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3156 上传时间:2019-04-13 格式:PPTX 页数:60 大小:73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 太空一日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家作品 杨利伟,1965年出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 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 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 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 列昂诺夫奖。 题目表明本文是作者在太空生活一天的真实记录。,中心意旨 这篇课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首次太空飞行的一些经历及航天感 受,表现了我国航天人勇敢、诚实的品质及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 的态度,表达了作者对首次太空飞行的自豪之情。,表达技巧 1.文章脉络清晰 文章使用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展开叙事,使得

2、文章脉络清晰。 2.语言朴实,娓娓道来 文章讲述了“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的经历及作者的感受,把紧 张、危险等问题寓于平实的语言中,娓娓道来,显示了作者驾驭语言文 字的功力。 3.心理描写生动形象 如“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 了”写出了杨利伟因共振而产生的痛苦的感受。“外面高温,不怕!有 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 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写出了杨利伟紧张、恐惧的心理。,重点难点 1.举例说说本文关联词使用有什么特点。 本篇课文善于通过多个关联词语把一些小的句子连缀起来,使语言表达 更加严谨。例如: (1)

3、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 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完成。 “如果就还”假设的意思,再进一层。 (2)“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过这种错觉,但 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说过。 “但因为”转折的意思,再加上因果。 (3)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 飞船的船体。 “既不是也不是”并列的意思,排除再排除。,2.是否只有为国捐躯者才能够称为英雄?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明确,凡是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不顾个人 安危,并为此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人,都应该被称作英雄。本课 描述了诸多细节,可以

4、说突发事件、危难考验不时出现,一个人如果没 有大无畏的精神,没有为国家、民族做贡献的意识,是不可能临危不惧, 坚持到底的。,遨游翱翔 两个词都是动词,都与游动有关,但游动的方式有所不同。 “遨游”指漫游;游历。如:遨游太空。“翱翔”指在空中回旋地飞。 如:雄鹰在高空中翱翔。,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 A.火焰(yn) 释然(sh) 炽热(zh) 模拟(n) B.收缩(su) 遨游(o) 概率(l) 舷窗(xun) C.无虞(y) 烧灼(zhu) 寂静(j) 缓冲(hun) D.步骤(zhu) 稠密(chu) 弧形(h) 负荷(h),答案 C A.炽ch。B.舷xin。D.荷h。,

5、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 A.训练 紧绷 逐渐 拍慑 棉絮 应付自如 B.晃莜 刹那 叮嘱 承受 捕捉 急剧抖动 C.舜间 保障 模糊 严谨 平稳 耐人寻味 D.轨道 恐惧 裂纹 轮廓 踏实 一目了然,答案 D A.慑摄。B.莜悠。C.舜瞬。,3.下列句中标点用错的一项是 ( ) A.飞船的飞行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域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 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B.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 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C.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

6、 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D.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的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 就需要180度的“调头”。,答案 C 句中的问号应为感叹号。,4.文学常识填空。 太空一日选自 ,作者 ,是中国第一 位 的宇航员。,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积累文学常识,增加自己的文学素养。,答案 天地九重 杨利伟 进入太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 要碎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 B.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暂时抑止 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C.伞开得好等于安全

7、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不用忧虑) D.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很受感动),答案 D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2.填入下列各句中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飞行回来后我详细 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2)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无法 ,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3)对航天员最基本的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 就让我反复听, 听了一年多。 A.描述 忍受 断断续续 B.描绘 忍受 陆陆续续 C.描述 承受 断断续续 D.描绘 承受 陆陆续续,答案 C (1)“描绘”指外形刻画,主要是造型,对象多是景象、场 面、

8、图景、物体等。“描述”指用语言文字描写叙述,对象多是事件、 活动等。难受的过程只能描述,不能描绘。(2)“承受”指接受,禁受(重 量或压力)。“忍受”是“把痛苦、困难、不幸的遭遇等勉强承受下 来”的意思,不足以体现宇航员顽强的毅力,故应填“承受”。据此判 断,选择C项。,3.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 ) A.本文节选自航天员杨利伟撰写的个人传记天地九重,杨利伟是我 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B.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的 “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 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C.课文善于通过多个关联词语把

9、一些小的句子连缀起来,使语言表达更 加严谨。 D.就写法来看,第一和第四小节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横向的叙述,第二和 第三小节是细节上的纵向描写,前后对照、纵横对照、升空落地对照、 描写抒情对照,使本文具有了很强的表现力。,答案 D 第一和第四小节是纵向的叙述,第二和第三小节是横向描写。,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 A.将分期付款的最后一笔钱付清后,他如释重负,轻松无比。 B.这个故事的结尾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悬念。 C.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来。 D.他这种做法根本就是本末倒置,怎能有效率呢?,答案 C “一目了然”是“一眼就能看清楚”的意思,与后面的“看 出来”语

10、意重复。,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们身体上之所以能够应付自如,是因为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 种情况的原因。 B.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一下子透过舷窗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 C.飞船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压 力。 D.我在太空还遇到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一个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敲 击声。,答案 C A.句式杂糅,应删去“的原因”。B.语序不当,应把“一下 子”调到“透过舷窗”后面。D.语序不当,应将“一个”放到“至今” 前面。,3.某实验中学为了在学生中推进科学知识的普及,拟定在“国家科普 日”开展以“走近航天英雄,推动科学发展”为主题的科海

11、泛舟活动。 学校委派你去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到校参加活动并作报告,你应该怎么 说? 答:,答案 (示例)杨利伟叔叔,您好!我是某实验中学科海泛舟活动筹备团队 的成员,我们学校准备在“国家科普日”开展以“走近航天英雄,推动 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活动,特邀请您来参加活动并为师生作报告,好吗?,解析 邀请词的拟写,开头要有得体的称呼、礼貌的问候语,还要阐明 邀请的缘由,语言要简洁、得体。,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它主要承担“长征五号”火箭、“长征七号”火箭的发射任务。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建设也给海南国际旅游岛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文昌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

12、心之一,位于海南省文昌 市。 它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低纬度发射的市场空白,为我国参与国际商业航 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A. B. C. D.,答案 A 首先阅读这几句话,明确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因为 句开头有代词“它”,所以句不能作为首句出现,由此排除B、D 两项。句介绍的是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基本功能,句则介绍了文昌 卫星发射中心的意义,可知先后,由此排除C项。故选A。,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到的两则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 它就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它却是 , 。挫折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从某种程度上

13、来说,挫折催 人沉思,促人成熟。如果没有挫折,谁又会谦卑地跪下来祈祷?谁又能相 信有无边的宇宙?谁又能寄情于来生呢?如果一切一帆风顺,谁会静下来 沉思?谁会点亮智慧?谁又能在平凡安逸的日子中超越自我、登上高峰 呢?” 材料二 挫折是跳高运动员将要跨过的那道横杆,是构筑人生大厦的一 块砖石,是引导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向导,是炼铁锻钢的炉 膛,是孕育了不朽和伟大的母亲。,(1)这两则材料可以以“ ”为标题。 (2)将材料一中空缺的句子补充完整。 (3)这两则材料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答案 (1)(示例)感受挫折 (2)(示例)垫脚石 使你站得更高 (3)比喻。把挫

14、折阐释得生动形象,使读者容易理解和接受。,解析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不难发现,这两则材料共同的话题是 “挫折”,所以可用“感受挫折”为标题。 (2)补充句子要结合语段内容,前一句写挫折对弱者的作用,由“而”可 知,补充句要与前一句形成对比,要补充的应是挫折对强者的作用。 (3)从句子“挫折就像一块石头”“挫折是跳高运动员将要跨过的那道 横杆”可知,这两则材料把“挫折”比作“石头”“横杆”等,运用了 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喻的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结合文段内容进行具体表述即可。,1.(2018河北秦皇岛海港期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通过典型

15、的事例,凸显出叶圣陶先生的精 神风貌,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敬仰和缅怀之情。 B.爱莲说一文作者托“莲花”的形象,突出自己不同流合污、洁身 自爱的品质。 C.太空一日选自天地九重,作者杨利伟,是中国第一位进入太 空的宇航员。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 传诵。,答案 D 普希金是俄国诗人。,2.(2018广西岑溪期末,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 是 ( ) A.太空一日的作者是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神 舟五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火箭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 B.一棵小桃树一文叙述了小桃树的“身世”,也暗示了作者自己的 经历,小桃树是作者对幸福生活的“梦”的化身。 C.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誉 为“诗史”,与诗人李白并称为“小李杜”。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 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答案 C 杜甫与诗人李白并称为“李杜”。,3.(2018山东德州阳信期末,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神舟飞船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 为人知。 B.读屏和读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