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回民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案 教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815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回民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案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回民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案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回民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案 教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会宁县新添回民中学七年级政治下册 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案 教科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课 我们生活的地方关注社区【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谐的社区生活需要邻里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能力目标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意识。知识目标掌握社区的定义和基本类型,了解、感受社区,树立社区意识教学重点掌握社区的定义和基本类型,如何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教学难点如何构建和谐邻里关系,树立社区意识教学课时1课时【预学感知】1、社区的重要性?2、社区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3、社区的类型有哪些,最基本的类型有哪些?4、感受、了解社区的方式有哪些?5、邻里关系重要性?6、怎样与邻里和谐交往?7、怎样树立

2、社区意识【研讨、展示、点评、拓展】第一小层次:社区素描1、你生活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从哪些方面说明社区重要性?2、社区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特点?3、社区的类型有哪些?最基本的类型有哪些?4、探究交流 (课本第98页)用语言描述自己生活的社区,展现社区的特色和优点,指出社区的不足。也可以用新闻报道、散文、小说或诗歌等形式描绘自己的社区。第二小层次:感受社区1、阅读课本第98页思考有的同学不了解自己生活的社区的原因有哪些?关注社区是不是到底我们的责任呢?2、感受、了解社区的方式有哪些?3、探究交流:(课本第99页) (1)我所了解的社区里的人。 (2)我所了解的社区里的事。4、探究交流 : (课本

3、第100页)与邻居见面时,你能礼貌地打招呼吗?有人认为,邻里之间应该常来常往;有人认为,在现代社会,邻里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疏远为好。就上述这两种看法展开讨论。 6、探究交流(课本第101页) (1)岁月的流逝会使黑发少年变成白发老翁。如果你是一个行动迟缓、无人照顾的老人,你的心情如何? (2)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残疾人会有许多不便。如果你或你的亲人是残疾人,而人们对你们熟视无睹、漠不关心,甚至有人取笑,你的心情如何? 7、探究交流:(课本第102页) 展示: (1)每天看到社区里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你感觉 。 (2)社区里每天干千净净的,你感觉 。(3)看到乱扔在小区里的垃圾,你感觉 。点评

4、:不同的社区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与体验,我们对于自己生活的社区也有特殊的态度、情感和愿望。8、探究交流:(课本第103页)展示:(1)你心目中理想的社区是什么样?你生活的社区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_(2)你心目中合格的社区成员是什么样?_ (3)你做过的有益于社区的事是: _ _。(4)你做过的损害社区的事: _。点评:9、从自身的实际及书上的内容思考怎样树立社区意识?【课堂检测】( ) 1.我们之所以要考察社区、关注社区、感觉社区、建设社区,是因为社区是 我们休息、娱乐的场所 我们交往和生活的地方 社会的一个部分 社会的一个细胞 A B C D( ) 2. 在社区的邻里交往中,需要遵循的有

5、尊重别人的隐私 不干扰别人的工作 尊重他人的个性和生活方式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A B C D ( ) 3.暑假里远航来到姥姥家,他看到邻家的大伯一大早就到地里给玉米施肥,中午在家里谈论玉米的长势以及怎样搞好田间管理,晚上全家人围在电视旁观看精彩节目。结合上述材料,你可以判断出姥姥家生活在 A城市社区 B企业厂区 C城镇社区 D农村社区( )4.我们都生活在社区里,社区是我“家”,下面关于社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我国目前的社区是从农村的城镇和城市的街道与居民区演变而来的 B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区域或者一个部分,是社会的一个细胞或缩影 C社区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 D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课堂小结】 关注社区社区的重要性社区的含义及特点含义特点社区的类型各种类型的社区最基本的社区类型农村社区城市社区了解、感受社区关注社区是我们的责任邻里关系感受了解社区的方式不同的社区不同的感受重要性和谐邻里关系的作用怎样与邻里和谐交往怎样树立社区意识 教情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