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848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考点强化练:(13)名句名篇默写 word版含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句名篇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针对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用了一句来批评:_,_。2.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3.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从“不变”的角度看“_。”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而亲近小人,疏远贤臣,“_”。3.张载剑阁铭中有“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

2、之地,匪亲勿居”之说。李白化用其意而翻新,唱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_,_”的千古名句。(李白蜀道难)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_”,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_”。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描写了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色。3.追忆往事,是陆游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书愤一诗中“_,_”一联,就是对抗金历史的回忆。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潜的归去来兮辞中 “_,_”两句表达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这和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有同理之妙。2.逍遥游

3、中写宋荣子“_,_”,他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世人的称赞而更加奋勉或沮丧。3.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他说如果自己没有祖母,则“_”;如果祖母没有自己在身边奉养,则“_”。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_,_。”两句表达他为了追求心中美好的事物,即使一次次牺牲生命也不足惜的心志。2.杜甫登高中的“_”一句从空间角度极写漂泊异乡之愁,“_”一句则从时间角度写尽年老体衰之苦。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说自己尽管在吃穿方面比不上别人,但却因内心愉悦而浑然不觉的句子是“_,_”。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磨炼终

4、担大任的人,其中讲舜的句子是 “_”讲傅说的句子是“_”。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_”的结局。3.阿房宫赋中,作者用“_,_”指责秦朝统治者对人民极尽剥削和掠夺,并且挥霍无度。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为政中“_,_”两句,强调了要以端正的态度去求学,不可不懂装懂。2.韩愈师说中指出:古之圣人, “_”,尚且跟从老师请教疑问;今之众人,“_”,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_”和范仲淹渔家傲中“_”。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1.师说中,作者先指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然后提出“_”的观点;再说生在我前面的人,“_”,我应该跟从并把他当作老师。2.李商隐锦瑟中的“_,_”两句,用阴阳冷暖的不同境界展现了高洁的感情、执着的爱慕和无尽的思念。3.诗经氓写氓从求婚到成亲的过程,其间交代占卜的细节,其结果“_”,婚后氓变心,女主人公直接而强烈地告诫天下女子“_”。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杜甫登高中,“_”写诗人因病戒酒;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写词人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2.阿房宫赋中,作者情不能禁,接连慨叹,用两个假设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息息相关:如

6、果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_”;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_”。3.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事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人生在世,选择很重要,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面对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的选择是“_”;面对生与义不可兼得,孟子的选择是“_”。2.论语学而中提到,“_”,难道不也是快乐吗?“_”,难道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3.荀子劝学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_”。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用

7、“_”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的比喻,强调了人们不能仅靠自身,还必须学会借助工具。2.白居易琵琶行中,诗人多次用“月”这个意象,如以“_”烘托与朋友分别时的凄凉心情,以四周的寂静和“_”衬托琵琶女弹奏技艺的高超,以“_”烘托丈夫远离后琵琶女的孤独无依。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_,_”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大雪中远行求学被冻僵后侍女的做法。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离骚中“_”一句表现了诗人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楚的悔恨之情。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用“_”描写了有风时水面上月光浮动的样子,用“_”写出无风时水中月影如璧的情形。3.苏轼赤壁赋中“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8、乎?”描述了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历史,对这段历史,他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是这样描绘的:“_,_,_。”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以山中激流和石头滚动的巨大声响烘托蜀道之险的两句是“_,_”。2.韩愈师说中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做对比,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_”,作者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_。”3.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用“_,_”两句描绘出两幅对比鲜明的山间朝暮画面。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用“_”来强调君子要自我砥砺,保持锐气,用“_,_”来强调君子要广泛学习、不断反思,提升自己。2.离骚中,屈原在面对违背准绳、竞相苟合的世俗时,发出

9、“_”的感叹。3.以乡愁为主题的诗词中,多以明月寄托愁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就有这样两句:“_,_”。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望岳中,体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2.在锦瑟中,李商隐借锦瑟自况,传达了对往事的不堪追忆之情,最后无可奈何地感叹“_?_”。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认为北伐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文帝刘义隆那样草率出兵,虽有“_”的雄心,也只怕会有“_”的结局。答案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 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2.1.不如

10、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解析:【考点定位】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试题点评】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采用的仍然是情景式默写题型,选材涉及初中和高中的内容,延续了以往的命题特点。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所考的名句,有一定的迷惑性,因此提倡考生备考中首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然后要立足于“写”,避免会背不会写的情况。如本题中“博”容易误写作“搏”,“倾”容易误写作“顷”等。3

11、.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3.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4.1.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无以至今日 ; 无以终余年5.1.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2.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3.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1.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封狼居胥 ; 赢得仓皇北顾; 3.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7.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2.其出入也远矣;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长河落日圆; 长烟落日孤城闭8.1.孰能无惑;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2、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体无咎言 ; 无与士耽9.1.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尊还酹江月; 2.则足以拒秦;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10.1.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2.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3.知明而行无过矣;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11.1.吾尝跂而望矣; 2.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 绕船月明江水寒3.媵人持汤沃灌; 以衾拥覆解析:易错字:1.跂;2.浸;3.媵,衾。12.1.悔相道之不察兮; 2.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3.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解析:易错字:1.察;2.璧;3.樯,橹。13.1.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解析:易错字:1.豗,砯;2.遗;3.霏,暝。14.1.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宁溘死以流亡兮; 3.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解析:易错字:1.砺,知;2.溘。15.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解析:易错字:2.惘;3.胥,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