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895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单县黄岗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七单元 测试题1(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单元测试题(A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2 “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推广利用太阳能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3 2010年4月20 ,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

2、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 B石油是纯净物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4 2010年6月7日海南日报载:科学家发现“土卫六”表面遍布“湖海河流”,这些“湖海流”中的液体并非水,而是液态甲烷和液态乙烷(C2H6)。 甲烷和乙烷均属于:( )A有机物 B氧化物 C混合物 D单质5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

3、罐是否漏气6既洁净又高能的理想燃料是( )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能放出热量C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燃烧获得的D有些化学反应会吸收热量8在节能减排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 A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 B禁止使用空调以节约能源 C家庭提倡使用节能日光灯 D严禁使用含硫高的烟煤9鉴别H2、CO及CH4常采用的方法是( )A根据燃烧产物的不同 B根据燃烧时火焰的不同C根据是否能发生爆炸 D根据密度大小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 B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C任何物质燃烧的火焰都可以用水扑灭

4、D档案室着火应用干粉灭火器扑灭11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C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1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 ) 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 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 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 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3厨房炒青菜时,油锅过热着火,下列灭火措施适宜的是( ) A加少量水 B倒掉油 C倒人大量菜 撒上沙子14 “西气东输”是我国西

5、部大开发的一项重点工程,输送的气体是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 分是( ) A水煤气 B一氧化碳 C甲烷 D氢气15英国科技人员研制出自动灭火陶瓷砖,砖里压入了一定量的氦气和二氧化碳。这种砖砌成的房屋发生火灾时,在高温烘烧下,砖会裂开并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抑制和扑灭火焰。自动灭火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燃烧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D使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16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B人们每天的饮食中都应有蔬菜、水果,

6、其目的是补充蛋白质 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二、填空与简答题17. (6分)用化学用语填空:(1)氮元素 (2)2个氢原子 (3)3个氧分子 (4)镁离子 (5)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 (6)形成酸雨的一种物质 18.(10分)在氢气、氧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五种气体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填空:有剧毒的气体 ;能灭火的气体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 能冶炼金属的气体是 ;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19(6分)燃料的燃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在煤气、沼气和氢气中,首

7、选的燃料是 ,写出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0(6分)(1)有位同学家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为安全起见,计划 在厨房安装天然气泄漏报警器。该同学认为报警器安装的位置应如右图所示:你认为这样安装是否合理 ,请说明理由 ;(2)如果报警器显示有天然气泄漏,下列应急措施可行的有(填编号) 。 A检查并关闭气源阀门,防止气体进一步泄漏 B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C立即打开电动抽风机抽风,把泄漏出的天然气尽快排出室外三、实验探究题21(6分)对“高低不同的燃着的蜡烛罩上烧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同学有不同的认识: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

8、蜡烛先熄灭,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1) 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2)本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明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发:从着火燃烧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 B成站立姿势跑出 C葡萄迅速爬向门外 D打开窗户跳出22(10分)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 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9、 ,写出白磷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四、计算题23(8分)将16g含有杂质的锌粒投入到盛有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杂质跟稀硫酸不反应)。测

10、得加入锌粒前烧杯和稀硫酸的总质量为200g,反应停止后,烧杯和烧杯内剩余物的总质量为215.6g。求:(1)反应中生成氢气的质量;(2)这16g含杂质的锌粒中金属锌的质量分数。七单元试题答案(A卷)一、选择题:1-5 BBCAB 6-10 CDBAB 11-16 DDCCB 16.C二、 填空与简答题:17. (6分) (1)N (2)2H (3)3O2 (4)Mg2+ (5)FeCl2 (6)NO218.(5分)CO; CO2 ;O2 ;CO或H2 ;CH4 。19(3分)氢气 ,2H2+O2 点燃2H2O ;2CO+O2点燃2CO220(3分)(1)合理 ,因为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2)AB三、实验探究题:21(3分)(1)气体受热膨胀,二氧化碳的密度变小,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2)AC22(4分)(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铜片上的红磷及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4P + 5O2点燃= 2P2O5 (2) (3)乙四、计算题: 23(7分)(1)0.4 g (2)8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