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7763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邯郸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七考(合格考试)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邯郸市第三中学2018级高一第七考(合格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 时间90分钟一、文言文阅读(87分)(一) 课内文言文(60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是:这 B.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既:既然C.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D.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肆:伸展,扩张2.下列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愿足下更虑之 更:改变 B.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拊:捶打C.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提:拿着 D.图穷而匕首见 见:看到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为”字的用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樊於期乃前曰:“为

2、之奈何?” 乃为装遣荆轲 乃令秦武阳为副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愿举国为内臣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卒惶急不知所为A.都是动词 B.与、与用法一致C.表被动,与用法一致 D.都是介词,翻译为“替”4.下列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5分)A.籍吏民 不然,籍何以至此 B.妇女无所幸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C.杀人如不能举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乃令张良留谢 张良入谢5.下列加点字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5分)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A./ B./C./ D./6. 下面两组句子

3、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5分)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以其无礼于晋夫晋,何厌之有 吾其还也A.与相同,与不同 B.与相同,与也相同C.与不同,与也不同 D.与不同,与相同7.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妇女无所幸”中“幸”是指封建君主对妻妾的宠爱,与“故幸来告良”中的“幸”用法相同。B.“秋毫不敢有所近”中“秋亳”为鸟兽在秋天初生的细毛,比喻细小的东西。“近”为形容词作动词,“接触”“沾染”之意。C.“窃为大王不取也”中“窃”为副词,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辞。“为”音“wi”,动词,意为“认为”。D.“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中“再拜”为拜两次,是古代隆重的礼节。“足下”是对人

4、的尊称。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换上官服,入仕做官。上古时期所谓“布”,是指麻织品或葛织品,用麻葛织品做成的布衣,也叫“褐”。B.“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左右各一,中间为通道。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C.“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其他人的死亡均称为“死”。D.“从事”,官名。汉制,州刺史的辅佐官吏如别架、主簿、功曹等均称从事史。汉以后三公及州郡长官都自辟僚属,多称“从事”。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分)(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所以

5、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二)课外文言文(27分)舞阳侯樊哙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与高祖俱隐。初从高祖起丰,攻下沛。高祖为沛公,以哙为舍人。从攻胡陵、方与,还守丰,击泗水监丰下,破之。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项羽目之,问为谁。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项羽曰:“壮士。”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

6、之。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项羽默然。沛公如厕,麾樊哙去。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先黥布反时,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群臣。群臣绛、灌等莫敢入。十余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上独枕一宦者卧。哙等见上流涕曰:“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高帝笑而起。太史公曰:“吾适丰沛,问其遗老,观故萧、曹、樊哙、滕公之家,及其素,异哉所闻!方其鼓刀屠狗卖缯之时

7、,岂自知附骥之尾,垂名汉廷,德流子孙哉?”(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注】绝:临终诀别。 素:平素,这里指平素的为人。 附骥之尾:指跟随刘邦打天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5分)A.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B.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C.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

8、/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D.始陛下与臣等/起丰沛定天下/何其壮也/今天下已定/又何惫也/且陛下病/甚大臣震恐不见/臣等计事/顾独与一宦者绝乎/且陛下独不见赵高之事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舍人,始于先秦,战国及汉初指王公贵族家里的门客,宋元后用以称呼权贵子弟。B.沛公指汉高祖刘邦,起兵于沛,故称“沛公”。公,对人物的敬辞,尊称男子。公,有时也指封建制度五等爵位中的最高爵位,这五等爵位依次是“公、侯、伯、子、男”。C.禁中,古时指帝王居住的皇宫之内,也说“禁内”“宫禁”。D.参乘,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六匹马拉的车。12.下

9、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樊哙是刘邦手下的一员猛将,屠狗出身,既有政治头脑,又勇敢豪爽。当刘邦处于危险境地时,樊哙不顾个人安危,闯入营帐,义正词严地谴责项羽背信弃义,帮助刘邦脱离险境。B.课本鸿门宴也有樊哙闯帐一节,写了樊哙撞倒守门卫士入帐,怒视项羽这一细节,本文言辞比鸿门宴委婉,人物形象不及鸿门宴的生动传神。C.在最后的议论中,司马迁对原为普通平民的樊哙等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自己名垂汉廷,恩德惠及子孙表示了惊异和赞美。D.刘邦晚年,因患病独卧宫中,不见朝臣,表现出意志消沉、精神疲惫的神情。樊哙直入宫内,以赵高篡权的教训,说服刘邦,使刘邦精神振作起来。13.把文中画

10、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6分,共12分)(1) 沛公从百余骑因项伯面见项羽,谢无有闭关事。(2)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二、现代文阅读(32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马萨达永不再陷落毕淑敏马萨达是以色列死海边高昂的头颅。马萨达在亚拉姆语中是“堡垒”之意。它位于死海西岸边的峭壁上,看不到丝毫绿色,和周围充满盐土气息的绵延小丘,没有太大区别。马萨达山脚下的砂石大地上,绘有粗糙的水纹状痕迹,这位不拘一格的大手笔涂鸦者,乃是死海日复一日的咸浪。由于气候干旱变暖,死海不断瘦身,留下了这身宽体胖时的飘逸衣褶。上得山来,马萨达的顶部

11、倒很平坦,像一幅巨大的土黄色桌面。放眼四看,它是森严堡垒和华美宫殿的奇异混合体,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和绚烂华美的宫廷遗址绞缠一处,比肩而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站在马萨达西围墙处,迎猎猎罡风,俯瞰这处长堤,会感受到它志在必得的凶险用心。再放眼,可看到山下平坦地,有8处呈长方形或是菱形的营盘痕迹,那就是罗马大军的驻扎地。公元73年4月15日,也就是逾越节的前一天晚上。马萨达首领爱力阿沙尔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讲话:勇敢忠诚的朋友们!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的犹太人,也是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感谢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人!为了让我们的妻子不受蹂躏而死,让我们的孩子不做奴隶,我们要把

12、所有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不过一样东西要除外,那就是我们的粮食。它将告诉敌人,我们选择死亡不是由于缺粮,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愿为自由而死,不愿做奴隶而生!话语在马萨达上空激荡,如同钢铁的风铃被飓风抽打,坚硬的声响摇撼夜幕,群星颤抖。这是全体殉难的信号。第二天一大早,罗马人以为会遭遇马萨达守军的殊死抵抗,他们披上铠甲,搭好梯桥,对城堡发起了猛烈的袭击,不料迎接他们的只有早起的鸽子咕咕啼声。罗马人走入焦黑的城堡,没有看到一个敌人。正确地讲,是他们没有看到一个活着的敌人。殚精竭虑攻下的,不过是一座死城和960具尸骸在微茫的晨曦中,一抹猩红从死海东岸娩出,带着咸而湿的冷冽,一如渐渐暗凉下去的忠魂之

13、血。死海的日出,有一种惊魂动魄的美。无数跳跃的光芒在黏腻的海面上飞速滑行,如同金红翅膀的鲲鹏展开血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而来,俯冲着扑到了马萨达山下。也许有人会说,既然马萨达的勇士们都集体殉难了,后人如何知道这可歌可泣的故事?原来,有两个妇女和5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在集体殉难中幸免。一名妇女历尽艰辛,找到了犹太史学家约瑟夫,向他叙述了亲眼所见的故事。人们因此得知了罗马军队破城之前发生的一切。从此,犹太人亡却了家园,足迹从迦南大地上蹒跚远去,背影流散到了世界各地。在犹太民族的历史上,马萨达于是成为英雄主义的象征。这里曾经以少抗多以弱抗强,当失去赢得宗教和政治上独立的希望之时,万众一心

14、地选择了用死亡代替奴役的命运。这是理想主义的千古绝唱,这笔精神遗产,不仅属于犹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人类。以色列国防军每年都会在马萨达举行庄严的仪式,以纪念英烈。宣誓词是:马萨达永不再陷落!一个再字,寓意深刻。陷落是一个可怕的词。世界上很多地方很多城市很多国家,都曾经陷落过。原因不外乎天灾和人祸。长安的陷落、罗马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巴黎的陷落、南京的陷落陷落之后是血泊和杀戮,是肝脑涂地和尊严尽失,是文化的倒退和文明的坠毁。国与国之间所有的攻伐,说到底,是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面对无法调和的利益之争时,如果不想进入殊死的博弈,人们通常会说把蛋糕做大一点。我以前觉得这是一个好方法,各方各得其所,

15、谁的利益都不受损失。直到2008年春夏,我买一张船票环游地球。3个多月绕地球一圈航行下来,最重要的发现却是地球这块蛋糕,不可能做得更大了。世界上的事情,有时真是诡异。越简单的东西,越是要付出大代价,才能参透。但我相信马萨达永不再陷落!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5分)A.文章开头一句“马萨达是以色列死海边高昂的头颅”,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单独成段,借高昂的头颅突出表现了马萨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B.作者写了马萨达的地理位置、外貌特征、顶部地势、建筑特点,说明马萨达这个堡垒既具有政治意义,也有军事功能。C.作者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既写眼前的马萨达风貌,又回忆了马萨达的勇士们集体殉难的场景,使文章内容丰富,内涵更加深厚。D.“殚精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