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262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政治新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练习 word版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第一 框感受文化影响弘扬国学,传承优秀文化2017年10月28日,由北京国之学文化有限公司主办,国学网、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传统文化公益论坛协办的“国学教育指导师”项目首期研训班在北京拉开帷幕。本期研训班旨在响应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及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指示,通过对相关从业人员岗位能力培训,培养优质国学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国学教育的教培体系,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思维导图 创新演练1“国学教育指导师”项目首期研训班的开办能够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改变我们,推动中国优

2、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表明()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对人的影响应顺其自然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D文化总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解析:“悄无声息地影响和改变我们”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故选C。答案:C2从文化对人影响的角度,解读“国学教育指导师项目研训班”的价值。答案: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国学教育指导师项目研训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提高人们的人文素养。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且这些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国学教育指导师项目研训班的开办,能够培养优质国学教育师资队伍,健全国学教育的教培体系,推

3、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基础巩固1古人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班级文化会形成一种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感染和激励学生努力进取,提升道德品质。这说明()A班级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特有产物B学生个性品德的养成取决于班级文化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D班级文化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和传承性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材料表明良好的班级文化的作用,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C正确且符合题意;A、D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说法错误,错在“取决于”;故本题答案选C。答案:C2“一切手工技

4、艺,皆由口传心授。”师傅们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ABCD解析:“工匠精神”的传承离不开手工艺师傅的口传心授,这说明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正确;文化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师傅们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工匠精神”,这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确;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答案:B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每一个节气对应不少诗歌,比如:

5、“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等等。这些诗歌记载着四季变换,书写着农事与民生。这说明()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受文化的深刻影响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并享用着文化“二十四节气”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二十四节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丰富成果A B 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化的特点、文化影响人的知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错误。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错误。“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指导着中国传统农业生产,每一个节

6、气对应不少诗歌,因此表述正确并且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A。答案:A4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传统文化具有顺应变动性A B C D解析:说法错误,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说法错误,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符可以起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否则会阻碍社会的进步。“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是受到中华民族的“家”文化的影响,故符合题意入选

7、。答案:A能力提升5M中学T班同学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她因此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心理,自信心越来越强。小薇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印证()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决定性作用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优秀文化是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主导力量A B C D解析:小薇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多次荣获“道德之星”光荣称号,老师和同学都对她交口称赞。在此基础上小薇慢慢摆脱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的自卑感,自信心越来越强,这既表明了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也表明了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

8、塑造人的健全人格,符合题意;文化属于思想意识范畴,不能起决定和主导作用,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答案:B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圈子是中国社会结构中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学圈、老乡圈、影视圈每个圈子都有特定的文化环境,并形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圈子文化”()既有独特性,又有局限性源于实践,又促进实践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由人创造,又影响着人AB CD解析:“圈子文化”不一定都是优秀文化,不一定都能促进实践发展,错误。“圈子文化”不涉及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排除。符合题意,答案选D。答案:D7近几年,雾霾天气在中国时有出现,需要各方共同致力于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的治理,生活环境的改善

9、,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参与。要大力开展环境道德教育,提升公民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使环境道德意识深入人心,并变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请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通过环境道德教育来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解析:本题应从文化影响人的表现、特点,结合环境道德教育对提升公民的环境道德素质的意义等角度组织答案。答案:(1)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要加强“三观”教育,特别是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2)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要通过学习和自我修养,清醒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3)文化能产生潜移默

10、化、深远持久的影响,要通过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人们受到感染,形成良好习惯。考前的心理准备,考前可通过心理暗示缓解紧张情绪,进行临场心理调节。紧张时可用“我能行”、“静心”、“认真”等自我暗示来稳定情绪,适当做做深呼吸。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参加成考的学生需要将平时的家庭、学校、社会的压力全丢掉,轻装上阵。Coming back home in the evening, family and I sat and watched TV together, we are returning and eating the fruit while chatting, the

11、whole family is happy and harmonious!考试要淡定。拿到试卷后,不要急于动笔,先浏览试题,粗略知道各题的难易、分值后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分值较小的题,如果一时做不出来,可先放一放,抢时间先做会做的题,然后再回头考虑本题。.I live very happily today! In the morning, it is very fine! Then I climb the mountain with family, the air on the mountain is very fresh, the flowers plants and trees on the mountain all seem extremely beautifu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