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5605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基础达标选择题1“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中提到的两个重大事件是秦末农民战争和( )A统一中国 B焚书坑儒C楚汉之争 D修筑长城2秦朝政府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有( )农民缴纳大部分收获物作为赋税 征发农民去服兵役 征发农民去服徭役 农民缴纳一定数量的秦半两钱作为赋税A BC D3秦朝刑法残酷,一人有罪,周围邻里都要受到牵连,这叫( )A族诛 B车裂 C腰斩 D连坐法4显赫一时的秦朝,亡于( )A匈奴进攻 B农民起义C宫延政变 D武将夺权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大泽乡起义的领导者是( )陈胜 项羽 吴广 刘邦A B C

2、D6秦始皇设想秦朝的江山传至二世、三世以至千万世,结果只传到秦二世就灭亡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的封建王朝。请算算它共存在了多少年?A10年 B14年 C25年 D30年7下列哪一次战役中,秦军主力被歼灭,从此便无力抵抗农民起义军了( )A长平之战 B桂陵之战C巨鹿之战 D赤壁之战8请把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挑选出来( )A爆发于大泽乡 B建立过农民政权C推翻了秦朝统治 D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9成语典故“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孙膑 B刘邦 C项羽 D吴广10.秦朝灭亡的时间是( )A公元前209 B公元前207年 C公元前206 D公元前202年能力提

3、升一、 选择题1从修建骊山墓、长城和驰道可以看出,秦的暴政最突出的表现在()A繁重的摇役B很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法D可怕的殉葬2为实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愿望,陈胜在哪里建立张楚政权( )A咸阳B蕲县C陈D大泽乡3秦未及其农民战争时期发生的两个成语故事是( )指鹿为马 破釜沉舟 草木皆兵 草船借箭A B C D4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C刘邦领导的农民起义 D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5秦朝灭亡和项羽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严酷的刑法 B骄傲自大C赋税摇役沉重D失去民心6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作用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

4、鹿之战 C城濮之战 D马陵之战二、材料解析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 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材料二 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还有“族殊”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材料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回答:(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的目的是什么?(3)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是否有联系?拓展探究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项羽抗衡,亲自到

5、鸿门谢罪,表示服从。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召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项庄被刘邦收买的项伯挡住,无从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1)这个故事的名称是什么?里面含有一个什么成语?(2)请查找相关资料,看看与项羽有关的成语典故有哪些?知识链接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下列问题: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 史记高祖本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田:“陛下慢(傲慢,不敬)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把攻占降服的土地

6、池城分封给统兵征战的大将),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 (军队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思考并回答:(1)从短文中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2)从项羽的失败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参考答案:基础达标选择题1B 2A 3D 4B 5C 6B 7C 8C 9C 10.B能力提升一、 选择题1

7、.A 2.C 3.A 4.A 5.D 6.B二、材料分析题点拨: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泰的暴政的表现。材料三中的口号最陈胜、吴广起义的重要标志。材料、材料二是材料三的原因。答案:(1)反映了秦朝赋税、逐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2)陈胜,为了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3)有联系,正是由于秦的统治残酷,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拓展探究(1)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2)取而代之、先发制人、破釜沉舟、秋毫不犯、不拘小节、沐猴而冠、暗渡陈仓、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等。知识链接点拨:材料反映了项羽、刘邦有不同的心理,导致了两人用人方面的差异,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从对比中,可总结出一些取得成功的因素。答案:(1)骄傲自大、妒贤嫉能、不善于用人、失去民心等。(2)从谦受益,满把损的角度来谈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