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8784949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力学总复习(修改版)(1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力学总复习,一、质量和密度,二、力和运动,三、压力和压强,四、浮力,五、简单机械、功和能,七、声现象,六、受力分析专题,一、质量和密度,1、怎样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kg 常用单位:g、mg、t(吨),1千克=2斤 1斤=10两,3、请估计以下物体的质量,人的质量, 60kg 左右,苹果的质量, 250g左右,鸡蛋的质量, 约50g,西瓜的质量, 4kg 左右,请同学们根据对质量单位大小的 认识估计其他常见物体的质量,一元硬币的质量, 约6g,新生儿的质量, 25kg,4、质量的测量,实验室

2、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 托盘天平,原理:,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商店里使用的一种测量质量的工具, 台秤,这种台秤的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你会用吗?,5、初中阶段我们都学过哪些物质的特性?,密度:,电阻:,比热容:,热值:,5、这些描述物质特性的物理量有什么共同特点?,(1)这些物理量都是用比值定义的,(2)这些物理量都只与物质自身有关,而与定义它们的物理量无关,6、密度的单位有哪些?你知道它们的换算关系吗?,国际单位制中:kg /m3 常用单位:g/cm3、kg/dm3、t/m3,1g/cm3=1kg/dm3=1t/m3=103 kg /m3,小窍门大用处:计算过程中巧选密度单位会使计算量大大降低

3、,二、力和运动,(一)力,(二)运动,(三)力和运动,1、怎样理解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有力必然成对出现, 即相互作用力,(一)力,2、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哪些 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速度大小、运动方向改变其一均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注意:认识一个力要从这三方面来了解,判断两个力是否相同也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两个力相等通常指大小相等和两个力相同是不同的。,4、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4、。,(2)大小:物体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即与水平面垂直向下,(4)作用点:重心,(5)重力与质量不同,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5、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2)推力、拉力、压力、支持力均属于弹力。,(3)弹簧的拉力和绳子的张力。,共同特点:当弹簧受力发生形变和绳子受力而绷紧时,一定两端都受力,且力的大小相等;,不同点:弹簧形变显著,绳子形变不显著;弹簧可拉还可支。,这时弹簧或绳子所受的拉力大小是指其中一端所受力的大小;,同一根绳子各点受力大小相等。,5、摩

5、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挤压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大小:,方向:,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有关,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 向相反,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3)静摩擦力:,大小:,方向:,跟压力、接触面的粗糙 程度无关,与产生相对运 动趋势的力的大小相等。,沿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 方向相反,注意: (1)“相对运动”是指相对于接触面而言的运动,(2)摩擦力不一定是阻碍运动的力。,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车上的箱子相对于车是向后滑动的,所以箱子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向前的,此时滑动摩擦力是使箱子向前运

6、动的动力。,(二)运动,1、什么是机械运动?,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改变,注意: (1)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运动状态可能不同,2、怎样描述机械运动?,速度,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明确哪段过程的,小资料:,小资料:,人步行, 约1.1m/s,自行车, 约5m/s,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 可达40m/s,普通列车, 约40m/s,(三)力和运动,1、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速度减小得越_。,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2、你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吗?,一切物

7、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注意: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而归纳得出的规律,它不是实验规律。,3、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你知道力和运动的关系了吗?,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也可能处于运动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又叫惯性定律?,从两方面理解其内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自身有总保持原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惯性的存在,因此又叫惯性定律。,5、怎样理解“惯性”?,任何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注意:惯性的大

8、小与速度无关,6、怎样解决实际中的力和运动的问题?,牛顿第一定律揭示的是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规律,但地球附近没有不受力的物体,可却有运动状态不改变的物体,这说明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否要看物体所受的合力。,(1)当一个物体同时受几个力作用时,我们可以用一个力代替这几个力,如果这一个力与那几个力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上是等效的,那么这个力就叫做这几个力的合力。,7、怎样理解“合力”?,(2)当一个物体所受的几个力合力为零时,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与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相同。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此时我们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8、你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或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

9、的运动状态吗?,物体受平衡力 即合力为零,物体处于 平衡状态即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9、怎样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一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相互作用力: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三、压力和压强,1、压力,2、压强,3、液体的压强,4、大气压强,5、有关压力、压强计算的小结,1、压力,压力大小:?,压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指向被压物体,压力作用点:在被压物体上,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物体自由水平放置 N=G 平衡力,F压= N 相互作用力,F压=G,G总,F压,N,整体法 F压= N F压

10、=G总,物体上再叠放一个物体时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没被拉动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物体静止 G=N F拉,F压= N,F压=G F拉,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但没被拉动 水平面所受压力大小:,物体静止 F压= N F压=G总 F拉,2、压强,物理意义: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定义式:,单位:帕斯卡(Pa),1Pa=1N/m2,适用于固、液、气,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定性了解:,3、液体的压强,(1)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 大,(4)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5)在同

11、一深度,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定量计算:,连通器:,上部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只装有一种液体,在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容器中的液面总是相平的,连通器的应用:,4、大气压强,(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2)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大气压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Pa 常用单位:标准大气压、 毫米水银柱(mmHg),1标准大气压=1.01105Pa =760mmHg =76cmHg,(4)大气压强的现象,大气压能托得起十多米高的水柱,(5)大气压强的应用,(6)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自制压强计观察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见88页(第九册),(6)流体中,流速大的位置

12、压强小,5、有关压力、压强计算的小结,(1)固体的压强,找准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适用于柱形固体自由水平放置时对接触面的压强,思路一:求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先求压强,后求压力,注意: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重,但一定等于以底面积s为底,以深h为高的液柱重,(2)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有用的结论: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总等于以底面积s为底,以深h为高的液柱重,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思路二:柱形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可把液体当固体,借鉴固体对水平面的压力,F压=G液柱,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N=G总,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压=N=G总 F拉,液体

13、对容器底的压力,(3)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F总压= F液压+F固压,= G液+F浮+ G物- F浮,= G液+ G物,思路一:,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思路二:整体法,F总压=N=G总= G液+ G物,非柱形容器容器底受的总压力,F总压= F液压+F固压,= G液柱+G物- F浮,敞口容器,缩口容器,(4)容器底对桌面的压力,思路:整体法受力分析,实质:是固体对桌面的压力问题,四、浮力,1、浮力的概念,2、漂浮条件的应用,3、液面升降问题,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5、浮力计算题解题思路,1、浮力的概念,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产生原因

14、: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大小:,(1)产生原因:压力差,F浮= F向上 F向下,(2)直接测量:,弹簧秤的示数差,(3)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阿基米德原理,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 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 液体所受的重力。,表达式:,意义:,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4)根据物体状态受力分析判断 浮力大小:,漂浮:物体在水面上静止,悬浮:物体在水中静止,不沉底,物体的状态,对物体受力分析,上浮,悬浮,下沉,自由浸没于液体 中的物体,沉底的物体,改变自重,改变它们所受浮力,2、漂浮条

15、件的应用,(1)轮船:排水量,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2)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适用条件:,漂浮,刻度值特点:,越靠下数值越大,(3)比例关系:,漂浮,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不变,则 V排与V物的比值不变,应用:削切问题,3、液面升降问题,浮力变化?,思路:液面升降?,总体积变化?,物体排开液体的总体积变化?,(1)船中物问题,思路:整体法,船和物均漂浮,G总不变,F总浮不变,V排总不变,液面不变h1=h,思路:,甲图中 船和物漂浮,F总浮变小,V排总变小,液面下降,甲图,乙图,乙图中,(2)冰熔化问题,思路:,冰漂浮,液面不变h1=h,点题:实际就是比较V排和V化水,液面上升h1

16、h,S,h1,淡盐水,(3)冰中物,冰熔化问题,液面不变h1=h,液面下降,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从无到有,4、浮力与压力、压强相结合问题,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有中有变,5、浮力计算题解题思路,(1)边审题边画图,明确物理状态、过程和条件,(2)找准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画受力分析图,(3)列力的关系式,注明角标,(4)必要时把浮力、重力带入展开,五、简单机械、功和能,(一)简单机械,(二)功和功率,(三)功的原理,(四)机械能,(一)简单机械,1、杠杆,2、滑轮,3、滑轮组,1、杠杆,(1)力臂的概念,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提问:使杠杆如图位置平衡,如何操作最省力?,回答:以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为力臂的力最省力,注:当力的作用线过支点时, 力臂为零L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