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67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6.1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第2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学导设计方案(一周学导设计方案顺序汇总)姓名课题课型时间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专题回归评价课2014.6236.27学导目标 学导重点及方法教学重点:重点:亚洲的位置特点、地形特点、河流特点和气候特点;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位置、地形、河流、气候是分析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的要素,学会分析这些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是学生学会描述一个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难点: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影响地域文化的自然因素较复杂,思考起来不知从何入手,故其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预设1.你能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吗?归纳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的方法是什么

2、?2. 亚洲为什么是世界第一大洲?请举例说明3.你知道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湖有哪些吗?你能在地形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吗?4.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等差异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什么?5.作为一个亚洲人,你觉得能让你引以自豪的有哪些?过 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3分钟播放亚洲雄风再一次让学生感受亚洲的雄伟壮丽,并提问学生对亚洲有哪些方面的印象?目标咀嚼2分钟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最后教师强调重点。自学指导7

3、分钟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2页到12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2有疑惑的同学可以问同位或老师,教师巡视各组,关注以下学生:11班: 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 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 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 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 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预设: 1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半球位置、

4、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并学会总结区域地理位置组成要素。2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面积、东西和南北距离来描述)3. 亚洲有哪些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各有哪些国家?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吗?(和同学们一起解读4页图6.5,尤其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4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为什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描述,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讨论指导12分钟我相信,我能行,敢于交流,用于表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文本,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相信大家很好地解决了很多的疑问,并进一步生成了自己的问题。下面,同学们小组讨论

5、,各展才能,展现自己的思考结晶,并帮助其他组员解决疑问。同学们要用红笔做好记录,问题解决不了的,组内书写较好的同学写到黑板指定位置。地理学科长负责组织工作,做到有序交流。注意倾听和记录。1.快速交流引领问题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各组及时把本组生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2.走进小组,指导学生记录小组的问题。11班: 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 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 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 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 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3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 4.6分钟之后注意提

6、醒学生看黑板,同时交流黑板上各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圈占本组可解决问题,学科长作好展讲准备。 老师提前筛选好有价值的问题。展讲指导5分钟经过刚才的交流讨论我相信大家已经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还有个别问题没有解决掉,还得需要其他组的同学来帮助解决。下面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问题,其他组的同学帮忙解决。教师指导同学认真思考问题,结合所学的知识,地图帮助分析问题。我们每个人的智慧都是值得赞赏的,小组的智慧更是无穷的,不要埋没了它,让它出来见见太阳,小组竞争展示开始。1鼓励学生及时展示交流2教师参与活动。3教师进行赏识性评价。预设: 1亚洲的地理位置有何特点(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并学会总

7、结区域地理位置组成要素。2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从面积、东西和南北距离来描述)3. 亚洲有哪些地理区域?每个地理区域各有哪些国家?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吗?(和同学们一起解读4页图6.5,尤其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4亚洲不同地区的居民生活为什么存在很大差异?(主要从地形和气候两个方面描述,和同学们一起总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精讲点拨 审题答案 方法 拓展10分钟1亚洲有哪些地理分区?每个地理分区各有哪些国家?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吗?(在下图中指出)2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3.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雅库特人的居住木屋,身穿皮毛服装

8、,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人文地理一定依赖一定的自然地理。北亚东西伯利亚属于寒带气候,终年严寒,所以雅库特人的居住木屋,身穿皮毛服装,交通工具是狗拉雪橇。4、你知道亚洲主要的地形区、河湖有哪些吗?你能在地形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吗?中部是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四周分布着比较低的地形单元,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恒河平原、德干高原、印度河平原、伊朗高原,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大河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山地为主,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分布。5、看看北纬30度附近地区的气候,你能从中发现什么问题?

9、与亚洲其他纬度地区相比,这一带气候特别复杂;虽然处于同一纬度,但不同的海陆位置所带来的气候不同,同是北纬30度,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高原地区是高原山地气候,大陆内部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西岸是热带沙漠和地中海气候。讲述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季风气候,由于亚洲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很显著,所以季风气候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训练指导12分钟大家本节课表现很好,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那么,你们能否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呢?现在就考考你!要求:1.选择题读清题干,标注关键字词,分析4个选项后作答,做

10、后再检查。2.注意在做的时候要认真审题,明确涉及的知识,认真完成。完成的将解题思路写在题目旁边。教师订正答案,小组内一对一的交流错题,解决不了的小组交流,并记录组内解决不了的,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记录下来。将错题思路记下来,整理解题规律。同时做好组内评价。3.班级解决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同时找出解题规律。打点收获2分钟1. 由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以表格形式再现新知2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小组做出评价。3总结同学们的提高之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保证及时复习。导后反思课时学导设计方案(一周学导设计方案顺序汇总)姓名课题课型时间朱园园第七章专题回归评价课6.25学导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日本、

11、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二、能力目标:培养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的技能,并学会运用已获得的地理信息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和增强对地理的好奇心。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1.掌握我们临近的区域和国家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对水系、气候的影响的方法。2.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马六甲海峡在海洋交通运输上的重要意义。3.日本、印度、俄罗斯三个国家工农业生产的差异。4.印度的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问题预设(要求:运用查(课本、工具书)、划(划出课本中的重点、难点)、写(写下自己的疑问)、记(记下有价值的

12、问题)、练、思六字诀自学课文。1、如何来描述一个地区和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试着描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重要性?2、东南亚的地形有何特点?城市和人口都集中在哪里?为什么?3、日本与印度、俄罗斯的工业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4、你能描述印度的气候类型吗?容易发生什么样的自然灾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5、俄罗斯的地形有何特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里?我们应与其进行哪方面的合作?过 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1分钟展示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的旅游胜地图片,并让学生回答是位于哪一国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展示2分钟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

13、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最后教师强调重点。自学指导10分钟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2页到12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2有疑惑的同学可以问同位或老师,教师巡视各组,关注以下学生:11班: 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 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 刘鲲鹏、

14、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 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 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发现问题较多的话做好引领,后2分钟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加快学习速度。若经思考后解决不了的问题可小声与临位交流解决。同时教师根据各小组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好评价。重点问题:1.日本、东南亚、印度、俄罗斯主要气候类型各有何特点?2这些气候对人文地理有哪些影响?讨论指导8分钟我相信,我能行,敢于交流,用于表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通过刚才的自学,相信同学们已经走进了文本,也有了自己的感受,我相信大家很好地解决了很多的疑问,并进一步生成了自己的问题。下面,同学们小组讨论,各展才能,展现自己的思考结晶,并帮助其他组员解决疑问。同学们要用红笔做好记录,问题解决不了的,组内书写较好的同学写到黑板指定位置。地理学科长负责组织工作,做到有序交流。注意倾听和记录。1.快速交流引领问题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各组及时把本组生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2.走进小组,指导学生记录小组的问题。11班: 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 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 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 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 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3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