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8432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2.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历史复习汇编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414 课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2015·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 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 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考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 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 A 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 B 项 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

2、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 C 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 D 项正确。 【答案】D 2(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 20 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体纷纷出现,香山,与“20 世纪初期”也不项正 确;1915 年,陈独秀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新青年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 地,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而 1919 年五四运动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马这标志着 国共两党合作形成,国项错误。 【答案】B 3(2015·山东文

3、综·18)1925 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 1928 年 9 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北洋军阀统治基本被推翻 C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革命统一战线建立,是苏联建立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原因不是更名的原因,故 A 项错误;北洋军 阀统治基本被推翻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成果,并不是更名的原因, 故 B 项错误;注意两个时间“1925 年”与“1928 年”,国共合作与国共关系破裂时期, 由此可见更名的原因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故 C 项正确;红军第五次反“围

4、剿” 失利的时间是在 1934 年,与题干所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C 4(2015·广东文综·15)毛泽东主张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 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 ) 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辛亥革命时期建立的是南京临时政府,与题干“广州政府”不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1924 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 志着国共第一次国共正式形成,由此可以判断这些“事

5、实”都发生于国民革命时期, 故 B 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广州政府已经不存在,中国政府是南京国 民政府,故 C、D 项错误。 【答案】B 5(2015·浙江文综·38)学习历史,重在培养史料分析和历史思维能力。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26 分) 材料二 在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华盛顿会议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达成山 东问题之解决。随后,会议通过的九国公约又规定:“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 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背景及其

6、结果,揭示 九国公约的实质。(7 分) 【考点】(2)五四运动;华盛顿体系九国公约 【解析】(2)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二中“国内反帝爱国运动的压力下”“ 达成山 东问题之解决”并结合所 学可得出“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以及帝国主义调整在华利益” ;第二小问结果,结合所学从五四运动斗争结果的角度回答;第三小问实质,结合所 学九国公约影响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局面进行回答。 【答案】(2)背景:中国人民日益高涨的恢复领土和主权完整的要求;帝国主义调整 在华利益。(3 分) 结果:收回山东主权;日本被迫放弃“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2 分) 实质:打破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回复

7、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 分) 6(2015·广东文综·38)(25 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二 课程设置是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重要内容,在中国近代学制中,与经学 相关的中小学课程设置经历了如下变化: 癸卯学制 1904 年颁布 读经讲经课和修身课(讲授伦理道德)只是必修 课程中的两门,但份量仍很重。 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 年颁布 取消读经讲经课 壬戊学制 1915 年开始酝酿,1922 年颁布 修身课改为公民课 据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3)结合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1

8、3 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 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考点】(3)“中体西用”思想;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新文 化运动 【解析】(3)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和 表格中课程设置的变化来进行阐述即可,比如,儒学地位下降,清政府学习西方坚持 “中体西用”的思想,1904 年学制中儒学地位有所下降;再比如,政治民主化进程加 快,1912 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取消读经讲经课;再比如,思想文化 走向科学化、理性化,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反帝爱国,1922 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等。 【答案】(3)变迁:清政府学习西方进行改革,但仍坚持“中体西用”,1904 年学制中 儒学地位有所下降,但份量仍很重;(5 分)1912 年,封建帝制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倡导民主共和,取消读经讲经课;(4 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科学和新道德,五四运动 反帝爱国,1922 年新学制改修身课为公民课。(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