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963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配餐作业35-有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配餐作业(三十五)生态环境的保护A组全员必做题1(2017江苏扬州中学月考)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空中所有物种及其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总称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C自然保护区具有科研、科普、旅游等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建立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解析自然保护区的科研、科普、旅游功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错误。答案C2(2016安徽师大附中期末)下列关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描述,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B引入外来物种不一定增加

2、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大量开垦草地D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解析大量开垦草地会造成植被的破坏,引发环境问题,C错误。答案C3(2016陕西安康二模)藏羚羊是中国特有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盗猎导致其数量急剧减少,为拯救濒临灭绝的藏羚羊,国家建立了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羌塘自然保护区,近些年来,保护区藏羚羊的数量明显增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保护区藏羚羊数量增多,丰富了藏羚羊的种群基因库B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C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相同D两个保护区内的物种多样性的组成相同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

3、保护,B错误;两个保护区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特定环境选择的生物变异类型也存在差异,故两个保护区内的藏羚羊的基因频率不完全相同,两个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的组成也存在差异,C、D错误。答案A4(2017湖南常德月考)“低碳生活”和“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所期待的最为主导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下关于“低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B二氧化碳排放量过大容易导致地球出现温室效应C尽量减少塑料袋使用量,遏制白色污染是转向“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D“低碳”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过低解析“低碳”就是指生活作息时要尽力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降低

4、大气中CO2的浓度,D错误。答案D5(2017山东烟台期末)雾霾天气常常笼罩京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解析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B错误。答案B6(2017江苏镇江期末)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

5、密度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解析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及其生存环境,A错误。答案A7(2016江苏苏北四市一模)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B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C全球气候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属于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D对生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解析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包括物种多样性,还包括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将其他受灾地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地方属于易地保护,B错误;对生

6、态系统稳态的调节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答案C8(2017安徽示范高中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B外来物种的入侵可能降低生物的多样性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可能降低或上升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答案A9(2017东北师大附中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表述,正确的是()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D保

7、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解析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该地区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属于就地保护,A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后,不允许人们随便进入,干扰生物的正常生活,B错误;迁地保护就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而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D正确。答案D10自然界中,有些新植物或动物物种的出现会打破原来固有的生态循环系统,有时甚至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和灾难,造成生态系统退化。下列关于生物入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入侵会使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B生物入侵会使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变

8、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生物入侵会打破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的制约关系,破坏生态系统的稳态D适当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解析根据生态学原理可知,引入外来物种适当,可建立新的食物链,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当地的生态平衡更加稳定,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但如果引种不当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则会使当地的物种减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物多样性。答案B11(2017云南昆明摸底调研)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部松花江畔,在20世纪5060年代湖水面积很大,70年代末期逐渐缩小趋于干涸。为改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引松花江水入湖,给查干湖注入了新的生命。回答下列问题:(1)查干湖生态环境恢复过程中

9、,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_;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2)查干湖的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_结构。(3)当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_很快消除污染,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_。(4)在查干湖的早期恢复过程中,要向湖中投放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该生态系统崩溃,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解析(1)查干湖生态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生物,故其恢复过程中,发生的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生态环境的恢复,使当地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0、。(2)浮游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该湖泊中的鱼类,由于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的不同分布于不同水层,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3)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基础是负反馈调节。湖泊受到轻微污染时,能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消除污染。(4)已破坏生态系统在早期恢复过程中,由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能力不足,需要人工输入能量(现成的有机物质),防止生态系统崩溃。答案(1)次生演替直接(2)生产者垂直(3)微生物的分解负反馈调节(4)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量小于输出量12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_上下

11、波动;群落演替是群落水平稳态实现的一种形式,其起始条件不同,类型不同,但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_;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_价值。(2)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对珍稀野生动物的保护是重中之重,必须尽快改善其栖息环境以提高其_,从而提高珍稀动物的种群数量。此外,保护区风景秀丽,对其合理的开发可陶冶人的情操,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3)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和加工的青蒿素能治疗疟疾,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价值。(4)针对全球气候变暖,请你提出关于减排方面合理化建议。_。解析(1)在一个资源空间有限的环境中,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为“S”型曲线,其特征是经过一定时间的增

12、长后,种群数量趋于相对稳定,并在K值(或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群落演替在适宜环境中,总趋势均是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态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2)提高被保护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是保护濒危动物的最根本方式;陶冶情操属于非实用意义的直接价值。(3)能治疗疾病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大量释放,所以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释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答案(1)K值(或环境容纳量)物种多样性的增加和群落稳定性的提高间接(2)K值(环境容纳量)直接(3)直接(4)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

13、能源B组能力提升题13.如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所组成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丙和丁、乙和丁都存在竞争关系B若该湖泊受到DDT污染,则甲体内DDT浓度最高C丁每获得1 kJ能量,至少需要甲固定10 kJ太阳能D若丙的数量下降,则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将下降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稳定性及种间关系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丙、丁都以乙为食,乙和丁都以甲为食,它们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A项正确。DDT沿食物链富集,丁所处营养级最高,体内DDT浓度最高,B项错误。丁获得1 kJ能量,至少需要甲固定的能量按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即120%5(kJ),C项错误。题图所示

14、为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组成的食物网,丙种群数量下降,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能不受影响,D项错误。答案A14某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则该生态系统()处于大量物种更替的过渡阶段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产者的数量大于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数量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难度中等。生态系统能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说明可以保持生态平衡,此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错误、正确;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正确;有比较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正确;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正确;分解者较小但数量很多,错误。答案B15A、B两个湖泊原来生态系统基本相似,但其中一个湖泊因附近农田过度使用化肥而被污染。如图表示目前两个湖的光合作用速率随着水深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B湖光合作用速率远低于A湖,所以受到污染的湖是B湖BA湖和B湖中的生物因光照而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CA湖固定的太阳能更多,所以A湖中的能量传递效率更高DA湖10 m以下和B湖80 m以下的生物主要是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本题以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