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69930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巴林右旗大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精校精品 Word版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板三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D分封制受到冲击2据记载,汉代的郡县长官不必征求朝廷同意就可以处死罪犯。宋代死刑案件必须由州和朝廷审理核定。到明清两代,知州、知府、知县的刑罚权仅剩行使鞭笞。这种变化反映了()A司法机构逐渐独立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C专制皇权趋于顶峰D地方政府职能转变3“隋唐三分

2、相权,扩大了议政人员的名额,收到了集思广益的效果。各部职责有明确的分工,有利于皇帝的集权与政令的贯彻执行,提髙了行政效率。”这表明此制度()A使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B充分发挥了国家机构的效能C有效的限制了皇权的滥用D具有三权分立政治的民主性4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5在古罗马曾流行一句谚语“法学家创造了罗马法”,帝国初期,奥古斯丁专门指定一些法学家从事法律解答,明令他们的

3、解答意见具有法律效力,要求最高裁判官和所有承审官的审判活动都必须受法律解答的约束。这说明()A罗马法缺乏理性精神B罗马并不是法治社会C罗马法有待不断完善D罗马重视法学家作用6约公元前450年,“罗马平民迎来了他们的首度胜利,那就是罗马基本法律十二铜表法的编纂和颁布。在这部法律中,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全体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承认”是指()A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权的平等B全体公民都可依据成文法维护权利C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的权利D平民获得参与制定或修订法律权利71831年英格兰南部的10个郡只有326万人口,却拥有325个下院席位,而北方的6个郡已经增长到360万人,在下院只占

4、有68席。这种现象反映了()A两党政治正式形成B议会成为权力中心C议会改革的必要性D南北方矛盾的激化819世纪30年代,力主改革的辉格党领袖、英国首相格雷要求国王册封50名改革派贵族进入上议院,以保证改革法案在上议院通过。但持保守态度的国王拒绝了这个请求。于是,辉格党政府集体辞职。这表明在英国政治生活中()A责任制内阁已经形成B国王拥有否决议会的权力C贵族势力逐渐被削弱D改革派与保守派势均力敌9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C

5、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10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A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B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C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D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11马克思在1848年发表的某一著作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同时,著作的最后还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一著作应该是()A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B庶民的胜利C共产党宣言D四

6、月提纲12世界革命有两种: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苏联十月革命为标志,在此以前是旧的资产阶级世界革命,在此以后是新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该观点实质强调了十月革命()A重视政治革命忽略社会革命B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C与西方的资产阶级革命不同D不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意义13在近代某一条约签订时,列强要求赔款数额为4亿5千万两,用意是当时中国有4亿5千万人口,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材料中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天津条约1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7、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一百年”的起点分别是()A1912年1919年 B1919年1949年C1921年1945年 D1921年1949年15把握历史主干知识和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应该填写(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B国共对峙,走向抗战C星星之火,力挽狂澜D抗日救亡,民族复兴16据统计,“民族”一词在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位243条,而到了1939年,则高达2369条;“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在1912年,1939年则达到了372条。这些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国民革命运动

8、推动了反帝斗争日益高涨B红军长征宣传了北上抗日主张C全面抗战激发了空前爱国热情D百团大战等捷报鼓舞了民众抗日的信心17周恩来指出:“中国如果釆取联邦制度,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材料反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A少数民族当家作主B民族团结国家统一C民族文化双向交流D区域经济均衡发展18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无论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的起草过程中,还是在1954年宪法草案初稿的讨论中,参与人员既有政治精英和知识分子,也有普通工人和农民。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定()A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B发挥

9、了人大制度作用C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19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委托起草了会议宣言,在宣言的最后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口号。这一口号()A体现了新中国政府主权的人民性B表达了对建设新中国坚定信心C表明解放战争在全国的彻底结束D促进了新中国政权的迅速稳定20“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以及祖国强盛和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有力保障。下列实践中首次成功运用该构想的是()A1979年元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B1992年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C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D1999年中国式对澳

10、门快复行使主权21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针对有少数国家代表诬蔑“中国对他国进行颠覆活动,中国必须表明对和平共处的诚意”,中国代表团表示“亚非多数国家和人民都受过殖民主义伤害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关于这次会议说法正确的是()A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身份参会B会议重点讨论印度支那和平问题C会上中印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会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22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下列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11、不结盟政策23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主动伸手与周恩来相握。导致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美两国利益的需要B冷战局势宣告结束C中美邦交实现正常化D中国经济实力增强242017年初,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演讲中说:中国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同金砖国家发展团结合作的伙伴关系。材料表明当今中国()A努力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B大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坚持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D积极构建均衡稳定的国际关系251961年,赫鲁晓夫下令关闭东德同西德及西柏林的边界,支持东德建造高墙,并称“筑墙是唯一的选择”。美国谴责这是野蛮的封锁,但认为“总比战争好得多”。这说明()A美苏势均力敌无意改变现状B美国妥协力图缓和对苏关系C美苏斗争加剧欧洲紧张局势D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26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A联合国B欧洲共同体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条约组织27欧共体成立后,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从20世纪70年代起,欧共体国家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