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5554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汕头市濠江区2018届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题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考生号。用2B铅笔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24

2、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1分)(2)参差荇菜,。,寤寐求之。(诗经关雎)(2分)(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诗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思想情感。(2分)(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分)(5)请把李商隐的无题默写完整。(4分),。,。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惊涛png pi,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2)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ku zu。(3)有这种诗人

3、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q tn du ni的表现才对。(4)现在,日月光华,zhu do r d,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国家大剧院历时4年精心打磨的中国原创史诗歌剧长征两度热演,每轮演出门票都提前10天告罄。B舞台中央,女舞者胡婕翩然起舞,与她对舞的是用全息投影技术这一尖端科技制造出的“男舞者”。C今天上午,九年级的小王同学在学校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D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为期4天的第

4、二届“达濠鱼丸”美食节活动在我区的成功举办,大大发展了濠江的知名度。(将“举办”改为“举行”)B我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在“检测”后加上“力度”) C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删去“的缘故”)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带来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而且能带来市容市貌的改变。(将“长远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市容市貌的改变”互换位置)5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30字。(4分)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

5、,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二、(46分)(一)(10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从流飘荡( ) (2)猛浪若奔( ) (3

6、)窥谷忘反(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2)横柯上蔽,在昼犹昏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但与一般书信不同,没有问候的套语和日常事务的叙述,而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B文章脉络分明,首段以“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八字总领全篇,第二、三段紧承上文,围绕“独绝”二字先描山再绘水。C“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的清澈透明。D文章情景交融,作者既描写了富春江的优美景色,又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

7、洁志趣。(二)(9分)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西曹主簿,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有删改) 注释 仕:做官。 辟:征召。 主簿:官名。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推家财与弟及兄子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立屋于野外 / 皆以美于徐公 C州里重其德行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D凝之悉散之亲属 / 悉以咨之 10请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父 期

8、公 衡 阳 太 守 兄 盛 公 高 尚 不 仕11结合选文,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3分)(三)(10分)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

9、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

10、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

11、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

12、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选自人民日报)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紧扣题目“读书莫忘做笔记”之意,开门见山,提出“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观点。B第

13、段开头“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本段对温习笔记的重要性的论述。C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D“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放在第段或第段最合适,因为这两段也用到了钱钟书的事例。1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A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 B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C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 D自己做的笔记自己

14、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14. 结合选文,谈谈读书做笔记有什么好处。(4分)(四)(17分)微尘远,山花近秦锦屏那年,万山红遍的金秋,在遥远的大西北,我带着任务,远赴乡郊野岭采风,在前不巴村、后不着店的地方遭遇道路塌方。坐在副驾驶位置,为我带路的摩的司机刘师傅,急忙摘掉金边墨镜,跳下车,站在黄尘漫漫的土路上,双手拢成喇叭放声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帮忙挖通路吗?”我沮丧地蹲在路边,盯着刘师傅高大的背影,惶恐而焦虑,大脑里不断闪回播放我和他初见的情景,顿时悔意重重,心乱如麻!眼前这条偏僻蜿蜒的乡间土路是单行道,就算驾车端直前行,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连人带车翻入荆棘丛生的鸿

15、沟之中!现在,即使我放弃此行的计划,这代步的出租车也根本无法调头!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刘师傅还在那里费力而徒劳地呐喊着。我咬牙憋气,心里做好了在这荒山野岭徒坐一整夜、听天由命的最坏打算。这时,一直紧握方向盘蹙眉沉默的出租车司机也下了车,跟刘师傅一起吆喝“喂,路那边有人吗?能给客人帮个忙吗?”“喂、喂、喂忙、忙、忙!”回应我们的只有鹦鹉学舌的群山和越来越凉的山风。一声悠扬的应答,带动唰啦啦一阵细响,塌方路那端,一片不起眼的、依山靠坡的庄稼地里,忽地冒出个裹着白羊肚手巾的脑袋,在扬声问清楚我们的意图后,这手拄柴棒的老人掉头而去,嘴里说的是他这就回村里去喊人来帮把手,现在手里没拿家什(工具),没法将垮塌在路当腰的土堆铲平。听人家这么一说,刘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