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

上传人:Wholive****ourhea... 文档编号:8783809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与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中学化学教学论文(设计)一篇【篇一】一、研究背景在以校本研训和案例引领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形势下,在倡导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来实现二期课改新理念的今天,由于农村学校优质生源的大量流失导致农村学校教师大多采用较为保守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往往只完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对知识的拓展,更谈不上学生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实现,造成了化学学科意识难以养成,探究是科学的本质意识在教学中难以实践和落实。探讨在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而改变学生

2、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我们认为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究过程,我们常说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我们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体验生活中的化学原理,激发学生研究化学的欲望,通过化学实验,发现问题,探究内在规律。从学生的学习方面来看,学生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此我们结合教材教学内容的要求,议定了探究课题“探究我们身边的物质”,后考虑到用“探究”两字对学生来讲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心理障碍或影响,课堂教学也不够具体,根据当时的教学内容我们将探究课题改为了“生活中水和蜡烛的再认识”。探究什么?怎样准备?达到哪三维目

3、标?开课的意图是什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设计的教学目标?我们打算边讨论边准备边设计教案。二、探究课题内容、要求和目标的议定【设计意图】本届学生学习化学刚刚结束了一个重要的入门阶段(指至2006年10月12日止),这一阶段里学生学习了有关空气、氧气和水的知识和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习了简单的化学符号。带着对新科目的新鲜感,有一少部分的同学可正确入门而且兴趣正浓。但还有一大部分的同学由于基础的原因并没入门,而且随之而来的是第二阶段化学符号记忆的枯燥,最终会导致这一部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由高向低发展,为了挽回这一局面,充分体现化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特提出了学习探究身边的

4、物质这一拓展课题。在学生学习了水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这些基本常识后,让学生运用初步构建的概念和实验技能,对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物质-水和蜡烛进行探究,力图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活动,引导他们将学得的知识运用到解决身边实际问题中去,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同时可以展示学生自己的丰采。为了充分运用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和已经积累的经验,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分为“情境活动问题”三个层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培养,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此的教学设计也是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二期课改基本理念。【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

5、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基本概念。(2)巩固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及flash动画播放和展示的情景,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让学生对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矿泉水或纯净水进行探究,学会知识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蜡烛中组成元素的探究,让学生思考、讨论、自行设计实验,实践合作学习,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资料、多媒体和课堂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意识的情感教育、自我保护意识教育以及诚信教育。(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实用性,从

6、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重点】探究方式和过程的形成,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教学难点】完成蜡烛中元素组成的探究,学生合作、交流、表达能力的提高。三、教学案例设计的完善1、自设拓展课题“生活中水和蜡烛的再认识”,使探究课题和内容更加明确,学习探究的任务更加具体,学生用到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更有应激准备,教学目标的拟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2、学习内容从“动手探究”的单一化,到添进“实验报告”,使学生能体验更完整的探究过程并留下更深刻的感受。3、具体教学手段中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供了探究活动的情景和实验操作引领与指导,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具体落实。四、教学案例五、教学组织过程(一)引入

7、部分1、前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有关水的知识,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水很多,但大都是海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地球总水量的1%还不到,随着人口的增多,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而且有的谈水还在受到污染。请看有关的资料。所以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要合理用水,节约用水。2、同学们都知道天然水中因含有其他的物质,所以是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那什么是混合物,什么是纯净物呢?(学生具体回答)我们又是如何鉴别天然水和蒸馏水的呢?(学生具体回答)(二)拓展部分1、前一时间,老师要求大家回家做个小实验,想办法收集一点雨水和锅盖上的冷凝水,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动了脑筋想

8、了办法,收集到了雨水和锅盖上的冷凝水交给了实验室,老师好感动,谢谢同学们的主动参与。现老师把同学们收集到的雨水和锅盖上的冷凝水放到了两个细口瓶内,可老师一不留意忘了哪一瓶是雨水,哪一瓶是冷凝水了,只好编了A、B号码,老师想请每一组的同学们先讨论一下设计一个鉴别的具体方案来,然后动手把它们鉴别开来。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归纳物质鉴别的思路与步骤(并板书):取样加试剂现象和结论,学生动手实验鉴别。2、现在一方面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是水污染的加剧,人们已经习惯了饮用矿泉水或纯净水。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商品的品种包括矿泉水或纯净水在内是琳琅满目,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生活。但现社会上也有一些不法分

9、子为了谋取经济暴利,于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不顾,制造了大量劣质矿泉水或纯净水流入市场。请看有关资料。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我们又如何来知道从市场购买的矿泉水或纯净水是否纯净呢?(学生回答),请各小组对我们带来的水进行实验探究,请注意鉴别的方法和步骤。学生实验鉴别各自带来的矿泉水或纯净水。同学们都很认真,很投入,实验都取得了成功,实验操作也规范了许多,希望大家要坚持。今天的实验鉴别告诉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要因贪一点小便宜而去购买一些“三无”或冒牌产品,同时也告戒我们将来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始终把“诚信”放在第一位。(三)探究部分1、我们在学习水的

10、知识时,已经得知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也就证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这是我们研究物质元素组成常用的方法之一。这就告诉我们,在化学反应中组成原来物质的元素不会在反应后消失,而是要进行重新组合变成了新的物质。今天就让我们利用这个原理来学习探究我们身边的物质-比如蜡烛的元素组成。2、蜡烛,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很少用于照明,但有一种场合却离不了它,什么场合呢?(生日),前段时间我们一起庆祝了我们伟大祖国57周年的生日,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感受生日的气氛,关注蜡烛的燃烧。3、蜡烛的燃烧,我们早在第一单元时就已经观察和研究过,它燃烧以后生成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照刚才我们讨论的原理“在化学

11、反应中组成原来物质的元素不会在反应后消失,而是要进行重新组合变成了新的物质”,大家推断一下蜡烛组成元素有哪些?(分组讨论,学生回答)(碳、氢或碳、氢、氧)4、如果我们能测出蜡烛燃烧以后确实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那么也就证明了蜡烛的组成中至少含有碳、氢元素。那么人们又是如何来证明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的呢?请看前人研究的过程。5、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带来的蜡烛,按照前人的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先想一想,应该先证明什么?实验时要进行分工,注意操作的规范,更要注意安全。(学生实验)。6、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进行了反复实验探究,基本上能得出正确结论。但老师也从同学们的脸上看出了大家的困惑,大家说说有什

12、么问题?(学生交流)(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同学们,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我们今天利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进行了矿泉水或纯净水纯度的鉴别,感受到了化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实用性。我们又利用书本上学到的原理进行了蜡烛组成元素的探究,更加激发了同学们探知未知世界的兴趣。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化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才能有足够的本领去研究,去探究。现在老师有两个小小要求,请同学们下课后去查阅资料或去实验室动手实验,探究一下刚才实验中碰到的两个问题,一是有的组石灰水没有变白,是什么原因?二是有的组实验时出现了大量的黑烟,是什么原因,这黑烟是什么物质?它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老师希望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发扬

13、合作精神,去探索,碰到困难及时与我们联系。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廉政文化学习心得12篇廉政警钟常敲响,修身养德展作风。崇勤尚俭家风好,廉洁自律保安宁。【一】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当前重要的战略举措,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彰显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反映着民心党心的道德判断。一、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历史的传承性上,都表现出传统美德的价值升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道德文化基础的民族,历史上形成了许多博大精深的“荣说耻论”和“善言廉书”,成为民族精神、民族魂魄、民族文化得以永续的基础。屹立在新世纪的中华民族,肩负着振兴中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14、历史使命,需要共同的思想道德为基础,而树立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更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与当代中国道德实践相结合,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时代性上,都表现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与时俱进。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以“十一五”规划为蓝图,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成为这个阶段的特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和谐发展的先进生产关系前提下,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得到健康发展,而健康发展的思想道德建设也必

15、将积极维护先进的生产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与时俱进的。三、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道德判断上,都表现出民心党心的积极共识。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社情民意的调查显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这就是为什么“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辱观一经提出,举国反响强烈,民心民意拥护;这就是为什么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不仅得到全党而且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这就是为什么道德的认知和实践一旦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个体道德行为的选择、社会的道德评价和道德的公共服务才会引起共鸣。“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

16、推进廉政文化建设作为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着深厚群众基础和驱动力的。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通过正确的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修养境界的提升,才能实现道德能动的社会职能作用。【二】历史证明:勤政廉政盛行之日,则国家昌盛;贪污腐败猖獗之时,则国势衰弱。历来清官颂扬,污吏遭人唾骂。今天,有些在个人欲望的趋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观念,在权力观、金钱观、子女观面前丧失原则,利用职务之便做出有悖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原则和宗旨的事情,有得进了地狱之门,有的身败名裂。教训是深刻的、令人心痛的,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所以廉洁自律是每个党员干部所应遵守的准则。工作和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习惯。学习是每一名公民的必修课,只有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