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774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29.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三历史最全高考题型分类总结: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普查讲 43,一张图学透,四组题讲透,第(2)题,第(3)题,第(4)题,目录,第(1)题,第(6)题,第(8)题,第(5)题,第(10)题,第(9)题,第(7)题,第(11)题,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经济向全球化发展,世界贸易组织,一张图学透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张图学透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张图学透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一张图学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一张图学透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43课 第(1)题 P254,(1)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

2、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解析:二战后,遭受战争重创的西欧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因此需要联合起来,加强总体力量。法德的和解为欧洲的联合奠定基础,故A项正确;英国和其他六国社会制度相同,但反对联合,故B项错误;C项表述错误,西欧六国中法德发展水平要高于其他几国,故排除;D项表述与历史不符,故排除。,A.屡遭战争重创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D.历史上关系紧密,A,第43课 第(2)题 P254,(2)欧盟委员会这样解释欧盟旗帜的文化含义:12是完美和丰饶

3、的象征,使我们同时联想起圣经中的12使徒、罗马的12铜表法、一天的12小时、一年的12月最后,圆形的排列代表了联盟。对这一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A.联合欧洲十二国为统一国家 B.封建神学在欧洲占统治地位 C.罗马法确立了欧盟法制规范 D.欧洲联合有共同的文化基础,解析:A项中“统一国家”、B项中“占统治地位”的表述均过于绝对,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罗马法对欧洲法制的影响,排除C项;据材料“文化含义同时联想起”表明欧洲的联合具有共同的文化基础,故D项正确。,D,第43课 第(3)题 P254,(3)欧共体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说:“欧共体不单单是冷战的产物,因而它肯定不会随着冷战的结束而消亡。”

4、由此判断,欧洲走向联合的出发点是( ),A.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维护欧洲的安全 B.与美国、苏联抗衡,保障自身的安全 C.保证自身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 D.制止欧洲发生战争,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崛起,并进行争夺世界霸主的斗争,丧失世界中心优势地位的西欧诸国意识到只有联合成一个整体,才能共同求得经济发展,维护自己的安全,故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片面,只能体现某一方面的因素,故排除。,C,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第43课 小积累P254,小积累,第43课 第(4)题 P254,(4)“只要我们大家都能消除对德国工业统治的恐惧心理,对于欧洲联合的最大障碍

5、也就消除了。唯一的办法是,把德国工业从战败国被歧视的地位中解脱出来,把法国的工业与德国的工业都放在同一起点上。”此观点推动了( ),解析:据材料“把法国的工业与德国的工业都放在同一起点上”,这表明联合主要体现在工业方面,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四国分区占领德国与“把德国工业从战败国被歧视的地位中解脱出来”不符,故A项错误;C、D两项是欧洲联合的进一步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A.四国分区占领德国 B.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C.欧共体的成立 D.欧洲联盟的成立,第43课 第(5)题 P254,(5)1967年,欧洲共同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国家,除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还包括

6、下图中的( ),C,A. B. C. D.,解析:本题要求学生掌握1967年欧共体正式成立时的六个成员国及其地理位置。这六个国家分别是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都位于欧洲大陆。是英国,在当时未加入欧共体,排除。故C项正确。,第43课 第(6)题 P254,(6)1987年,英、法、意等12国签署了单一欧洲文件,一致同意制定共同的生产标准,消除资本流动的障碍,寻求统一的税率,相互承认别国颁发的专业和商业执照,遵守共同的劳动权利宪章。各国将共同创建一个“没有国界的欧洲”。该文件的签署( ),B,解析:1987年,欧洲共同体成员国倡导创建“没有国界的欧洲”的主张有利于进一步深化集

7、团内部的合作,为欧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在1967年欧共体成立时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此时欧盟尚未成立(1993年欧盟成立),且该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欧元问题,排除D项。,A.启动了欧洲经济的多领域合作 B.为欧盟成立奠定基础 C.表明了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实现 D.为欧元发行扫清障碍,第43课 第(7)题 P254,(7)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解析:欧元使欧洲统一市场得以完善,使国家间的贸易更加方便,故A项正确;B项“消除了”和D项“领导地位”

8、的用语都过于绝对化,故排除B、D两项;C项材料未涉及,故排除。,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欧洲一体化进程,第43课 小积累P255,小积累,欧洲一体化进程,第43课 小积累P255,小积累,第43课 第(8)题 P255,(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其中以“通过共同的商业政策,促进国际贸易限制的逐步废除”“汇集各国的资源以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为主要目标的是( ),A,解析:题干中出现的这个经济区域合作组织目标有四层意思:一是要有共同的商业政策;二是促进国际贸

9、易限制的逐步废除;三是汇集各国资源;四是维护和增进和平与自由。这四层意思反映了两个问题:一是此组织以经济发展为核心目标;二是此组织经济发展的运作有统一的规则。首先可以排除的是B、D两项,因为亚太经合组织只是以论坛的方式,以协商一致为基本模式,没有统一的运作规则,而欧洲联盟不单单是经济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资本等自由流通,排除C项;故A项正确。,A.欧洲经济共同体 B.亚太经合组织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第43课 第(9)题 P255,(9)下图所反映的经济组织,其突出特征是( ),D,A.成员国政治经济一体化 B.成员国经济技术合作多样化

10、 C.成员国经济发展均衡化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优势互补,解析:从图片提供的国旗图案和参加国的个数判断,该经济组织应是北美自由贸易区。A项指的是欧盟的特点;B项是各个经济组织的共性特征;北美自由贸易区中的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墨西哥是发展中国家,因此该组织内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但却可以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优势互补,故C项错误,D项正确。,北美自由贸易区,第43课 小积累P255,小积累,第43课 第(10)题 P256,(10)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

11、经合组织 D.模式4欧洲联盟,解析:由模式1中“货币统一”可判断出是欧盟,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是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并没有实行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故B项错误;,第43课 第(10)题 P256,(10)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欧洲联盟,解析:亚太经合组织由于各成员国差异较大,因此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自主自愿的原则,故模式3为亚太经合组织,故C项正确;,第43课 第(10)

12、题 P256,(10)某同学把区域性合作组织几种模式的特点作了如下归纳。下列模式对应组织正确的是( ),C,A.模式1北美自由贸易区 B.模式2上海合作组织 C.模式3亚太经合组织 D.模式4欧洲联盟,解析:上海合作组织开创了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区域合作关系,故模式4应为上海合作组织,故D项错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43课 小积累P256,小积累,(11)2017年2月28日,成功连任世界贸易组织(WTO)总干事的罗伯托阿泽维多严正警告美国总统特朗普不要打响贸易战,否则将会带 来“灾难性”后果。这表明( ),第43课 第(11)题 P256,A,解析:据材料世贸组织总干事警告美国总统不要打贸易

13、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世贸组织致力于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A.WTO致力于消除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B.WTO完全掌握世界贸易规则的制定权 C.美国极力主张建立多极化贸易格局 D.美国在世界金融领域占有绝对优势,世界贸易组织,第43课 小积累P256,小积累,世界贸易组织,第43课 小积累P256,小积累,(12)漫画多以含蓄、隐晦的方式评说世事。下图是2000年出现的新闻漫画最后的贵族。该漫画反映了( ),第43课 第(12)题 P256,D,解析:中国加入WTO是为了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能够促进中国企业提高

14、质量与水平,故A、B两项错误;C项与史实相违背;中国加入WTO让企业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故D项正确。,A.中国加入WTO与国内企业的长远利益相违背 B.中国申请加入WTO旨在打破某些企业的垄断 C.加入WTO后中国一些企业有望增强垄断地位 D.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与挑战,辩证地看待中国“入世”的影响,第43课 小积累P257,小积累,(13)右图中,一个科威特人脚穿网球鞋,背驮电视机,穿过满是欧美消费品的街道。图片反映了( ),第43课 第(13)题 P257,A,解析:从题干和图片材料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发展,由于在全球化中欧美发达国家占有优势,它们向广大发展中国家渗透西

15、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故正确;说法与史实不符,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正确答案为A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全球性的文化渗透 发展中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有力的推动者 A. B. C. D.,经济全球化,第43课 小积累P257,小积累,经济全球化,第43课 小积累P257,小积累,(14)当前,人们提到或使用“全球化”一词时,往往没有将“全方位的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进行明确区分,而是将特定和有限度的“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化”。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目前( ),第43课 第(14)题 P257,B,解析:A项表述与题意无关,故排除;把“经济全球化”省略为“全球

16、化”是说明全球化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故B项正确;全球化的意图主要体现在经济上,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全球化主要体现在经济方面,并没有“刻意彰显”,故D项错误。,A.人们对全球化的理解逻辑混乱 B.全球化主要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C.全球化的政治意图被刻意淡化 D.全球化的经济意义被刻意彰显,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第43课 小积累P258,小积累,第43课 小积累P258,小积累,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15)在全球化高峰论坛上,一位经济学家指出:“从地域的维度看,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订契约实现区域内国家经济的一体化。”材料表明( ),第43课 第(15)题 P258,A,解析:从材料“全球经济不可能同时实现一体化,而是部分地区先通过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