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9864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6月)历史有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洛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l00分,考试 时间为9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 5分,共48分。1.春秋时期,诸侯国争夺王位现象频繁发生,像齐国公子小白、晋国公子重耳这样的王室贵族流落他乡的情形较为多见。这主要反映当时A.贵族政治已经崩溃B.王位

2、世袭难以为继C.宗法秩序受到冲击D.诸侯争霸异常激烈2.阎照祥的英国贵族史认为:秦朝以后,中国古代显贵始终缺少一个类似于英国议会的特权机构,不容易形成具有严格等级、相对连贯性和群体实力的贵族体制。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由于A.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宗法制在秦以后逐渐消亡C.古代贵族阶层尚未产生D.科举制度打击了特权阶层3.唐代科举要求严格,程序亦多,士人经礼部考试合格,须再经吏部考核后,方能授官。及第至授官期间,士人多先充任藩府小职,熟习吏事及知悉民情,积累行政经验。这一做法A.保留九品中正制的痕迹B.导致录取限制较为苛刻C.有助于提髙官员的能力D.保证了考试程序的公正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

3、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5.1761年至1770年间英国先后换了6届首相,有3名直或间接地迫于国王压力 而辞职,1名被国王直接罢免。这表明当时的英国A.国王权力不受限制B.议会权力遭到了削弱C.内阁首相没有实权D.君主立宪制有待完善6.美国独立后,各州对外贸易政策因利害关系不同而显得十分混乱,各州强烈要求对国外输入美国各地的货物征收关税,并详细规定与外国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市场、 扩大国内贸易。这表明A.美国此时并未实

4、现真正的独立B.经济发展需要强化中央权力C.经济混乱导致各州间冲突不断D.邦联结构造成美国经济落后7.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未提及国家预算,没有 单独规定司法权,更没有规定公民权利。但它却维持了长达65年,直至第三共和国灭亡。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A.主要维护了共和派的利益 B.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C.是特殊环境下妥协的产物 D.拥有较好的理论基础8.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仍“受着封建骑士的子孙和教士的统治”,以普鲁士为例,1910年11个高级行政长官中有10个保持在贵族手中,此外,64%的行政专员和57%的县长也都是贵族。由此可以推知德国A.资本主义工业化发

5、展缓慢 B.政治现代化任重道远C.封建贵族操纵德意志政权 D.普鲁士操纵帝国政权9.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列强主动表示愿意协助清政府剿灭太平天国。当时新增的通商口岸包括九江、汉口、南京、镇江等地,太平天国主要活动区域包括九江、天京、苏州、杭州等地。由此可见,列强“助剿”的主要目的是A.划定长江流域为其“势力范围”B.保证在长江流域投资设厂的权利C.擭取苏州和杭州等通商口岸特权D.保护在议定通商口岸的经济利益10.“是役后,日人资中国赔款以兴百政,培力既厚,俄、法、德以仗义归辽,责报殊奢, 而中国复乖于应付,于是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法据广州湾,以互为钤制。中国乃不国矣。”材料

6、中的“是役”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深远影响是A.激发了反清的革命思潮B.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D.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11.右图安徽省绩溪县丁漕上忙串票中印 制时为洪宪元年,使用时又加盖红色的民 国五年印戳。对该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该税票系后人伪造B.地方税收管理混乱C.政治局面复杂多变D.辛亥革命影响有限12.北洋政府于1914年、1923年、1925年先 后制定了三部宪法。但是,各省军政长官动辄以通电的形式干预立宪活动,甚至武力威胁国会。这说明当时A.民主共和力量日渐消亡B.缺乏实行宪政的有利环境C.北洋政府缺乏法治观念D.君主立宪仍得到广泛支持13.1926年至1

7、927年我国南方出现了为数众多的农民报刊,其中尤以地方农民协会主办的农运报刊最有影响力,如湖北、山东、湖南、四川等地都有关于农民运动的定期刊物。这说明A.农民已成为国民革命的领导力量B.农民运动是国民革命的主要形式C.国民革命重视对农民的政治宣传D.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迅速传播14. 1926年,毛泽东在向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汇报工作时指出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特别重视城市而忽略了农村。”他断言只有把农民的潜力发挥出来,革命党才能获得战胜帝国主义的力量。”毛泽东此时A.致力于巩固革命统一战线成果B.建议革命的重心应转移至农村C.坚持建立无产阶级的革命武装D.已孕育“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15.导

8、致下表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率与其余各期存在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黄埔军校期别时间入学人数毕业人数第三期1924.101926.113001233第四期1926.31926.1026802654第五期1926.111927.833002418第六期1927.101929.544003970A.国民革命的兴起B.外来势力的干涉C.国共两党的分裂D.学员质量的下降16.右图所示事件表明A.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B.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C.中国开始全面的抗日战争D.日本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 17. 1949年,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市人民政府成立”等报道。据此

9、可知此时A.中共已转入战略反攻B.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C.战略决战的时机碑熟D.北平和平谈判已经开始18.1852年,马克思在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摧毁和打碎旧国家机器,但是对“打碎”的含义还没加以具体的阐述。1871年6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详细阐述了打碎旧国家机器的理论,“打碎”包括破坏旧的国家压迫性机关,也包括改造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合理职能。这说明A.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指南B.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逐步完善C.无产阶级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摧毁旧国家机器D.巴黎公社的失败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19.彼得格勒工人在国际妇女日这一天开始了罢工和

10、游行。工人队伍按习惯走向市 中心涅瓦大街,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此次罢工最终演变为一场革命事件。这一事件使俄国A.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B.完成了民主革命的全部任务C.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权 D.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20.列宁在总结十月革命意义的时候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其中“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A.用两个政权并存方式来稳定社会秩序 B.采用武装起义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C.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21.“任何一

11、个现代国家,在立国之初就不能不研究和制定一个根本大法,作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政,准则但建国之初,还不具备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但国家又不日无法。因此,当时就采取了一种变通办法。”这种“变通办法”是指A.制定了 1954年宪法B.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k为根本政治制度D.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22.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

12、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 23.2010年的选举法(第五次修正)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代表名额,由根据人口数计算确定的名额数、相同的地区基本名额数和其他应 选名额数构成该规定体现的主要原则是A.人口比例和地区平等原则 B.城乡一致和人口比例原则C. 一人一票和同票同权原则D.地区平等和机会均等原则2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这一决定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B.加强了人民民

13、主监督作用C.有利于增强法制意识D.表明我国民主制度的完善25.“自从一九四九年台湾同祖国不幸分离以来,我们之间音讯不通,来往断绝,祖国不能统一,亲人无从团聚,民族、国家和人民都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材料中“来往 断绝”的局面结束于A. 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B. 1987年台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C. 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D. 2008年两岸实现直接通商通航通邮26. 1950年,中国、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缔约国双方证以友 好合作的精神,并遵照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及不干涉对方内政的原则,发展和巩固中苏两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关系,彼此给予一切可能的经济

14、援助,并进行必要的经济合作。”此举A.促进了中苏经济一体化B.标志着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提髙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推动新中国经济建设顺利开展27.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新中国 A.试图摆脱两极格局的影响 B.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D.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28.“通过这次会议,印度支那的战火熄灭了,越南北部完全解放,世界看到了同美国所掌控的安理会形容的的完全相反的新中国形象,看到了令人耳目新的新中国外交风格。”“这次会议”是A. 1954年日内瓦会议 B.首届不结盟国

15、家和政府首脑会议C.1955年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9.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与印度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这些外交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合作B.打破西方封锁拓展外交空间C.消除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D.推动不结盟运动的蓬勃发展30.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O.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两岸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停火B.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C.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打破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达成31.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该演进历程反映了时期关系5060年代中苏同盟对抗美日同盟6070年代中苏分裂并继续与美日抗衡7080年代_中美日关系改善,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