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87841226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9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号角,为你长鸣(文本研习)五人墓碑记课件 苏教版必修3(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人墓碑记,书香晨读,课前预习,课堂探究,随堂训练,时文赏读,书香晨读 开卷有益,国学讲堂,1.太山之高,背而弗见;秋毫之末,视之可察。 (淮南子说林训) 【译文】高大的泰山,如果背对也会看不见;细毛的末端,如果仔细去看,也能看清。 【领悟】人做事,第一要看准方向,路子要对;第二要踏实去做,尽心尽力。认真,用心,是做好事情的不二法门。,2.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史记李斯列传) 【译文】慈爱的母亲有败家的孩子,严格的家庭里没有刁滑而凶悍的奴仆。 【领悟】一家如此,一国更是如此。贤明的君主所以贤明,就在于能够严格追究洞察处治轻微的罪过,这样臣民就不敢犯法了。,导入阅读,五人墓 清桑调元 吴下

2、无斯墓,要离冢亦孤。 义声嘘侠烈,悲吊有屠沽。 阘冗朝廷党,峥嵘里巷夫。 田横岛中士,还敌五人死?,【注】 要离:春秋时刺客,曾被吴公子光派往卫国行刺吴王僚之子庆忌,事成后伏剑自杀。墓在苏州,与五人墓毗邻。屠沽:屠夫和卖酒人,指普通市民。阘(t)冗:阘茸,卑微低贱的意思。朝廷党:指身居高爵显位的人。峥嵘:高尚,不平凡。里巷夫:指平民。田横岛:楚汉相争时,齐国旧贵族田横曾自立为王,汉朝建立,他与部属五百人逃往海岛,刘邦派人招降。他与二客同赴,因耻于臣汉,自杀于洛阳附近。二客葬田横后亦自杀以殉,岛中五百人闻讯全部自杀。 赏读:本诗采用了对比手法,赞扬了五人虽出身卑微,却品格高尚;又以两处类比,用侠

3、士要离和田横等五百义士的典故来衬托五人忠肝义胆。本诗激奋昂扬,既颂扬五人的高尚品格,也点明五义士的正义行为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课前预习 自主学习,一、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崇祯时,他组织成立爱国社团“复社”,与阉党残余势力进行斗争。张溥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故名其书斋曰“七录斋”。在文学上主张“兴复古学”“务为有用”。著有七录斋集,包括文12卷,诗3卷。此集今存明崇祯时刻本。辑有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张溥于各集前均写有题词。此集是张溥为“兴复古学”而编辑的一部规模宏大的总集。,2.背景解读,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

4、当政。天启六年(1626)三月,魏忠贤又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百姓群情激愤,奋起反抗,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百姓,百姓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魏忠贤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义士,苏州百姓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了这篇五人墓碑记。,3.古代文化知识,(1)碑记 又称碑志,原是刻在石碑之上,记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其功德的一种文体。最早的碑记,可追溯到秦朝李斯的泰山、琅琊刻石。专以纪念死者、刻于坟前墓道的碑记称墓碑或墓志。从写

5、法上看,原始的碑记只是叙述,后来的作者,或就所叙之事加以评论,或借题发挥抒写情志,碑记遂演变为一种叙述兼议论的文体。,(2)七录斋 张溥生于苏州太仓。幼年时,家中财产被身为工部尚书的兄长张辅之凌夺、讼争,父亲张虚宇郁郁而死。张溥因为是庶出(其父与婢女所生),家族中人都看不起他,连家中的奴仆也讥笑他“塌蒲屦儿何能为”。但张溥不妄自菲薄,他洒血书壁,暗暗发誓要自强不息,与好友张采日夜在家苦读,并对经典不惮一而再、再而三地抄录、默诵,直到能够流利背诵为止。著名的“七录斋”的故事由此产生。明天启四年,张溥与江南文人在苏州创立“应社”,人员有张采、杨廷枢、杨彝、顾梦麟、朱隗、吴昌时等十一人,后来又发展夏

6、允彝、陈子龙等加入,以文会友,兼议朝政。他们崇尚气节,欲在明末的风云变幻中有所作为。“应社”诸人就是未来“复社”的骨干。,(3)【祠】祠是为纪念伟人名士而修建的供舍(相当于纪念堂)。这点与庙有些相似,因此也常常把同族子孙祭祀祖先的处所叫“祠堂”。 (4)【缇骑】穿红色军服的骑士,泛称高官的随从卫队。因穿着橘红色衣装,故称缇骑。汉执金吾下有缇骑二百人。也是为逮治犯人的禁卫吏役的通称。如明代锦衣卫校尉,清代步军衙门番役等。 (5)【谥】谥号是人死之后,后人给予评价的文字。分为官谥和私谥两大类。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

7、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汉朝规定只有生前封侯者有得谥资格,唐朝规定职事官三品以上有得谥资格。一般文人学士或隐士的谥号,则由其亲友、门生或故吏所加,称为私谥,与朝廷颁赐的不同。,(6)【社稷】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神和谷神是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象征,后来人们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二、基础积累,1.通假字,答

8、案:(1)“有”同“又”,连词,加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皦皦”同“皎皎”,明亮的样子 (3)“赀”同“资”,钱财,2.一词多义,答案:(1)整理、修治/清除、去除/逝去、过去/除了、除非/授官,答案:(2)心腹,家臣/偏私、偏爱/偏向 (3)连词,表修饰/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凭借身份/介词,用/介词,因为,3.词类活用,答案:(1)名词作动词,筑墓 (2)名词作动词,表扬 (3)名词作动词,患疾病 (4)名词作动词,抚慰 (5)名词作动词,用匣子装,这里是用棺材收殓的意思,答案:(6)名词作动词,走上前 (7)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奴仆那样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倒下 (9)动词的使动

9、用法,使屈身 (10)形容词作名词,远处的人;近处的人 (11)形容词作名词,重大意义,答案:(12)形容词作名词,重要的作用 (13)形容词作名词,轻重的区别 (14)形容词作动词,表明 (15)形容词作动词,过完,4.古今异义,答案:(1)两个词,行,品行;为,成为 (2)有权势者的亲信、党羽、心腹,答案:(3)痛恨 (4)脸色,神色 (5)非同寻常,答案:(6)头颅,借指性命 (7)神情,5.特殊句式,(1)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 (2)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 (3)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 (4)谁为哀者( ) (5)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 (6)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10、 ) (7)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 (8)断头置城上( ),答案:(1)判断句 (2)判断句 (3)状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 (5)状语后置句 (6)状语后置句 (7)定语后置句 (8)省略句,6.名句默写,(1)五人墓碑记中因为五人的壮举,即使在死后也受到了人们敬仰的句子是: , 。 (2)五人墓碑记中表明作者写作原因和目的的一句话是: , 。 (3)作者用感慨读书人在阉党专权之时“ , , ?”以此来和五人对比,突出五人的深明大义。,答案:(1)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 (2)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3)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课堂探

11、究 合作学习,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记叙 (1)葬之旌之 (2)独五人皦皦 (3)苏州人民英勇抗暴 (4)五人就义,义,议论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写法鉴赏,(1)叙事与议论有机融合 本文有叙有议,先叙后议,一、三、四段叙事(五人墓缘起、斗争事迹),二、五、六段评议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是议论部分,但叙中有议,议中有叙。一段叙述五人墓缘起后,插入一段议论,赞扬“五人之义”,然后接着叙五人斗争事迹,五段在称赞五人“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后,接叙“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事实,以论证五人之死的重大意义,议论随叙事内容而发,事实随议论的需要而叙述。从二者关系看,叙五人事迹是议论的基础和根据

12、,议论使五人事迹益见光辉,叙事与议论相辅相成,统一于“义”这一纲领之下,有机融合,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对比 对比:富贵之子、士大夫不关心国事无所作为死不足道和五人对比;大阉之乱变节易志的缙绅和五人的对比;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和五人对比;假想五人不死于义尽其天年而毫无意义和五人之死对比。 作用:使五人之义跃然纸上,突出展现他们慷慨就义的壮烈事迹。,二、局部揣摩,1.开篇第一句不像一般碑记那样指出人物的籍贯、表字或职位等,而是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来概括五义士牺牲的原因。这样开头,对全文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义”字是五人精神的核心,也是全篇的纲领,下文不论叙事

13、还是议论、抒情,都是扣紧“义”字展开的:文章所叙五人抗暴献身的事迹是义举,文章所议的就是义举的重大意义,文章所抒的也是对烈士义举的崇敬之情。所以,文章以“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开头,可以起到开门见山、提纲挈领的作用。,2.“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此处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五义士临难不苟、从容自若的神情,寥寥几笔,就把五义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描绘得淋漓尽致,突出五人的浩然正气,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作者突出就义时的这个细节,意在突出五人疾恶如仇的思想品质,表

14、现舍生取义者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歌颂五人高尚的人格尊严。而“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更突现了他们气壮山河的英雄气概,由此可见五义士是“真的猛士”。,3.文章第6段结尾写道:“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这句话应怎样理解?,参考答案:本文中心是歌颂五人“激于义而死”的精神和群众斗争的巨大力量,批判甘心依附阉党的官僚士大夫的卑鄙行径,指出了五人为国家而死意义重大,赞颂五人的高风亮节。他们“素不闻诗书之训”,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与那些饱读孔孟之道、卖身投靠权贵、临难变节的士大夫比较,高尚卑劣自然分明。 作者要用这篇碑记,来说明死和生的重大意义,说明普通百姓对国家的重大作用。,4.

15、虽然人民是推动历史变革的重要力量,但中国古代的典籍很少有正面记载人民斗争的。文中作者是怎样评价五人之死的?,参考答案:文章用“激于义而死”领起全篇,评价五人是为“义”而死,并由五人的死生意义推及各种人的死生意义,由五人的“有重于社稷”推及匹夫对国家应尽的责任,对五人的死给予了高度评价。,高考小贴士,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原文进行分析和综合,由局部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二是注意分析概括的对象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看写法。在分析文章的写法时,要抓住文章形式上的显著特点,进而使分析由表及里、由形

16、式到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着重分析文章的内涵,这样有利于整体把握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2.析意图。有关历史的文章或多或少都带有作者的主观感情或时代的烙印,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要结合历史背景认真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 3.抓关键。文中大多有对人物、事件的评价性语句以及一些抒情、议论性语句,抓住这些体现文章中心而又分散在文章各处的关键语句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4.查语境。“语境”即具体的语言环境。具体而言,就是要弄清每个选项中的“观点态度”所针对的具体对象,即看清选项所述的观点态度是针对哪一个人物、哪一件事情的,具体体现在文中的哪一个语句、哪一个文段中,要联系全文去考虑,切忌孤立生硬地理解。,三、探究争鸣,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的五个人,却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谈笑以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