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1170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省温州市塘下学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考前说明:1、考试内容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2、答题要规范,字迹写端正,谢谢!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古代埃及人曾经写下这样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与古代埃及文明的关系是 ( )A.尼罗河是古埃及南北交流的纽带,有利于发展农业。B.尼罗河的泛滥毁灭了埃及文明。C.尼罗河边的小国不断征战兼并,破坏文明。 D.尼罗河的泛滥淹死了许多人。2、下列古迹属于古代中国的是 ( )A. B. C. D 3、古巴比伦的兴

2、衰记述了这样的场面: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被判割去耳朵。判罚的依据应是( )A.罗马法 B.圣经 C.汉谟拉比法典 D.十二铜表法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是 (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5、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6、以下主张与中国古代思想家匹配正确的是 ( )A.“克己复礼”“自然”-老子 B.“仁”者,爱人-墨子C.“无为”“仁政”-孔子 D.“民贵”“君轻”-孟子7、基督教产生于( )A.公元前

3、6世纪 B.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世纪 D.公元7世纪8、某宗教协会准备兴建一座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设计者应该参考的古建筑是( )A.巴黎圣母院 B.麦加大清真寺 C.印度佛塔 D.帕特农神庙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统治 B.统一文字 C.为了使秦国史书广为流传 D.打击封建迷信活动10、汉高祖提出:“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能还在马上治天下呢?”这句话告诫当时的统治者( )A.秦朝的统治被推翻 B.必须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C. 尽快停止战争,注重恢复和发展生产 D大力分封同姓人做诸侯王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每题10分,共30分)1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4、。(10分)(1)图上序号标注的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并分别列举每个国家文明成果一项。(8分)(2)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材料二: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2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

5、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变法带来的结果。(2分)13、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如何管理国家,特别是如何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历代帝王都很重视的一个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的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王成年后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有的甚至图谋举兵夺取皇位。(1)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2分)(3)根据材料二

6、可以推测出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6分) 答题卷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每题10分,共30分)11、(10分)(1)图上序号标注的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国家?并分别列举每个国家文明成果一项。(8分)(2)这些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特点?(2分)12、(10分)(1)上述材料从内容和结果两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次著名的变法?(2分)(2)根据材料一概括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6分)(3)结合材料二,分析此次变法带来的结果。(2分)13、(10分

7、) (1)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2)基于以上认识,秦始皇实行了什么制度来管理国家?(2分)(3)根据材料二可以推测出西汉时期国家出现了什么问题?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汉武帝的这一措施巧妙在哪里?(6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只有唯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ACCBADCBAC二、非选择题(共三大题,每题10分,共30分)11、(共10分)(1)(8分)古埃及-金字塔 、象形文字 、太阳历、医学等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古印度-佛教古中国-青铜器、甲骨文。(以上文明成果列举一项即可得分。国家名称和文明成果每个1分。)(2)(2分)都产生于流域12、(共10分)(1)(2分)商鞅变法(2)(6分)奖励农耕;奖励军功;建立县制(每个内容2分)(3)(2分)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13、(共10分)(1)(2分)分封制(2)(2分)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3)(6分)诸侯势力膨胀,威胁皇权。(2分,言之有理即可);推恩令(2分);不费一兵一卒,削弱诸侯势力或者解决诸侯作乱的问题。(2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