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60099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2.2 碳酸钠的性质及应用 课件(共17张ppt) (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屠呦呦 2015年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化学工业史上杰出的科学家,他所发明的侯氏制碱法打破了国外资本家对中国70多年的垄断,改变了“一碱难求”的局面。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产量大、纯度高风靡全世界。,侯德榜,碳酸钠的性质 与应用,提出问题1:,1、 用PH试纸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2、无色酚酞测试碳酸钠溶液的酸碱性,探究实验一 :,碳酸钠水溶液的酸碱性,设计方案:,物质的分类中,碳酸钠(Na2CO3)属于哪一类? 为什么称为纯碱?,教材P50第一段文字:,实验过程:,溶液变红,PH=117,碳酸钠溶 液显碱性,碳酸钠溶 液显碱性,生活小测验:,查阅资料: 油渍难溶于水,但溶于碱性

2、溶液,用镊子将有油污的铜片放在热的纯碱溶液 中,观察油污的变化,结论:1、纯碱溶液显碱性 2、热的纯碱溶液可以 去除油污,热的纯碱溶液去油污?,碳酸钠化学式为 ,是 电 解质,电离方程式为,Na2CO3 =CO32- +2Na+,提出问题2:,1:Na+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2:CO32-的化学性质有哪些?,Na2CO3,强,焰色反应为黄色,一、碳酸钠的组成、结构:,探究实验二:CO32-的化学性质,知识回顾:,什么是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必须有沉淀、气体 或 水 。,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反应物一般是可溶的,盐的通性,盐+活泼金属的置换反应,盐

3、+某些酸的复分解反应,盐+某些碱的复分解反应,盐+某些盐的复分解反应,设计方案:,参考教材P51: 【改进实验1】碳酸钠与酸的反应 【实验2】碳酸钠和碱、盐的反应,实验装置:试管、气球、药匙,【改进实验1】碳酸钠与酸的反应,实验步骤: 1、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 5mL 的盐酸溶液; 2、取一钥匙碳酸钠粉末小心 的倒入气球中; 3、将气球套在试管口上; 4、提起气球的底部将碳酸钠 倒入试管中,观察实验 现象。,实验现象: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膨胀,实验结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2】碳酸钠和碱、盐的反应,白色 沉淀,白色 沉淀,Na2

4、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酸: 、 、 、 等 生成 。,碱: 、 等生成 。,盐: 、 等生成 。,气体,Ca(OH)2,沉淀,Ba(OH)2,CaCl2,BaCl2,沉淀,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可以生成碳酸氢钠 化学方程式为:,HNO3,醋酸,HCl,H2SO4,CO2+H2O+Na2CO3=2NaHCO3,碳酸钠的特性:,二、碳酸钠的性质总结,Na2CO3,纯碱或苏打,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Ca(OH)2=CaCO3+2NaOH,Na2CO3+2HCl=2NaCl+H2O+CO2,碱 性,CO2+H2O+Na2CO3=2NaHCO3,制玻璃,制 皂,造 纸,三、Na2CO3的用途,纺织等,四、工业制纯碱侯式制减法,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入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使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从溶液中析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过滤得到碳酸氢钠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 。,侯德榜,学习化学物质的思路与方法,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制备,达标检测答案:,1、D 2、A 3、C,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