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833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重点难点】1、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积累欣赏竹石清郑燮七绝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翻译】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的东西南北的狂风。【赏析】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

2、而是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 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学习路径】 导入课文:有大师的时代才是伟大的时代;有大师的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否定推理得出什么结论?)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陨落(y) 诅咒(z) 弥留(m) 灵柩(ji) 侮辱(r)深邃(su) 睿智(ru) 恪尽职守(k)轻

3、薄(b)媚上欺下(mi)浩瀚(hn) 喝彩(ci)2、解释下列词语:睿智:英明有远见。媚上欺下:巴结上司,欺压属下。登峰造极:比喻达到顶峰。恪尽职守:谨慎而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恪,谨慎而恭敬。3、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排比)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借喻)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暗喻)4、填空。、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有哲学通信和形而上学论等。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雨果。、他不屈不挠

4、,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思考练习5、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 、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6、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 明确:如:第八段中“他孤军奋战”、 “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第十一段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7、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

5、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伏尔泰把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8、从“人“和”公民”、 “权力”和“职责”人手,理解“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作为人,我们有追求自由和民主的权力;作为公民,我们有遵守法律的职责。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的、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

6、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深渊最初的微光。9、给下列加点的字准确注音。陨落(yn) 诅咒(z )(zhu ) 灵柩(ji )10、本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什么?高度评价伏尔泰在人类历

7、史上的非凡地位(或作出的世纪性的贡献)。11、开头一句用什么方法来说伏尔泰的逝世?类似这种说法的你还读到哪些?请写出一两句。比喻。举例略12、“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一句中的“过去”和“未来”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受到过去的诅咒”也是“荣誉的美好的形式”?“过去”象征着黑暗与邪恶, “未来”象征着正义与光明。他受到“过去的诅咒”,恰好反衬出他与黑暗的势不两立,他对世人的启蒙硕勋,所以说“是荣誉的美好形式”。 13、用文中原话回答“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中的这个“职能”和“使命”具体指什么。“培育良知,教化人

8、类”。智力练习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 左 拉请允许我以法兰西文学的名义讲话,作为战友、兄长、朋友,而不是作为同行向吉德莫伯桑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是在居士塔夫福楼拜家中认识莫伯桑的,他那时已在18岁到20岁之间。此刻他又重现在我眼前,血气方刚,眼睛明亮而含笑,沉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像儿子对待父亲一样谦恭。他往往一个下午洗耳恭听我们的谈话,老半天才斗胆插上片言只语:但这个表情开朗、坦率的棒小伙子焕发出欢快的朝气,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因为他给我们带来健康的气息。他喜爱剧烈运动,那时流传着关于他如何强悍的种种佳话。我们却不曾想到他有朝一日会有才气。羊脂球这杰作,这满含柔情、讥嘲和勇气的完美无缺的作品,爆响了。

9、他下车伊始就拿出一部具有决定意义的作品,使自己跻身于大师的行列。我们为此感到莫大的愉快;因为他成了我们所有看着他长大而未料想到他的天才的人的兄弟。而从这一天起,他就不断地有作品问世,他高产,稳产,显示出炉火纯青的功力,令我惊叹。短篇小说,中篇小说,源源而出,无限地丰富多彩,无不精湛绝妙,令人叹为观止;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剧,一出小小的完整的戏剧,打开一扇令人顿觉醒豁的生活的窗口。读他的作品的时候,可以笑或是哭,但永远是发人深思的。啊!明晰,多么清澈的美的源泉,我愿看到每一代人都在这清泉中开怀畅饮!我爱莫伯桑,因为他真正具有我们拉丁的血统,他属于正派的文学伟人的家族。诚然,绝不应该限制艺术的天

10、地:应该承认复杂派、玄妙派和晦涩派存在的权利;但在我看来,这一切离经叛道,总还是必须回到纯朴派和明晰派中来的,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莫伯桑在15年中发表了将近20卷作品,如果他活着,毫无疑问,他还可以把这个数字扩大3倍,他一个人的作品就可以摆满一个书架。可是让我说什么呢?面对我们时代卷帙浩繁的产品,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诚然,这些都是长期认真写作的成果。不过,对于荣誉来说这也是十分沉重的包袱,人们的记忆是不喜欢承受这样的重荷的。那些规模庞大的系列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从来都不过是寥寥几页。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

11、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先生们,这就是莫伯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那么,既然他以昂贵的代价换来了香甜的安息,就让他怀着对自己留下的作品永远富有征服人心的活力这信念,香甜地安息吧。他的作品将永生,并将使他获得永生。14、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跻身(j) 晦涩(s) 重荷(h) 卷帙浩繁(zh)15、作者在这篇悼词中是从哪几个方面评价莫伯桑的?两方面:谦恭的为人和完美无缺的作品。16、第4段末一句“正如人们终归还是吃那营养他而又永不会使他厌腻的日常必吃的面包。”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作者的意图是什么?比喻,作者的意思是说莫伯桑的作品正派的、纯朴的、明晰的文学作

12、品,是我们主要的精神食粮。17、读第5段,思考以下问题:“我有时真有点忧虑不安”,指的是什么让“我”“忧虑不安”?这样说的意图是什么?是“我们时代”的文学现状让“我”“忧虑不安”。用对比的方法衬托莫伯桑作品是时代的杰作。结尾一句“谁敢说获得不朽的不更可能是一篇三百行的小说,是未来世纪的小学生们当作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交口相传的寓言或者故事呢?”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莫伯桑这位短篇小说大师的作品短小精悍,是“无懈可击的完美的典范”,是流传千古的不朽之作。18、仿照例句句式,另选一个话题,写一个句子。例句: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19

13、、分析本文结构设计。高度评价,贡献非凡。回顾历史,人格非凡。呼唤正义,精神非凡。运用浪漫主义诗化语言,激情澎湃地赞扬了伏尔泰非凡的贡献、非凡的人格和非凡的精神,表达了作者与黑暗专制势不两立、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念。创作园地:你最推崇的伟人是谁?试结合其思想精华、伟大的人格、对社会的贡献等某一方面简要谈谈推崇他(她)的原因。教师学生批注栏:1、课文导读: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这篇演讲词,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从历史到现实,从伏尔泰的卓越贡献到他的伟大人格,让读者能够获得很明晰的印象。演说起伏跌宕,高潮迭起,既是对人类先贤的思想与人格力量的热情颂扬,也是对人类社会永远需要的正义和良知的呼唤。全篇

14、演说精彩语句,俯拾皆是,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2、关于伏尔泰先生:伏尔泰(16941778),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巴黎一个公正人家庭。学过法律,经过商,当过法庭书记和外交官员。知识渊博,著作丰富,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方面,近百卷之多。1778年,“教导人们走向自由的”的“法兰西思想之王”伏尔泰与世长辞了。一百年后,另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维克多雨果站在纪念伏尔泰百年冥诞的讲坛上,发表了一篇激情澎湃的演讲。3、走近作者: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人道主义是贯穿于他作品的主线。主要作品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