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6691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2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5 新人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百 分 数(二)单元分析:百分数这一单元主要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这几部分的内容。百分数这一知识是在学生学过百分数的概念和相关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实际上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本单元内容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教学要求:1、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2、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做好垃圾分类。3、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

2、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4、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渗透环保教育。教学重点:会解决有关打折、成数、税率及利率方面的问题教学难点:利息的计算课时安排:折扣1课时成数1课时税率1课时利率1课时学会购物1课时第一课时 折扣教学内容:折扣(课本第8页例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2学生在掌握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这种问题的基础上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的学习习惯。4、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商标剪下来后要做好垃圾分类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教学难点:解决折扣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

3、复习口算1890%= 20080%= 54070%= 210 50% = 30095%= 30026%=二、创设情景理解“折扣”的意义1、利用课件或挂图出示商场店庆、商品打折的情境,渗透保护动物,不买皮草。2、 “打折”是什么意思?八五折、九折表示什么?3、结合实际了解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和交流,再阅读课本进行对照分析。4、小结:商店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可见,打几折就表示现价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它表示的是一种关系。5、问: 七五折表示什么?五折表示什么?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一)出示例1(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

4、,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1、理解分析: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2、学生独立解答3、板书: 18085%153(元)(二)出示例1(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学生分析题意尝试列式方法(一)先求现价,再求便宜的钱数.16090%144(元)160-14416(元)(二)先求便宜钱数占原价的百分之几,再求便宜的钱数。160(1-90%)16(元)2、小结: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第一种算法:原价160减去现价(即原价的90%):16016090%。第二种算法:现价是原价的9

5、0%,也就是现价比原价便宜了(190%),160(190%)就是便宜的价钱。想想哪种方法计算起来比较简便。四、巩固练习(一) 填空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 ),通称( ) 。几折就表示( ),也就是( )。2、(1)九折是十分之九,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现价占原价的( )%。(2)八五折是( ),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 ) 占( )的( )% 八八折是( ),改写成百分数是( ) 表示( ) 占( ) 的( )%(二)第8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各折扣表示的意思。(三)解决问题1、一辆自行车,七折出售后是700元,它的原价是多少元?便宜了多少元?一件羽绒服原价1000元,打折后,现价500元,请问:这件羽绒服是打几折出售的?五、课堂总结学生谈谈学习本课有什么新的收获。六、作业:第13页第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