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857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试题综合练(12)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点试题综合练(12)1、魏源曾盛赞美国民主制度“一变古今官家之局,而人心翕然,可不谓公乎!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同可不谓周乎!”据此可知魏源( )A.对美国民主制度有了系统的认识B.深入分析了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D.看到了近代美国在制度上的长处2、同治年间(18611875年),清朝统治出现相对稳定的局面,国力有所增长,士大夫阶层将其称为“同治中兴”。然而西方学者对其评论道:“同治中兴只能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较低层次的复兴,是一种浮于外表的现代化姿态。”这一评论的历史依据是( )A.清朝统治者仍固守天朝上国的心态B.洋

2、务运动和“中体西用”思想C.太平天国运动被中外势力联合镇压D.维新变法运动遭到顽固势力的扼杀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的“中学为体”根本目的是( )A.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的权威B.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清朝的统治C.维护传统的政治文化的延续性D.抵御外侮,谋求自强之路4、政治民主化是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下列言论主张通过改良方式实现中国政治近代化的是( )A.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B.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D.今日之民智,不必恃它事以开之,而但恃革命以开之5、鲁迅在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一文中

3、评价新文化时代的人物时曾说道:“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将陈胡并立是因为他们( )A.反对专制独裁,讴歌十月革命B.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掀起白话文运动C.宣传马克思主义,领导五四运动D.崇尚美国的政治模式,号召民主革命6、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发表演说,在演说中提出,Bolshevism就是俄国Bolsheviki所抱的主义,这个主义是怎样的主义?很难用一句话解释明白,寻它的语源,却有“多数”的意思。李大钊演说的题目可能是( )A.庶民的胜利B.我的马克思主义观C.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D.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7、三民主义反映了中国民主革命时期的社会基本矛盾。下列对三民主义评价不正确的

4、是( )A.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B.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C.反映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D.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8、1923年11月,孙中山在演说中强调,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就要向俄国学习。俄国革命,原来只有民权、民生两大内容,但在十月革命后六年间,俄国都在为民族主义奋斗。因此,俄主义与国民党的“三民主义”,实在暗相符合。孙中山的上述观点表明他( )A.巧妙地将中俄两国革命理论联系在一起B.找到了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相同之处C.密切关注中俄两国革命理论的不同之处D.在某种程度上仍排斥苏联的革命思想9、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与抗

5、日战争时期三个阶段。毛泽东在第二阶段的杰出理论贡献在于( )A.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坚持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B.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思想C.提出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D.创造性地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采用民主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0、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写了一篇论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结合中国实际,论述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国家性质、国家对内对外政策等。这篇论文应该是( )A.论持久战B.新民主主义论C.论联合政府D.论人民民主专政11、邓小平认为,探索中国模式必须从中

6、国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但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 据此可知中国模式()A.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模式B.只能解决社会主义国家的问题C.可能被其他国家成功复制D.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12、邓小平理论与“东方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成熟一文指出,邓小平理论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而“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主要是因为“南方谈话”着重阐述了( )A.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B.改革必须坚持的原则C.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是中国500

7、0年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期,是各种复杂矛盾交错撞击,斗争波澜壮阔,曲折而激烈的年代。为了中国的独立、自由、解放、千百万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是一个伟人众多,群星璀璨的时代。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廖仲恺等是伟人;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开展思想解放运动的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是伟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是伟人;邓小平、陈云、胡耀邦等是伟人;民主人士如沈钧儒、张澜、李济琛、宋庆龄、冯玉祥等也是伟人。总之,各行、各业、各民族,能得上称为“伟人”的名字,可以开出长长的一串。摘编自金春明再论毛泽东的历史地位请回答:1.列举20世纪影响中国发展的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三大伟人、三大理

8、论成果。2.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结合20世纪中国的某一次巨变,谈谈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材料一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文物制度是西方不能望其项背的,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变器不变道”,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洋务运动对21世纪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启示材料二 我对于各家学说,依各国大学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无论何种学派,持之有

9、故,尚未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材料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请回答: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的人才观反映了洋务运动哪一指导思想?这一运动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有何重要影响?2.据材料二,归纳蔡元培的教育理念。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的的旗帜和最主要的影响。3.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请结合所学说出新时期党和政府为发展教育采取的重大

10、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1.D 2.B解析:从同治中兴的时间判断,这个事件实际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技术,而且也不在称西方人为“夷人”而改为“洋人”所以A不正确。B中体西用只学西方技术,所以符合材料中“表面上的近代化”所以B正确。C与材料无关;D时间不对,维新变法是1898年。 3.B 4.A解析:A项是维新派的言论,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B 项是洋务派的言论,主张“中体西用”;C项是顽固派的言论,固守传统礼教.反对学习西方,反对变革;D项是革命派的言论,主张用革命的方式开启民智。故A项符合题意 5.B 6.D解析:从“多数”和“主义”

11、看,Bolshevism是指苏俄的布尔什维主义。李大钊在1918年11月发表两篇文章,即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在1919年发表的,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朱执信所写。故符合题意的是D选项。 7.D 8.A 9.B 10.D 11.D解析:材料强调中国模式与他国模式的关系,没有反映出中共模式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照搬到其他国家”,不应该被简单复制,故C项错误;材料认为中国“吸收和借鉴别国的经验”,“中国发展模式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某种经验”,这是中国实际和世界经验的融合,故D项正确。 12.

12、D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所以说,“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达到一个新境界,D项符合题意。 13.1.三大伟人是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三个理论成果指: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2.三个伟大转变: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满清帝制,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民“醒”了过来;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人,经过20余年艰苦奋战,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完成了三大改造,建成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14.1.中体西用。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2.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民主科学。影响:冲击封建思想统治的地位。3.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公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措施: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教育法规等。作用: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