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6998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精品解析Word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2、(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挨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

3、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

4、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1. 下列对陶渊明的“人生两大支柱”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人生的一大支柱。陶渊明所说的“道”,指的是个人的品德

5、和节操方面。这样的“道”,体现了儒家的思想,即,要努力保持自己高尚而纯洁的品德和节操。B.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的又一大支柱。陶渊明所崇尚的“自然”,是一种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人生状态。这样的人生状态,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C. 陶渊明之所以把“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当作自己人生的两大支柱,原因在于他对人生进行了严肃的思考,从中得出了“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个主要的结论。D. 在“人生两大支柱”的支撑下,陶渊明坚守为人的准则,努力保持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性情,用自己的言行和诗文构建了自己艺术化的人生大厦,成为了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2.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

6、,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表明自己的性情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因此,他鄙视出仕,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使自己的天性受到扭曲。B. 陶渊明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寒之士,决心像他们那样保持纯洁的品德节操。因此,即使贫穷到了挨饿的地步,他仍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C.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陶渊明也会遭遇到某些方面的矛盾冲突,因此,他写下了形影神这篇文章,用“形”和“影”代指人的某种愿望,“神”则以自然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D. 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和危机,但没有力量也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改变它,因此,他只好追

7、求自身道德的完善,求救于人性的复归。对他个人来说,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老庄所谓的“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陶渊明崇尚的“自然”与老庄说的“自然”,涵义是一致的。B. 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作品,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只有站在艺术的高度,我们才能看清陶渊明的一生不是“枯槁”的,而是艺术的。C. 使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泯灭,以求得返归一个抱朴而含真的“真我”。陶渊明的这种思想,作为救世的药方虽然是无效的,但是作为一种人格美的追求却是有益的。D. 现

8、代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相当丰富,人们的精神自由也得到了较宽松的张扬;但是,陶渊明的“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这两大人生支柱,对现代人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答案】1. A 2. C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目答题时一般要认真阅读所给选项,在文中找到每个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比对分析,找出答案。A项,“指的是个人的品德和节操方面”有误。第二段开头说,陶渊明所说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是“偏重于”,选项扩大范围。故此题答案为A项。【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

9、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A项,“鄙视出仕”有误。第二段说的是,陶渊明“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B项,“一以贯之地将贫富问题置之度外”有误。第二段的意思是,陶渊明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D项,“这样做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有误。第四段说的是,“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是“也许”,不是“已经达到了”。故此题答案为C项。【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的设误类型一般为可能说成绝对,扩大范围或缩小范围。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B项,偷换概念。“只有站在

10、艺术的高度”有误。文中说的“艺术”不是文学上的“艺术”,而是人生的“艺术”,这种“艺术”以“超俗的眼光”才能看到。故此题答案为B项。【点睛】第1小题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为“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类题目的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首先要阅读题干要求及所给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仔细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一段叫父爱的距离远方在我老家,管“父亲”叫“爹爹”。小时候,我觉得这个称呼特别土,和它

11、一样土的还有我那寡言少语的爹爹。我那个起早贪黑在刀具厂干活的爹爹,常年穿一身破旧的衣服,趿拉着两只四处开裂的鞋,稀疏花白的头发常蒙着灰尘,黝黑的脸上有几处被烫伤留下的斑痕。1999年夏天,我考上县一中,要去 40公里外的县城读书。离家的前一晚,昏黄的灯下,爹爹单腿跪地使尽全身力气为我捆扎行李。正值盛夏,他额头上的汗混着灰尘往下滴,滴在了他的衣服上,滴到了我崭新的被子上。我心里一阵嫌弃,说了句让我悔恨终生的话:“明天你还是别去送我了,你要是去了,别人还以为你是我爷爷呢。”爹爹一怔,手上的动作停了一下,接着又忙活起来。他没有抬头看我,,只是淡淡地说了句:“我家丫头大喽,知道要面子嘞。”第二天,因为

12、行李太多,爹爹还是去送我了。他换了身新衣服,穿了双新布鞋,但在我眼里,他沧桑的脸上依然写满了“土气”。那天爹爹没怎么说话,只是弯腰弓背默默地扛着东西,始终和我保持着一段距离。到了宿舍,他放下东西就默默地退了出去。中午我们在校门口的小店里吃饺子,老板娘热情地搭讪:“这小姑娘和爸爸长得真像!”一直没开口的爹爹赶忙说:“我家丫头长得好看,像她妈,不像我。”爹爹说这话时,看我的眼神是幸福的,又是怯怯的。我的爹爹正默默地拉开我们父女之间的距离。他在努力地不让我因他而难堪,甚或不让陌生人知道我俩有着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只是当年懵懂的我竟然一点儿都不觉得我伤害了父亲。从此,在外面刻意地和我保持一段距离成了爹

13、爹的习惯。学校开家长会,他从不参加;他默默地支撑着这个家,给予我最大的宽容与支持。年龄渐长,我逐渐明白了父亲的用心,随之,愧疚和悔恨,也在我内心潜滋暗长以后,我一回到老家,即使明知道爹爹出去干活了,却还是第一时间找他,总是问:“妈,我爹爹呢?妈,我爹爹什么时候回来?”因为我害怕,我害怕他再刻意地拉开和我的距离。2012年 2月,我的女儿出生了,大家都说孩子长得像外公。爹爹听到这话时,悄悄地瞥了我一眼,那眼神是怯怯的,又是幸福的。我试图通过我的女儿来消除我对爹爹的愧疚和悔恨,我时常抱着孩子骄傲地对别人说:“我家宝宝像极了她外公。”爹爹也把这个外孙女疼到了骨子里,任我女儿在他身上撒野疯闹。我总是找

14、各种借口拖着爹爹一起散步,他抱着孩子,我挽着他幸福的时光总是消逝得很快!转眼,女儿两周半了,爹爹也一天天地老去,爹爹他还在老去!那天,带着一身辛劳汗味的爹爹刚进院子,就被我女儿扑了个满怀。我在旁边幸福地看着他俩。突然,女儿皱着眉头说:“外公,你身上怎么臭臭的?放我下来! ”我抬手狠狠打了女儿一下,那是我第一次打她,女儿哇哇大哭起来,爹爹第一次冲我大吼:“你干什么!”他放下孩子,一边哄她,一边尽量弓着身体,使自己和孩子保持着一段距离。两岁半的女儿一定不知道,她的话一下子击溃了我内心伪装的忘却。那天,我固执地逼女儿向爹爹道歉,女儿含着泪似懂非懂地向外公说了声“对不起” 。其实那句“对不起”是替十五

15、年前的我说的。原以为借女儿之口说出来,我心里会好受一些,可内心明确地告诉我:不是所有的错误都能弥补,更不是所有的事都可以由别人替代!在一次与妈妈的聊天中,我才知道,当年县一中每次家长会后,爹爹都会拉着她问东问西,会一遍又一遍地看我的成绩单;那些年里,每当我放假回家,晚上一个人出门时,爹爹都会悄悄地跟在后面;最近这几年来,爹爹经常向他的老哥们炫耀我给他买的小礼物,甚至我给他发的每一条短信。父亲就像子女人生路上指引方向的明灯。很多名人都说过类似的话,而我却要说,我的爹爹更像我身后的那盏灯,不耀眼,却给了我最温馨的守护!也许在以后的时光中,我的爹爹还是习惯与我保持一段距离,但我知道,维系这段距离的是

16、爹爹力所能及的爱。幸好,他从未走远;幸好,他还未走远!(原文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对父亲的称呼起笔,主要是为下文做铺垫,暗示爹爹既其貌不扬、穿着破旧,又特别不会说话,让我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很难为情,抬不起头来。B. 文章中写我女儿嫌爹爹身上臭时,我反应强烈,狠狠打了我的女儿,这不只是因为女儿年幼不懂事,更是因为爹爹再一次受到了亲人的伤害。C. 文章最后写到“幸好!他还未走远”,指的并不是自己和爹爹之间的空间距离,而是爹爹尽管年迈,还一如既往地给予我最大的宽容和支持。D. 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我对爹爹前后情感的对比,批判自己的自私冷漠,赞美爹爹的无私伟大,讴歌亲情的美好可贵。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