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8775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2014-201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4.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原始人头像示意图, 这种猿人曾经居住于现在的A 云南境内B 北京境内C陕西境内D浙江境内5.穿越时空隧道,两位元谋人和两位北京人在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其中有两 人的说法是错误的,请你指出来 元谋人甲:我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元谋人乙:我因发现于云南元谋而得名 北京人甲:我还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北京人乙:我已经能够人工取火 A. B. C. D.6.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半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打制石器 钻孔石斧 鱼纹彩陶盆 稻谷遗存 A B C D 7.考

2、古发现是研究史前时期历史的主要途径之一。下列考古发现的遗迹、遗址、 实物等适合研究中国远古社会人类生产生活状况的是 北京人用火遗迹 西周烧炭火青铜器 战国铁农具 战国时期冶铁图 A B C D8. 右图是某远古居民住房复原图,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请问居住在这里的远古居民是 A.元谋人 B.半坡人 C.河姆渡人 D.大汶口原始居民9. 考查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面是保留了我国原始社会人类 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山顶洞人遗址 元谋人遗址纪念碑 北京人遗址 河姆渡遗址 A B C D10.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是 A.希腊 B埃及 C印度 D中国11传说

3、是由神话演变而来具有一定历史性的故事。以下属于传说的是 A在元谋发现两颗远古人类牙齿化石 B北京人会用天然火 C河姆渡居民已种植水稻 D蚩尤呼风唤雨大战炎黄12201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A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13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这一年属于公元前 A20世纪前期 B20世纪后期 C21世纪前期 D21世纪后期14.商灭夏的战争是 A.城濮之战 B.牧野之战 C.鸣条之战

4、D.邲之战15.如果你是生活在商朝的人,以下哪个情节是不合理的 A.能够吃上米饭 B.我很喜欢街上卖的玉人和青铜猪尊 C.我听爷爷说是商汤把都城迁到殷,我们的国家才好起来 D.隔壁的巫师大叔整日用青铜刀刻写甲骨文16 如右图所示,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有 禅让制 世袭制 分封制 等级制 A. B. C. D.17. 电视剧东周列国演绎了“春秋五霸”、“战国七雄” 的纷争。诸侯国的出现源自于 A. 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8.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处应该是 A夏朝

5、 B西周 C商朝 D东周19某同学利用左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 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 D秦灭六国20.根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 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弱肉强食 B.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国家逐步走向统一 D.适者生存212012年,在山东沂水县纪王崮发现了春秋古墓,墓葬规模大,出土文物丰富,对周代历史和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春秋 时期的是 A涿鹿之战败蚩尤 B幽王被犬戎所灭 C长平之战定胜负 D葵丘会盟22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6、 B燕、齐、秦、楚 C齐、秦、楚、燕 D楚、燕、齐、秦23. 战国七雄中,韩、赵、魏由春秋时的哪一个诸侯国分裂而成 A.秦国 B.齐国 C.晋国 D.楚国24. 以下能表明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重要标志的是 石斧 铁农具 牛耕 骨耜 A. B. C. D.2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共40分)2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材料二:“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7、” 荀子 (1)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是什么? (2分)(2) 据材料回答,当时一共有多少个封国?封国的统治者叫什么?他们对周天 子有哪些义务?(6分)(3) 这一制度有何作用?(2分)27.(20分)卫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至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史记.商君列传 (1) “卫鞅”指谁?他属于什么学派?他在谁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3分) (2) 他变法开始于何时?主要内容是什么?(11分) (3) 变法有何重要历史意义?(6分)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

8、如。” 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 请回答:(1)材料中的“太守”“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他是什么时期的人?(2分) (2) 材料中的“太守”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修筑了什么工程?该工程在当时的 功能是什么?(4分)(3)材料中的“伯禹”是指谁?他和“李太守”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三、综合探究题(共10分)29.小明的历史老师在班上成立了两个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1)第1组准备搞一次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大会。要求组员收集与七年级 上册教材第6课春秋争霸、第7课战国争雄有关的成语。如果你 就是组员,请至少

9、列举出4个相关成语。(4分)(2)第2组主要研究战国时期的外交和战争评价。以下是他们设计的两个问答 题,请你帮助他们做出答案。 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2分) 一些人认为诸侯国战争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深重灾难,而对战争持否 定态度,认为战争毫无积极作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4分)三、综合探究题29.(共10分)(1)老马识途;一箭之仇;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 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举出任意4个均得4分) (2)合纵:“合众势力以攻一强”,即六国出兵联合攻秦(1分)。 连横:“事一强以攻众弱”,即秦拉拢东方国家服从自己(1分)。 因为战国时期的战争虽然有上述有消极作用,但也有以下的积极作 用:进一步加强了统一的趋势; 客观上也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 动的兴起;促进了民族融合(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