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799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课题1 溶液的形成第2课时(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黄冈市黄州西湖中学2014-2015学年初三化学导学案: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新人教版)第二课时 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乳浊液的定义和特征,并记住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认识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以及吸热、放热现象。【学习重难点】从微观角度认识溶解现象,并能区别“乳化现象”【学习过程】 预习学案【温故知新】 1、判断正误(1)溶液是无色的( )(2)无色、透明、澄清的液体就是溶液( )(3)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4)把食盐溶液倒掉一半后,变稀了( )(5)在温度不变,水不蒸发的条件下,蔗糖溶液中蔗糖会从水中分离出来( )

2、2、以下所列家庭常用的调味品中,与水充分混合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香油 B食盐 C白糖 D食醋【自主学习】1_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这种液体不稳定,静置后会出现 _现象。2洗涤剂有 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悬浮在水中形成能够稳定存在的 液,该现象又称之为乳化现象,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3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伴有热量的变化。这是由于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热量;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热量,不同的溶质,这两种过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这就使溶

3、液的温度发生变化。课中学案二、乳浊液与乳化现象【创设情境】为什么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洗涤剂洗掉?实验探究(四):药品:植物油、洗涤剂、水仪器:试管两支、胶头滴管试管内加入物质现象把液体倒掉后的试管是否干净振荡前振荡后静置后水和植物油 水、植物油及洗涤剂 实验结论:洗涤剂具有 的功能,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 ,而不聚成大的油珠归纳总结:(1)乳浊液: (2)乳化现象:乳化剂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使之均匀 在水中形成能够稳定存在的 悬浊液,该现象又称之为乳化现象,【讨论交流】完成实验9-3,结合生活经验回答问题: 1、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加快固体物质溶解的方法

4、有哪些? 2、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并结合生活经验,归纳总结影响体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 三、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活动与探究:物质在溶解时,常常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现有试管、烧杯、玻璃棒、温度计等仪器和固态NaCl、NH4NO3、NaOH(你还可以选用其他仪器和药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探究它们溶解于水时时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实验方案:设置对比试验。设计一种物质溶解与水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时,至少需要测定两个数据,即原来水的温度与物质溶于水后形成溶于的温度,比较得出结论。实验简图:记录:水中加入的溶质NaClNH4NO3NaOH加入溶质前水的温度溶解现象溶质溶解后溶液的温度结论有些物质

5、溶解于水,所得溶液温度 ;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温度 ;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所得溶液温度 。总结归纳: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1)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 。(属于物理过程)(2)另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 。(属于化学过程)物质在溶解时,若扩散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水合过程放出的热量,就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即放热现象;反之则溶液温度降低,即吸热现象。补充:常见溶于水表现为吸热的物质:NH4NO3,还有氯化铵、硝酸钾常见溶于水表现为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氧化钙)等物质溶于水时放热,溶于水几乎没有热量变化的

6、有:食盐、蔗糖。延伸:完成上述实验后,回答下面问题:向右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型管管右边支管的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液面上升,则加入的物质是:( ) A氢氧化钠 B生石灰 C硝酸铵 D食盐拓展探究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想一想,“摇摇冰”罐装饮料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课堂训练】 1、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 D用酒精洗去衣服上沾染的圆珠笔油2、小明将未开启的饮料瓶放入某种物质的溶液中得到了“冰镇饮料”,这种物质是(

7、 )。A硝酸铵 B蔗糖 C氯化钠 D生石灰3、在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质里属于乳浊液的是( )A牛奶 B生理盐水 C眼药水 D白酒4、小红在帮妈妈洗碗时发现带油的碗用水无论如何洗不干净,你有什么好办法使碗洗净?用凉水效果好还是热水好? 【课堂小结】 【课后训练】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澄清的、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当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长时间,溶质也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 C一种溶液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所含的溶质是不同的 D溶质和溶剂混合时开始是混合物,等到溶质,全部溶解后就变成纯净的、透明的纯净物了 2. 组成溶液的溶质( )A.只能是气体B

8、.只能是液体C.只能是固体D.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液体或气体3.一杯食盐溶液,从溶液的上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a g/cm3;再从下部取出一些,测得它的密度为b g/cm3,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 Bab CabD无法确定4. 很多化学反应都在溶液中进行的主要原因是( )A反应速率快 B易于操作 C不需加热 D设备简单5.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罐头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的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A.硝酸铵 B.烧碱 C.食盐 D.熟石灰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判断理由。6.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7.盐水是溶液,糖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则不是溶液了。8.溶液中只含有溶质分子、溶剂分子。 三、简答题9.有人说:“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扩散过程,而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溶解中只发生溶质的水合过程。”对吗?为什么?【学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知识方面: 能力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