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57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希望从这里开始》同步测试(苏教版七年级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课 希望从这里开始课前预习一、填空题:1、在中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 ,又是公民的 。2、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由 以 的形式进行确认和保护。3、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是 。4、从 的自身发展和对 的要求来说,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5、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 是关键,基础在 。每个公民都有责任通过 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技术业务水平,力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多做贡献。6、义务教育里的“义务”是指用 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 和 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二、选择题:1、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说,受教育:( )A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B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C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D既不是公民的权利,又不是公民的义务 2、在我国,公民享有的受教育权包括以下内容:( )学龄前儿童有接受学前教育的机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的自由适龄儿童和少年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文艺创作的自由成年人有接受成人教育的权利公民有进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A B C D3、陈章良的经历表明,是教育为他提供了自身发展的条件,又是经过教育,使他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这说明在我国受教育:( )A只是公民的基本权利B只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既不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D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4、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类知识迅速增

3、加的今天,一个人接受教育非常重要只有接受教育,才能( ) 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在社会上立足 更好地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A B C D 课内练习一、 选择题:1、在当代,一个人所获得的科学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 ) A个人努力读书取得的B受教育取得的 C参加社会实践取得的 D学校系统教育取得的 2、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说明( ) 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我国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受教育是我国公民必须享受的权利 A B C D 3、制定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兴办学校,

4、保证必备条件;筹措经费,帮助贫困学生;培养师资,提高教师待遇这是义务教育法规定的( ) A国家职责 B家庭的职责 C社会职责 D学校的职责 4、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是( ) A行政保障 B经济保障 C物质保障 D法律保障 5、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保障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二、 简答题:1、在现代社会,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2、我国法律确认并保障公民接受务教育的权利,据你所知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是什么?这些法律规定的权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3为什么说受教育权对青少年、儿

5、童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三、 辨析题:1、初二学生李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下课不认真做作业,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班长多次劝他好好学习,遵守纪律,李某不但不接受,反而说:“学习是我个人的私事, 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李某的观点对吗?为什么?四、论述题:材料一:2003幼儿园园数有所增加,但在园幼儿数略有减少。2003年全国共有幼儿园1164万所,比上年增加046万所,在园幼儿(包括学前班)2004万人,比上年减少3202万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共7091万人,比上年增加498万人。 材料二:2003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51所,比上年增加11所;招收残疾儿童488万人,比上年减少041万人;在校残疾

6、儿童3647万人,比上年减少098万人。其中在盲人学校就读的学生383万人,在聋人学校就读的学生1098万人,在弱智学校及辅读班就读的学生2166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儿童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占特殊教育招生总数和在校生总数的6364%和6623%。残疾儿童毕业人数445万人,比上年增加003万人。 材料三:2003年全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65%,其中男女童入学率分别为9869%和9861%,男女入学性别差为008个百分点。小学辍学率为034%,其中女童036%。小学五年巩固率为9880%,与上年持平。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为979%,比上年提高088个百分点。 请根据

7、上述材料回答:(1)什么是公民的教育权及其要素?(2)国家为发展教育事业,负有哪些职责? (3)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课后评价一、 选择题:1、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并通过征收教育附加税等途径筹措教育经费这是( ) A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思想保障 B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保障 C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 D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师资保障 2、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 ) A政府 B学校 C教师 D学生 3、保证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前提是( ) A学校不得开除学生 B家长要保障自己的

8、适龄子女按时上学 C社会上不许雇佣童工 D该入学时及时入学 4、科技进步的基础是( ) A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 B党的科教兴国基本国策的认真贯彻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发展教育 5、狼窝岭小学校舍非常简陋,破房子、泥台子,没想到惟一的一位老师又生了病,十几天没来讲课,学生很着急,二十几名学生从心理发出呐喊:我们要上课,我们要学习。这则材料说明( )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经济不很发达,还没有力量向老少边穷地区投资办教育,这种情况难以解决国家应该为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使穷困地区尽快摆脱教育落后局面限于国家财力有限,社会各界应伸出援助之手,通过

9、希望工程捐资助教,尊师重教,提高国家整体教育水平 A B C D 6、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的杨利伟,从小就热爱科学,在上小学、中学期间,一直刻苦努力,力争上游,成绩名列前茅。这说明他 ( ) 珍惜受教育的权利 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具有学习天赋 从小就想当“航天英雄”A B C D二、 简答题:1、为深入开展建设学习型城市活动,某市初步确定每年9月1日为全市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节”,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请问:(1)学习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有何重要意义? (2)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2、材料一:从1998年6月以来,九江市遭受了历史上水位最高,受灾面积最广,

10、时间最长的洪涝灾害,8月初九江长江大堤45号闸口的决口更是造成了巨大损失据九江市教委的初步统计,全市有12个县的1317所中小学受灾,占全市学校总数的471%,全市倒塌校舍206747平方米,新增危房767103平方米,加上其他教学设施的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4960516万元然而,为了保证孩子们如期开学,国家拨款,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当地政府想法设法,搭起临时的帐篷小学,租民房,仓库改成临时教育,让孩子到城里学校免费借读总之,一切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近30万名中小学生如期开学了材料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总人口235万系国务院18个贫困片之一,目前,有43万人尚未脱贫,有3万儿童因交不起学费

11、而失学;全州中小学缺教室达10万平方米,危房达9万平方米,教育设施极为简陋,师资不足,以至于全州有50多个乡镇没条件办初中,适龄少年能升入初中继续读书的寥寥无几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三、辨析题:1、小明的父亲为了提高家庭的收入,让正在读初一的儿子小明辍学跟他学习木工手艺,小明不同意,说:“我要上学!”小明的父亲说:“你是我养的,我让你干什么,你就要干什么,再说了,在这个社会上,上学有个屁用,跟我学手艺,早点赚钱才是最重要的。”四、材料题:1、据半月谈报道,学校图书馆是在校学生借阅书籍的场所,理应对所有学生开放。然而在湖北某市一重点中学,每班按照期末考试分数排名次,取前若干名发给借阅证,凭

12、证借阅。这样一来,那些分数较低的学生,只能望馆兴叹了。阅读材料后请回答:(1)这所重点中学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假如你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你将怎么办?2、希望工程第一个受助者张胜利自述:我的家乡在河北省涞源县桃木疙瘩村,人均改入不到百元。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父亲病故,娘改嫁,家中只剩下弟弟妹妹和近80岁的奶奶。为了生活,我只好离开学校,上山放羊去了。1989年10月,全国开始实施希望工程作为第一批受助生,我重新走进了课堂那年,我13岁这以后,我不再为学费发愁。3年后,我小学毕业升入上庄中学读书读到初中毕业,我看到村里因为没老师,孩子没学可上。于是,我当上了桃木疙瘩村的一名代课老师。1995年

13、,中国青年基金会在浙江建立了希望工程全国教师培训基地,我又荣幸地成为第一批学员在上海举行的开学典礼上,我被上海第一师范学校破格录取。1996年6月,我作为希望工程受助生的代表,赴美国参加了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圣火的传递。张胜利从小山村到大上海,到大洋彼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命运,使他的人生充满了希望 ?张胜利的经历给我们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第11课 希望从这里开始课前预习一、填空题:1.权利 义务 2. 国家 法律 3.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3.法律 家庭 4.公民 国家5.科学技术 教育 受教育6. 法律 家庭 适龄儿童少年二、选择题:1、A 2、C 3、D 4、B课内练习四、 选择题:1、B 2、C 3、A 4、D 5、B五、 简答题:1、答: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不解受教育,就不可能系统的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有接受教育,获取知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