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9262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5.2 锐角三角函数 教案(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册) (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学习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够进行含有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计算;能根据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说出相应的锐角大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过程,掌握其应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良好的数形综合的能力,体会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价值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运用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 2难点:理解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探究过程 3关键:运用学生手中常用的三角尺(两块)和三个四角函数的定义帮助理解和记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三角尺(2块)、制作投影片 2学生准

2、备:三角尺(2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迁移知识 1回顾反思 探索:见课本P90“探索”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认清sin30=后,引入定理学生活动:操作中发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证明:RtABC中,=90, 又A=30,作BCD=60,过D在AB上, B=DCB=CDB=60 CD=BC=BD ACD=90-60=30 A=DCA=30 AD=DC=DB CD=AB 2操作感知 教师叙述:请同学们观察两块三角尺,其中有几个锐角?它们分别等于多少度? 学生发言:它们有4个不同的锐角,分别是30、45、45、60 教师提问:(1)s

3、in30等于多少?你是怎样得到? (2)cos30、tan30、cot30等于多少? 请大家以两块三角尺为学具,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拿出两块三角板,首先对含30角的三角板进行观察,很快得出含30角的三角尺三边比值是1:2,从而运用正、余弦,正、余切的定义推出:sin30=,cos30=,tan30=,cot30= 教师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从观察中得到45、60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学生活动:将探究出来的结果填入课本P91表格中,然后认真分析其记忆规律 二、范例学习,类比领悟 1例1:计算 (1)sin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 解:(1)sin

4、30+cos45=+=; (2)sin260+cos260-tan45=+-1=0 教师活动:讲例1,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学生活动:参与例1学习,运用所学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边参与边动手解题 评析:本例题旨在帮助学生巩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另外,可以向学生说明,今后若没有特别说明,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计算时,一般不取近似值,注意sin260表示(sin60)2,其余类推 2例2: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5m,当秋千向两边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两边的摆动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摆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m)思路点拨:如图,把小孩看成一个点,把秋千链子

5、看成一条线段沿固定点O摆动,最高点为B、D,最低点为A,连接OA,BD交于C,只须求出OC的关系,问题可求因此,找到RtOCD,应用余弦定义可以求出OC=ODcos302.165(m) 学生活动:动手画图,分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解决例2,并归纳解题方法 三、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P91练习第4题 2探研时空 (1)计算:sin213+sin277-sin45 (2)已知ABC的三边a、b、c中,b=5,c=3,锐角A的正弦值是关系x的方程5x2-15x-ax+3a=0的一个根,请你探究a的取值范围 (3)已知在等腰ABC中,顶角A=36,探索sin18的值(不使用计算器) 四、课堂总结,

6、提高认识 1请同学们谈一谈如何记忆三角函数值(特殊) 2四个三角函数定义如何记忆?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会记忆公式学生活动:利用两块三角板,再运用四个三角函数定义就可以很好地记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如图 五、布置作业,专题突破 1课本P93习题252第3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六、课后反思(略)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1已知sina=(为锐角),则cos(90-)=_ 2若a是锐角,且tan(-15)=,则=_ 3计算: +1-tan60=_4如图,在矩形ABCD中,M为BC的中点,DMAC,垂足为E,ACB=,则cot=_ 5在RtABC中,C=90,b=9,c=6,则cosB=( ) A B C D 6在RtABC中,C=90,若把它的各边都扩大3倍,则A的余弦值(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不变 D不一定,与A的大小有关7计算:cos30+cos45+sin60cos608计算: 9如图,在ABC中,C=90,D是AC边上一点,AD=9,cosA=,BDC=,tan=,求BC边的长 答案:1 275 3 4 5C 6C 7 83 9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