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2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954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2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2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2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2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珠海四中:6.5词五首第1课时 教案(九年级人教版上册)教学目标: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五首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作者的感情。3、领会词中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教学重、难点:作品的思想内涵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武陵春1、朗读这首词。2、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李清照集校注,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

2、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3、理解大意。学生概述,教师指正。文章大意:暮春时节,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已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留有花的芬芳,日色已晚,自己仍无心梳洗。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而人与以前却不一样了,我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我也想去那里泛舟,怕的是双溪上那舴艋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的哀愁。4、思考:(1)在望江南中,主人公是“梳洗罢”,而文中作者却“日晚倦梳头”,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心态?(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词说明了什么?(3)本文是如何抒发作者感情的?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教师指正。答案提示:(

3、1)梳洗罢,是一种信心,一种希望,而“倦梳头”是一种放弃,一种对生活毫无兴趣的悲凉。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满怀愁绪。两篇文章都用同一个典型细节来反映主人公的心态,应该学习这种写法。(2)“闻说”“也拟”“只恐”这三个动词写出了作者试图排遣愁绪的做法,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三个词写出了作者的沉重、无奈。又紧紧抓住了作者的心。(3)作者通过景色、典型细节来抒情,即间接抒情。也有直接抒情,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使文章的风格既含蓄又直朴、率真。5、总结:这两首有什么相同之处?学生可各抒己见,教师总结。风格相近,都比较婉约;写作手法相近,借景抒情或直接抒情;抒发的感情相近,抒发主人公或作者的离愁别绪,凄惨心境。教师进一步引申:词发展到后来兴盛的时候,人们将词分为两大派:婉约派和豪放派。今天我们学的词接近婉约派的风格。下一次课我们将体会一下豪放派的作品风格。六、质疑问难。七、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写愁的诗句,请列举并说明其特点。八、布置作业:背过这两首词,熟读其他三首,争取背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