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862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 word版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题型突破:评价类问题1读世界某区域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对丙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航空交通,有人赞同,有人不赞同,各自都有自己的理由。你是否赞同,请从地理角度说明理由。【答案】赞同:(2分)理由:独特的地形地貌造成地面交通运输建设成本很高,路况较差;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建设周期短,舒适安全等优点,适合当地长途运输;航空运输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有助于改变当地落后的交通运输状况,促进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答对3点即可得6分)不赞同:(2分)理由:该地高寒气候,气象条件复杂多变;该地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大,而航空运输量小,运费高;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航空运

2、输前期投资大,成本回收周期长;该地城市规模小,人口数量少(或航空客流量少)。(答对3点即可得6分)【解析】赞同理由:独特的地形地貌造成地面交通运输建设成本很高,路况较差; 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建设周期短,舒适安全等优点,适合当地长途运输;航空运输对地面生态环境影响相对较小;有助于改变当地落后的交通运输状况,促进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不赞同理由:该地高寒气候,气象条件复杂多变;该地大宗货物运输需求大,而航空运输量小,运费高;当地经济发展落后,航空运输前期投资大,成本回收周期长; 该地城市规模小,人口数量少(或航空客流量少)。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穿越崇山峻岭,在云南省

3、境内并行奔流170多千米,形成了“三江并流”这一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高山峡谷景观。下图示意“三江并流”及附近地区。澜沧江水能资源丰富,在水电开发上一直争议不断。你是否赞同该地区的水电开发计划?请阐明理由。【答案】赞同。理由:澜沧江开发水电,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该地区地广人稀,移民和淹没土地少;具有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或不赞同。理由: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离市场较远;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旅游资源;对河流下游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引发国际争端。【解析】该题为开放性试题,正反均可言之有理即可。如

4、赞同,要从适宜水电开发的条件及水电开发带来的效益分析;例如澜沧江开发水电,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机会;该地区地广人稀,移民和淹没土地少;具有防洪、发电、旅游等综合效益。若不赞同,需从不适宜开发的条件及开发带来的负面影响阐释。如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修建难度大;人口稀少,经济较落后,离市场较远;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破坏旅游资源;对河流下游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造成影响,引发国际争端等。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伏马铃薯是喜冷凉型作物。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其马铃薯种植历

5、史悠久,已经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的转变。该市总面积5.45万km2,目前总人口约289万,耕地面积1300万亩。你是否赞同在该市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赞同理由:该市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不赞同理由:该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过度开垦将破坏生态环境。【解析】从经济发展角度,该市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开垦潜力,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有利于提高规模效应。所以赞同。从生态保护角度,该市地处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将破坏生态环境。所以不赞同。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某

6、地区地形、河流分布,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为发展经济,改善环境,该地提出了两种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以及两种方案的预估经济、环境效益(下图)。(2)评价该地区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从可持续发展观点来看,哪种调整方案更为合理,并阐释理由。【答案】(1)有利影响:山地、丘陵、平原、滩涂等土地类型多样,有利于开展林业、牧业、耕作业、渔业等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夏季风抬升,削弱冬季风的影响不利影响: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任答两点)(2)方案方案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

7、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解析】(1)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的影响。有利影响:土地类型多样,适应多种经营;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利于抬升夏季风,削弱冬季风。不利影响:山地、丘陵比重大,平原面积小,耕地比重小;地形崎岖,地块小,不利于大型机械化发展;地形起伏大,易发生水土流失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2)本题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从图中可以看出方案生态林、草地比重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利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案刚好相反,且长远看,增加农民的收入不如方案。5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下图示意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状况及风

8、向频率,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是我国最早进行风能开发的区域。评价甲地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 【答案】有利:风能资源丰富;地价低;人口稀少,移民费用低;风电开发历史悠久;离北部电力需求地(市场)较近。不利:资金缺乏;技术落后;生态环境较脆弱。【解析】风力发电的条件评价可从风能资源、地价、移民费用、开发历史、市场、资金、技术等方面回答,注意评价类题目既需要评价有利条件,也需要评价不利条件。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义乌是浙江中部山区的一个县级市,20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率先建立小商品市场,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制造

9、中心。“义新欧”国际班列、“义甬舟”出海通道、“义乌购”电商平台等举措为义乌发展再添新动力。义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37%,印度人是义乌外国人中最大的群体。义乌城市规模不断扩张,2018年义乌市政府出台了“亩产论英雄”的工业评价体系,主要指标有亩产税收、研发经费占比、单位产值能耗等,淘汰一批企业,引进一批企业。评价义乌T业实行“亩产论英雄”的影响。【答案】利: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利于企业创新,提升品质;利于增加税收,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局面;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利:普通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等。【解析】义乌工业实行“亩产论英雄”的影响要结合材料中的信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以亩

10、产论英雄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利于企业创新,提升品质;利于增加税收,提高经济效益;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局面;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但是普通劳动者就业机会减少是不利影响。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中克里特岛是希腊最大岛屿,其东部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图为2000年希腊大理石主要的出口对象(国家或地区)。材料二:黑海渔业资源丰富,该海域暖水性食肉鱼类每年会定期在黑海和马尔马拉海之间季节性洄游。评价希腊大理石出口的条件。【答案】优:大理石资源丰富,分布广;产地接近大型港口,海运发达;相对发达地区具有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出口成品为主。劣:距离东亚、北美主要市场远;相对欠发

11、达地区,劳动力成本高,以出口原石为主。【解析】黑海纬度高于地中海,冬季水温低,不适合暖水性鱼类的食生长,因此鱼类应在夏季洄游至黑海。同时夏季汇入黑海的河流,营养物质多,鱼类的饵料充足。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鄂霍次克海域被称作是“太平洋冰窖”,每年的10月份至次年6月份结冰,冰层最厚可达1 m。材料二下图为“鄂霍次克海及附近海域示意图”。海冰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试评价鄂霍次克海开发此资源的条件。【答案】有利条件: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量小。【解析】有利条件可从海冰资源量和

12、海冰厚度进行分析,不利条件可从气候寒冷和市场狭小等方面进行分析。有利条件:纬度高,结冰厚度大;海域面积广,海冰资源量大;海冰分布靠近海岸,易开采。不利条件:气候寒冷,开发成本高;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市场需求量小。9材料:图中N地(320 30 S, 700 07 W)海拨为2990米,被誉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甲国是一个世界矿产出口大国;该国修建了多条东水西调工程,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根据图和图信息和所学知识评价甲国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答案】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海运便利;国际市场广大;矿产多分布在山区,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质复杂,开采成本高。【解析】评

13、价矿产资源开发的条件从资源的储量、存储条件、市场、交通及技术力量等方面进行分析,要从利和弊两方面评价;利的方面:甲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丰富;距西部沿海港口较近,海运便利,便于出口;国际市场广大;弊的方面是矿产多分布在山区,矿产资源位于地震带,地质复杂,开采成本高、开发难度大。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乙。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答案】不合理。秸秆燃烧、自然腐烂

14、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解析】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秸秆燃烧、自然腐烂比重较大,资源浪费严重且污染环境。而秸秆作饲料、肥料比重较小,会使土壤有机肥力降低。而11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青海省柴达木地区计划每年投入10亿元,打造绿色循环经济试验区,未来,柴达木地区将成为青海省发展的新坐标。自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设立以来,循环经济逐渐成为青海省发展的新亮点。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铝锌、铜、钾盐、钠盐、镁盐等39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16.4%。材

15、料二下图为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1)分析材料二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2)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3)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2)有利条件: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不利条件:科技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较为贫乏。(3)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恢复植被;多途径解决牧区的生活用能问题;控制人口增长;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经济的优点。循环产业生产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既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又可以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经济收入。(2)本题主要考查循环经济发展条件的评价,主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由图文材料可知,该试验区的有利条件是矿产资源总量大、种类多,适合大规模整体开发;土地面积大;不利条件是生态环境脆弱、科技水平低、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等。(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生态问题以及相关措施。柴达木盆地面临土地荒漠化问题,针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合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