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预习学案(第2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8031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预习学案(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预习学案(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预习学案(第2课时)(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预习学案地理学科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世界的地形 第2课时一、预习目标: 1、了解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含义。 2、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的种类和坡度的陡缓。3、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二、预习重点:1、理解等高线的含义,会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判断坡度的陡缓。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地形的类型。三、预习任务1、在地图上,把陆地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做 ,把海洋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做 。2、同一等高线 相同,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 相同。 3、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低处凸表示 ;等高线向高处凸 表示 。两山顶之间是 ,等高线重叠处是 。5、等高线地形图上,绿色一般表示 ,蓝色表示 四、预习诊断1、图中A表示的地形是 ,B点的海拔高度为 米。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乙地一般为 (黄色或绿色)。2、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 3、如果图中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流过,则小河有可能位于 判断的理由是 。五、 预习质疑你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不大些不大明白的地方,写出来,大家用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