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8783449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 ---精校解析Word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高三语文语言文字运用预测题四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香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件终于_。 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_,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_,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A.盖棺论定一锤定音尘埃落定B.尘埃落定一锤定音盖棺论定C.一锤定音尘埃落定盖棺论定D.尘埃落定盖棺论定一锤定音2、 教育者为什么要阅读,本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但实

2、际上问题还真的不少。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容易被红极一时的名师言辞以及名目繁多的教学模式所忽悠皆因自己以往读书太少。或许读一读批判教育学教育与效率崇拜批判性课程等,再比照着想一想,我们或许就能明白,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的秘密了。至少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而不至于对大规模的教育生产,热衷于追捧仿效,甚至邀请那些“专家”,使得我们在的新花样、新模式的拉扯中。文中句子画线处有语病,下列修改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如果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著,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B.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读一点古今中外的教育论

3、著,那么或许多多少少就会明白C.今天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了D.今天会出现所谓的考试工厂,并被大家推崇的秘密了3、日常交际中,“得体”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完成1、2题。1.下文是一份请柬中的四句话,其中表述不得体的一句是( )(甲)我校文学社定于本月18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民俗文化报告会”。(乙)您是著名民俗专家,对民俗文化的研究造诣颇深。(丙)今诚挚邀请您莅临会议,为我社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做出认真的指导。(丁)敬请届时光临。A.(甲)B.(乙)C.(丙)D.(丁)2.午宴上,某中学生遇到父母的朋友劝酒,下列回应得体的一项是( )A.下午还有两门考试呢,别劝了,行不

4、?B.谢谢足下,家父从来不准许我喝酒。C.不喝,不喝。中学生不是不能喝酒吗?D.谢谢,谢谢!我年龄还小,不能喝酒。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二维码很常见,扫码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的同时,_,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比如把信息卖给不法分子进行电信诈骗。另一个更大的风险则是,如果该二维码本身就是一个木马病毒,只要扫了,_,包括手机银行、支付宝等账户信息,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因此,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_。5、下面文段在表达上有三处逻辑问题,

5、 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很有特色,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书之一,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只要你读完了它,你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_。_。_。 答案1答案:B解析: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句中对应“酝酿已

6、久” “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选择“尘埃落定”。句中强调的是内部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需要美联储主席耶伦来做出决定,结束争吵,所以用“一锤定音”。句中是对古人廖化能力如何的最终判定,所以选择“盖棺论定”。 2答案:B 3答案:1.C; 2.D解析:1.丙“做出认真的指导”使用不当,这句话带有命令的语气,不合语境。故选C项。2.A.“别劝了,行不”,对象是长辈,语气过于生硬。B. “足下”是书面语,用在口语中不合适。C. “不喝,不喝”语气强硬。故选D项。 4答案: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 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 ; 切莫轻易(胡乱)去扫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

7、、准确的能力。处,前一句强调扫码给人带来的方便,句末的“同时”暗示下文要说不利的一面,后面一句“二维码提供者可能会借此收集您的个人信息从事不法活动”进一步明确了该处的内容,参照前句的整体结构,此处应填“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风险(隐患)”。处,前文讲了二维码的风险,后文又说“有了这些信息,您的资金就有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被转走”,故此处应填“就会泄露许多(相关)个人信息”。处,由前面的“因此”可知,语段最后一句是结论性的语句,根据“来历不明的二维码会潜藏很大的风险”可知,此处应是强调我们的正确做法,故可填“切莫轻易(胡乱)去扫”。 5答案:过于绝对。修改: 许多作者读了这本书, 都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强加因果。修改: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相信你也可能一口气读完它。条件错误。修改:“你读完了它, 也许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