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212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0.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3课《苏州园林》课件2 鄂教版(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入新课,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一起来欣赏游览苏州园林的视频,以及相关图片。,苏州园林,苏州园林四大名园的美景,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苏州园林平面示意图,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 1、积累“轩榭、败笔、丘壑、嶙峋、镂空、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读音、解释,并用词造句。领略苏州园林的建筑美。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3、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初步学写说明文。,过程与方法: 1、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

2、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2、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培养学生按事物本身规律组织材料,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1、感受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清说明顺序。 2、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 4、合理互动的想象、苏州园林画意美的感知、相关资料的迁移对比。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作者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籍江苏吴县,作家,教育家和编辑家。原名叶绍钧,字圣陶,笔名叶圣陶、斯提等

3、。著有小说隔膜线下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叶圣陶,写作背景,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邀叶圣陶先生写一篇序文。叶老22岁以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闲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写作这篇序文时又参阅了陈从周教授编撰的苏州园林一书。,序文写好后交给了香港那家出版社,但图片册一直不见出版。百科知识的编辑部人员知道叶老有这样一篇文章,便要求让他们先发表。于是,这篇序文发表在百科知识1979年第4期上。发表时删去了序文最后的几句话。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编入语

4、文课本时,又删去了序文的第一段,原题“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也随之改为“苏州园林”。,读准字音,轩榭( ) 池沼( ) 丘壑( ) 嶙峋( ) 镂空( ) 蔷薇( ) 重峦叠嶂( ) 模样( ) 斟酌( ) 相间( ) 庸俗( ),xun,xi,zho,h,ln,xn,lu,qing,lun,zhng,m,zhn,zhu,jin,yng,词语解释,鉴赏: 因地制宜: 败笔: 池沼: 图案:,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比较大的水坑。,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5、。,阅历: 雷同: 斟酌: 层峦叠嶂: 池沼: 别具匠心: 镂空:,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指不该相同而相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层层叠叠,山连着山。,天然的水池子。,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雕刻出穿透物体的花纹或文字。,整体感知,全文共10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说明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总说)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特征。(分说),第二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36),照应上文的四个“讲究”,分项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的特色。 第二层(79),具体

6、阐述苏州园林的细节美,包括花墙、廊子、角落、门、窗、以及很少使用彩绘。 第三部分(10)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3) 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4)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5)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6),讲究角落的图画美(7) 讲究门窗的图案美(8) 讲究色彩的搭配(9),完美的图画,整体,局部,不止这些,总说,分说,总说,(2 段),课文讲解,1、读文章开头两段思考: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容错过。,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

7、江南,2、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苏州园林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3、苏州园林如何体现出入画的原则?,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4、读第3自然段回答: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5、第3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写作手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6、这段用了

8、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 作比较,7、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8、读第4自然段回答: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工”的效果。,遵循的原则:讲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9、阅读第5自然段回答: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

9、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落叶树和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10、阅读第6自然段回答: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讲究近景和远景的层次,11、“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像并没有把景致分开。,12、作者在写完苏州园林的四大特点后,为何又写了7、8、9三个自然段?这三段主要从哪

10、几个方面来说明苏州园林的?,作者又从园林的细部着眼介绍苏州园林的图画般的美,即讲究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雕镂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这是对苏州园林特征的再次强调。,13、说说第七7段中“栽”、“蔓延”、“补”几个动词用得为什么好?,这几个动词恰当而形象地写出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化静为动,化音调为色彩。,阶砌旁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是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14、说一说苏州园林的角落设置。,讲究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讲究门、窗色彩的搭配,15、说说苏州园林的

11、门窗讲究哪些方面?,讲究门、窗的图案美,16、说说苏州园林的色彩搭配。,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泥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称。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17、第10段文字是否多余?,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让人意犹未尽,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愿望;也使行文缜密。,疑难解析,1、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文章第三

12、至六段内容则与这四个“讲究”相照应,具体说明苏州园林某一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图画美。另外,作者还从苏州园林的角落布置、门窗图案和色彩搭配三个细处简略地补充说明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品味语言,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含有品鉴、品评的意思,用在这里更恰当。,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

13、的。,“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极少”是从数量上加以限制。,讨论,1、假如要你来介绍苏州园林,你还有别的说明方法吗?,课堂小结,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特征,再现了它的美丽画面,显示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体现了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同学们有机会可以实地考察。,课堂练习,1、根据下面的意思,填上合适的成语。 (1)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_ (2)出于自心的剪裁、创造。_ (3)独有的巧妙的构思。_ (4)重重叠叠的山峰、峭壁。_,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重峦叠嶂,拓展阅读,扬州的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建于清嘉庆、道光年

14、间,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意,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简写的“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十二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前面,这便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香飘,苍翠生凉。,转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廊,循廊而去,“秋中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假山”

15、。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的杰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厅”,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一堵白围墙,墙上开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苏州园林(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

16、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简介,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典型风格和最高艺术成就。苏州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由于苏州园林的非凡成就,它不但影响了全国的园林建筑,也影响了日本和欧洲的园林建筑。,课后作业,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研讨与练习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