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404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51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莘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8 页)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42 分)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 C教室内黑板的高度约为 70d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

2、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3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了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 4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 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南运动,看到乙车向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C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5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A音色 B响度 C音调 D频率 6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物态变化中所伴随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为人们服务,下列各种

3、现象与其应用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图熔化吸热B乙图汽化吸热 C丙图液化放热D丁图熔化吸热 7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 3.2105m,则( ) 第 2 页(共 18 页)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80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80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 80km/hD该汽车只要 4s 就可到达贵阳 8一小汽车在一段 10km 的平直公路上,以 36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 A在前 5km 的平均速度大于后 5km 的平均速度 B在前 5km 的平均速度大于后 10km 的平均速度 C在任意 10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

4、 100m D在第 1s 内通过的路程与第 2s 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9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 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B9cm/sC8cm/sD7cm/s 10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赛龙舟、吃粽子也成为人们过节的重要习俗小彤看见妈 妈在家煮粽子时,锅中水沸腾后改用“小火”继续煮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能更快的将粽子煮熟 B用“大火”可使水沸腾更剧烈,沸点升高,不应该改用“小火” C水沸腾后,改用“小火”水温升高较慢,锅中水不易被烧干 D水沸腾后

5、,用“大火”或“小火”煮,水温都不变,用“小火”煮可节能 11 “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B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C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 3.0108米/秒 D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B用电吹风机吹干湿头发 C把粮食摊开晒在通风且有阳光的地方 D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 13如图,这是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解读,正 确的是( ) 第 3 页(共 18 页) A这

6、是一种晶体,其熔点大约是 50 B第 13 分钟物质从外界吸收热量,第 46 分钟则没有吸热 C第 89 分钟物质处于液态,且正在吸热升温 D在第 4 分钟时,可观察到既有固态成份,又有液态成份,但固态的要多些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分,满分 15 分)分) 14一只小虫跌落在小李的新铅笔上,小李突发奇想,驱赶小虫从铅笔的左端爬到右端用 时 5s,并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是 cm;那么小虫爬行的平 均速度约是 m/s;如果以小虫为参照物,铅笔是 的 (选填:“运动”或“静止”) 15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7、(填“相同”或“不同”)的小明同 学闭上双眼能辨别出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 据声音的 (填“响度”“音调”或“音色”)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 16医生给孕妇做 B 超,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 (填“次声波” 或“超声波”) ,所以人们很难在地震前感知到 17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 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 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 18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种,在冰、石蜡、松香、铁、海波、沥青这 些

8、物中,属于晶体的有 (填序号)它们的根本区别是 19气体液化有两种方法:石油液化气是通过 的方法使气体液化装入钢瓶中的;冬天 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温暖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水雾而变模糊,这是通过 的方法使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三、解答题(共三、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小题,满分 43 分)分) 20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 1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 2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 3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

9、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 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 A铜600.76 B铜600.89 第 4 页(共 18 页) C铜601.02 D铜800.76 E铜 F铜1000.76 G钢801.02 H尼龙801.02 I尼龙1001.02 为了验证猜想 1,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 2,应选用编号为 、 、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 3 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 据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

10、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 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在研究一个物理量对某个现象的影响时,一定要保持其它物理量不变,这种方法称为 ,它是很重要的一种探究方法再举一例用到此科学方法的实验 2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 (1)A 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 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根据图中温度计的放置情况可知测出的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 (3)图乙是 B 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4)B、C 两组同学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他们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别如图丙 b,c 所示分析

11、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此时的大气压 (选填“低于”、 “高于”或 “等于”)1 标准大气压;B、C 组得到 b、c 两种不同图象原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22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的凝固曲线,由曲线可知: (1)该物质的熔点为 ; (2)该物质的名称为 ; (3)该物质凝固过程经历的时间是 min; (4)在 02min 该物质处于 态; (5)AB,BC,CD 三个过程中, 是放热过程, 过程中温度不变 第 5 页(共 18 页) 23解放军某部队一列长 50m 的队伍,正以 9km/h 的速度经过一座长 100m 的大桥,首长 让通讯员计算出部队过桥总共用的时间,你知道他是怎样计算的吗?请写出计算

12、步骤 24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 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 0.6s 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这种方法能不能用来测量月亮到地球的距离?为什么? (3)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第 6 页(共 18 页) 2016-2017 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物学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八年级(上)期中物 理试卷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3、3 分,满分分,满分 42 分)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人的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 3s B成年人的步行速度约为 1.1m/s C教室内黑板的高度约为 70dm 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 37 【考点】时间的估测;温度;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 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 1min 跳动的次数在 75 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1s故 A 不符合实际; B、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m/s1.1m/s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14、C、中学生的步幅在 60cm 左右,教室黑板高度略大于 60cm,在 70cm=7dm 左右故 C 不 符合实际; D、人体正常体温在 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 23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故选 B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音调低 C “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 【分析】 (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0Hz20000Hz,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声音是 人耳听不到; (2)声音的特性有:音调、响度和音色; (3)减弱噪声的途径

15、: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的过程中;3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解答】解:A、物体振动能够产生声音,但是产生的声音不一定被人听到,只有频率在 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才能被人耳听到,故 A 错误; B、 “低声细语”中的“低”,指声音的响度小,故 B 错误; C、 “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故 C 错误; 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声,故 D 正确 故选 D 第 7 页(共 18 页) 3下列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湿衣服晾干了 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

16、一层小水珠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 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 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 A、湿衣服变干,是湿衣服中的水分变为了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不符 合题意; B、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是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C、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有固态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 蒸气遇到冷的矿泉水瓶壁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 D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