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6778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比例》3 比例的应用(比例尺 3)教案3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例尺(3) 【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新课讲授】1.教授例3。(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2、。(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方法一:运用比例尺。9

3、00m=90000cm 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73= 900=2100(m)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小明的新家按1200画出的户型图是这样的。 教师:你能根据手中的图选其中的一间求出实际面积吗?(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计算出结果。(2)汇报求出卧室和卫生间的实际面积的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这道题发现在比例尺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教材第56页练习十第4题。教师:这是一幅七星瓢虫的放大图,那么它的比例尺的后项应该是多少

4、?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答案:量得七星瓢虫的长度是2.5cm,2.5cm5mm=25mm5mm=51。4.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8题。先组织学生独立练习,并在小组中交流。答案:3.6cm 22.5cm 9000km5.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7题。(1)教师用投影出示第7题。(2)指名读题,理解题意。(3)小组合作讨论,指一名学生板演,然后集体订正。解:设兰州到乌鲁木齐在地图上的长是x厘米。1900km=190000000cmx190000000=140000000x=4.75答: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长度是4.75cm。6.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6题。(1)组织学生分小组活动:在自己准备的地图上,选

5、取两个城市。(2)组织学生量出两个城市在图上的距离。(3)根据比例尺,算出两个城市的实际距离。(4)小组交流,汇报。7.教材第57页练习十第9题。(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根据比例尺,算出篮球场长和宽的实际距离。画出平面图。相互展示。8.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0题。(1)学生拿出自己测量房屋地面的长和宽的实际距离。(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先要确定比例尺,再计算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然后再画。(比例尺要根据平面的大小来定)9.教材第58页练习十第11题。(1)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确定解题步骤。(3)小组合作完成

6、,并相互交流,这里用图上距离1cm表示实际距离200m比较合适。(4)用投影展示学生的作业。【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认识?比例尺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说一说,相互交流。【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3课时 比例尺(3)例题:方法一:运用比例尺。900m=90000cm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73= 900=2100(m) 1.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把千米化成厘米时,容易出问题,教师要注意强调。2.学生在画图中,还有手忙脚乱的现象,老师在画图时要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工作,使他们做事养成有条理性的习惯。3.学生在画平面图时容易忘记画上比例尺,老师要加以提醒。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