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

上传人:wo7****35 文档编号:87833873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设计)题目:浅 谈 药 品 的 合 理 用 药浅谈药品的合理用药【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篇文章针对这一社会问题,介绍了不合理用药的表现、分析了不合理用药的原因、指出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危害,同时阐明了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及其重要意义,并结合合理用药的现状,提出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关键词】 药品 合理用药 意义 现状 不合理用药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而增加病人的痛苦,这种痛苦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是严重的;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凡是属于选药品种不当、随意加大剂量、缩短给药时间或不论体质强弱,代谢与排泄器官功能如何而一律常规

2、给药者,均易增加或加重不良反应,增加痛苦。因此,合理用药是一个既古老又新颖的课题,也是医院药学工作者永恒的话题。医院药学工作的宗旨是以服务患者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用药,其核心是保障临床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下面结合工作实践,并结合文献,浅谈一下药品安全用药问题。1不合理用药的表现目前我国临床用药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表现:1.1忽视药品的副作用由于广告费用昂贵,药厂在策划广告时惜字如金,在极有限的文字里重点突出药品特点和疗效,而对其不良反应却无暇顾及或有意回避,有的甚至夸大其作用和疗效。有的以有效率100%,无任何毒副作用等用语抬高其价值,以此促销。1.2选用药物不

3、当病人需要用药时,但选用的药物不对症,对特殊病人有用药禁忌或者合并用药配伍失当等。临床上,以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最为严重。1.3用药不足剂量太小和疗程不足,多发生在因畏惧药物不良反应,预防用药,或以为病情减轻过早停药的情况下。1.4用药过量或过分病人使用了对症的药物,但剂量过大或者时间过长;给轻症患者用重药,联合用药过多等。1.5不适当的合并用药未根据治疗需要和药物特性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不必要或不适当的使用多种药物。1.6无适应证用药病人并不存在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的疾病或不适,医生安慰性给病人开药,病人保险性用药。1.7易受骗上当 一些广告模棱两可,夸大其词,不乏虚假,具有很大的诱惑。如过分迷信广

4、告,尤其是一些邮购药品,如特效增效剂、减肥药物,包治百病的宫廷秘方等购买者大多惊呼上当。1.8重复给药多名医生给同一病人开相同的药物,并用含有相同活性成分的复方制剂和单方药物,或者提前续开药方。总之,凡属人为因素造成的非安全、有效、经济、适当的用药都是不合理用药。2不合理用药的原因2.1人员原因2.1.1医师因素 部分医师药品知识的匮乏影响了药物的合理应用,责任心不强,临床用药监控不力,医德医风不正,处方错误等。22.1.2药师原因 调剂配发错误,审查处方不严,用药指导不力,协作和交流不够。2.1.3护士因素 未正确执行医嘱,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药品(病区药品保管不当,致使药品失效或过期),临床

5、观察、监测、报告不力,给药操作失当等。2.1.4患者自身因素 不按照医嘱用药或有病不治,滥用药物等。2.2其他原因传媒业缺乏行业自律,盲目刊载虚假广告,为不合理用药推波助澜。个别传媒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单纯经济利益置国家法律及行业道德于不顾,违法刊载攸关大众健康安全的虚假药品宣传广告,这些传媒业为不合理用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33不合理用药导致的危害由于药物滥用、误用(如抗生素的滥用、超剂量给药),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了大量的药源性疾病,轻则使用药者增加痛苦,重则使人致残,甚至死亡,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费用,造成个人和社会的经济损失。以患者为中心,保证药品质量,加强合理用药研究

6、,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应引起社会特别是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不懈的努力来对付它。44 合理用药及其重要意义4.1 合理用药的基本概念合理用药的概念是指根据疾病种类、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的措施。 4.2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从用药的过程和结果考虑,合理用药应当包括: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和适当性四大要素。4.2.1安全性 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首要条件,直接体现了对病人和公众切身利益的保护。强调让用药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从用药者的感受和人身安全的角度出发,用药风险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千差万别,轻

7、者稍微不适,严重者致残、致命。54.2.2有效性 有效性就是要通过药物的作用达到预定的目的,分别为:根除致病原治愈疾病;延缓疾病进程;缓解临床症状;预防疾病发生;避免某种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人的生理功能。4.2.3经济性 经济性是指获得单位用药效果所投入的成本应尽可能低,获得最满意的治疗效果。强调以尽可能低的治疗成本取得较高的治疗效果,合理使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减轻病人及社会的经济负担。4.2.4适当性 适当性是用适当的药品,以适当的剂量,在正确的时间,经恰当的途径给病人,使用准确的疗程,达到理想的治疗目标。强调尊重客观现实,立足当前医疗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避免不切实际地追求高水平的药物

8、治疗。4.3合理用药的意义 药物是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其实际种类数量十分有限,远远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必须在药物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方面精打细算,通过正确选用、合理配伍,发掘现有药品的作用潜力,提高使用效率。也就是说应当合理使用现有的药物,让其发挥应有的生物医学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合理用药的现状由于现代医药科学的迅猛发展,新药品种层出不穷,这一方面给临床用药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方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药物滥用的局面,从而导致临床普遍存在合理用药水平偏低、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引起药源性疾病的现象。当今社会滥用抗生素及乱用降压药物的现象较为普遍。抗生素的滥用大大增加

9、了细菌的耐药性,常延误最佳治疗时间,破坏体内正常菌群造成二重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因此,应充分发挥药师在药品监测方面的作用,不断提醒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生素,控制滥用现象。 我国临床药学工作起步晚,合理用药工作缺乏卫生政策和管理基础,缺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分析技术,因此,医、药、护未能系统合作。目前,我国各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指导合理用药的水平参差不齐。据报道四川省绵阳地区农村2OOO张门诊处方分析用抗生素者占65%,其中使用不合理者占40%。上海市l6所医院住院病历1697份,门诊病历1603份,用药不合理者占26%。广州市调查了3020份病历,用药不合理者占19.6%。66 如何做到合理用药做

10、到合理用药还是有共同的原则可以遵循。一般说来,合理用药应考虑如下几点: 6.1确定诊断,明确用药目的 明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应该尽量认清病人疾病的性质和病情严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当前用药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和合适的剂量,制订适当的用药方案。在诊断明确以前常常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症治疗,但应注意不要因用药而妨碍对疾病的进一步检查和诊断。 6.2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尽量少用所谓的“撒网疗法”,即多种药物合用以防漏诊或误诊,这样不仅浪费而且容易发生相互作用。 6.3制订详细的用药方案 要根据初步选定拟用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知识,全面考虑可能影响该药作用的一切因素,扬长避短,仔细制订包

11、括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投药时间、疗程长短,以及是否联合用药等内容的用药方案,并认真执行。 6.4及时完善用药方案 用药过程中既要认真执行已定的用药方案,又要随时仔细观察必要的指标和试验数据。以求判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及时修订和完善原定的用药方案,包括在必要时采取新的措施。 6.5少而精和个体化 任何药物的作用都有两面性,既有治疗作用,又有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更为复杂,既可能提高疗效,对病人有利,也可能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病人造成损害。不同病人可因其病情不同对药物作用的敏感性也不同,这就使情况更为复杂。因此,用药方案要强调个体化。除去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必要的联合用药外,原则上应抱“可用

12、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的态度,争取能用最少的药物达到预期的目的。这里所说的“少用药”并非考虑节约或经济问题,主要的是要尽量减少药物对机体功能的不必要的干预和影响。7 6.6对病人始终负责开出处方仅是治疗的开始,必需严密观察病情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治疗药物。要认真分析每一病例的成功及失败的关键因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使用药技术更趋合理化。86.7 医疗机构应建立一套规范科学的合理用药机制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处方分析 制度,从制度上对医师的医嘱和处方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坚决制止大处方、多种类合并用药等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加强医师处方行为的规范管理和监督,以指导和规范医师的用药行为

13、。6.8积极开展ADR的监测工作 要用多种方法进行ADR监测,特别是对新购进、量大的药品以及抗菌药物开展全面系统的监测,以减ADR对患者药物治疗的影响。6.9加强医师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应积极开展医院内部合理用药专题研讨会或学术会,以便医师之间能够及时交流用药经验;营造医疗机构内部合理用药的浓厚的学术氛围。6.10 充分发挥药师在防范不合理用药中的作用药师在努力作好处方审核及调配工作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参与临床药学实践,按照药学服务的理念,配合医师合理用药,共同对患的用药治疗结果负责。97 总 结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用药中的一项重大课题,它关系到全民的健康。因此,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卫生部和内科学

14、会曾多次召开全国临床合理用药学术会议,各医药大学、院校开设了临床药学课程, 中国药学会也多次召开全国临床药学及合理用药研讨会,各医疗机构也纷纷开展了临床药学工作,并取得了不少的巨大成就。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基本的杜绝不合理用药,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参 考 文 献1朱国延 姬广伟.海峡药学C.20052杨霞.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M.青岛,20083王者文.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J.20044北京军区总医院药理科P.北京,20085 谢惠民.合理用药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 吴北江,吴芬芳,何士平,等.利用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7 赵逢平 苗运明 . 中国误诊学杂志J, 20018 田丽鹃 于培明.我国不合理用药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M,20089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药剂科P.西安,200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