王道的内容除使百姓“养生丧死无憾”外,还要教化民众,使百姓懂礼仪。答案:C8孟子如何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问题?答:_答案:孟子以战争设喻,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形象地说明梁惠王的执政与别国统治者没有本质区别,只是暴政程度轻重不同而已,从而巧妙回答了梁惠王的问题。(二)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

6、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孟子曰:“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蹙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曰: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曾西艴然不悦,曰:尔何曾比予于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专也;行乎国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尔何曾比予于是?”曰:“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显。管仲、晏子,犹不足为与?”曰:“以齐王,由反手也。”曰:“若是,则弟子之惑滋甚。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曰:“文王何可当也?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作。天下归殷久矣,久则难变也

7、。武丁朝诸侯、有天下,犹运之掌也。纣之去武丁未久也,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尺地莫非其有也,一民莫非其臣也,然而文王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齐人有言曰:虽有智能,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有删改)注公孙丑:孟子弟子,齐人也。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或问乎曾西(有人)B管仲以其君霸 (霸气、霸道)C子诚齐人也 (的

8、确)D纣之去武丁未久也 (距离)解析:B项中“霸”意为“称霸”。答案:B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智能 虽有槁暴B管仲以其君霸 且以文王之德C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 曾西蹙然D其故家遗俗 其可怪也欤解析:A.虽然;表假设,即使。B.两个“以”都是介词,凭借。C.代词,这样;的样子。D.代词,他的;表疑问。答案:B11下列有关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文中的相关文字可以看出,曾西对管仲与晏子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孟子却认为管仲与晏子的行为值得推崇。B孟子强调虽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有锄头工具,不如等待节气农时。即要行王道,时机也很重要。C孟子认为,齐

9、国有广阔的疆土,有众多的百姓,若能采取“行王道”的方针来治理国家,那就没有谁能抵御得了。D本文以对话体的形式,通过公孙丑与孟子之间的问答,阐明了孟子行“仁政”的主张。解析:A项中“孟子却认为管仲与晏子的行为值得推崇”错。答案:A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先子之所畏也。译文:_(2)管仲,曾西之所不为也,而子为我愿之乎?译文:_(3)以齐王,由反手也。译文:_答案:(1)子路是我先祖父所敬畏的人。(2)管仲是曾西都不愿意与他相比的人,而你以为我愿意与他相比较吗?(3)让齐国来称霸诸侯,如同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参考译文:公孙丑问道:“如果您在齐国当政,管仲和晏子的功业可以得到再度振

10、兴吗?”孟子回答说:“你真是一个齐国人,只知道管仲和晏子。有人问曾西:你和子路相比,谁更贤德?曾西不安地回答:子路是我先祖父所敬畏的人。(我怎敢与他相比?)问者又说:那么你与管仲相比,谁更贤德呢?曾西听了显出很恼怒的样子,不高兴地说: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管仲相比呢?管仲得到君主的信任是那样专权;执掌国家大政的时间,又是那样长久;而功绩却那样卑小。你为什么竟然拿我和他相比?”孟子说:“管仲是曾西都不愿意与他相比的人,而你认为我愿意与他相比较吗?”公孙丑说:“管仲使齐桓公称霸诸侯,晏子使齐景公名声显扬于诸侯。难道管仲、晏子还不值得学习吗?”孟子回答:“让齐国来称霸诸侯,如同翻转手掌一样容易。”公孙丑

11、说:“如果是这样,那么我就更不明白了。像周文王那样的德行,将近百岁才寿终,(他的教化影响)也还没有润泽(遍及)天下;周武王、周公旦继承文王的事业,才逐步使仁政广泛推行。如今您把王道说得这样容易,那么岂不是连周文王也不值得效法吗?”孟子说:“怎么能同周文王相比较呢?从商朝的汤到武丁,圣贤的君主出现了六七位,天下的百姓归顺于商朝已经很久了,时间长久了也就难以改变。武丁的时代,诸侯来朝贡,治理天下好像运物于手掌之中一样。纣王的朝代上距武丁的时代并不远,他的忠臣世家和遗留的风俗楷模,流布的道德风气与仁教善政,有些仍然流传于世;再加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等宗亲大臣,这些都是贤德之人,有他

12、们共同辅佐王室,所以经历了很久的时间才亡国。可以说,当时没有一尺土地不归殷朝所有,没有一个百姓不是殷朝的臣民,而文王从方圆百里的小国发展起来,所以十分困难。齐国有句俗话说:虽然有聪明智慧,不如利用形势时机;虽然有锄头工具,不如等待节气农时。今天的时势要实行王政就容易多了。因为在夏、商、周的鼎盛时期,也没有方圆超过千里的诸侯国,而现在的齐国却有这样广大的领土;鸡鸣狗叫之声到处听到,并且一直传到四方的边境上,这说明齐国已有如此之多的百姓了。国土不用再开辟,百姓不用再聚集增多,只要认真实行仁政而称王天下,没有人能阻止得了。”三、语言表达13校团委暑期将组织全校师生向西南山区翠山初级中学捐书,其中要求高三学生每人捐两本具有一定阅读价值的图书,并写几句推荐语附在扉页上。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书名及相应的推荐语。两处推荐语各不超过50个字。(1)_:_(2)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