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31698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8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张家口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过去数十年关于文明兴起的讨论很多,但近年来关于复杂社会和文明的崩溃这 一问题也赢得了较多关注。常见的研究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气候论)是寻 找气候变化与复杂社会系统剧变之间的时空对应联系,将环境恶化作为文明衰 亡的主要原因。另一种方法(应变论)强调人类应对压力的应变能力,将社会 看作一套机制,具有处理外部挑战的内在能力。认为社会变化是间断发生的, 社会缓慢积累的过程会不时被突如其来的压力打断,并导致社会系统的重组。 后一种见解颇受支持,很多案例研究表明,社会常常修正

2、其行为,以应对眼前 的危机,但很有可能的是,那些用来应对不断发生的短期危机的方法,可能并 不能解决某些长期且严重的问题。我们相信,对于认识过去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两种方法都有价值。我们需要了解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也需要估量社会应对 外部挑战的策略,这些应对策略成败皆有可能。 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也发生过多起早期复杂社会兴衰的事件,例如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突然表现为区城范围内考古物质文化的消失,人口骤 降,而原因常常归结为气候变化、生态灾难等环境的恶化。青铜时代的中国也 经历过多起环境恶化事件,但并未导致崩溃的发生,例如二里头国家,是在气 候波动期成为一个区域强权的,而这时候很多地方

3、的人口在减少。二里头的兴 起是应变理论很好的一个例证。首先,二里头文化遗址分布在嵩山一带海拔相 对较高的地区,这个选址策略能够抵御大规模的洪水,而很多低海拔地区的新 石器聚落很可能正是被洪水摧毁的,特别是长江流域。其次,黄河中游的农业 流行种植多种作物,包括粟、大豆、水稻、小麦等,这比其他地区种植水稻的 单一农业体系更容易维持社会生存,一个政权采取多种农业形式也有助于规避 作物歉收的风险。 根据地理信息系统模式的分析结果,伊洛河流域二里头文化的人口,达到最大 承载量的 78%,超过了最佳比率。二里头人比以往生产更多的食物,但使用的 仍然是之前龙山晚期的那些农业技术。二里头国家的统治者似乎有办法

4、让更多 的人更加努力地劳作。 中国走向文明之路是一个长期、坎坷和复杂多样的历程。这个文明经历环境刷 变的挑战、复杂社会的兴衰、社会冲突和政治纷争、出乎意料的社会转型和外 来影响。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确切知道“中国性”到底是如何形成的,也难以 彻底了解古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但通过足够丰富的考古资料,通过多学 科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 8000 多年以来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 中,这片土地上的诸多小村落文明一步步转变为一个伟大的文明体系,我们称 之为中国。 (摘编自陈星灿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明)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过去数十年都只是在讨论文明兴起的问题

5、,并没有涉及文明崩溃的讨论。 B. 气候论和应变论既是研究文明兴起的方法,也是研究复杂社会和文明崩溃的 常用方法。 C. 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的衰败是环境恶化造成的。 D. 中国文明形成是一个长期、坎坷、复杂多样的过程,是由诸多小村落文明一 步步转变而来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气候论和应变论两个角度,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复杂社会和文明的崩溃 的问题。 B. 文章将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早期复杂社会兴衰的事例进行对比,为应变理 论提供了例证。 C. 文章分析了二里头文明经受环境恶化考验的原因,证实社会应对外部挑战的 策略的重要性。 D. 文

6、章先阐述了两种研究方法,然后举例分析论证,最后指向了对中国文明形 成的看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应变论”将社会看作一套机制,认为社会会修正自己的行为来应对眼前的 危机。 B. 二里头国家因处在嵩山一带海拔相对较高的地区,从而避免了被洪水摧毁的 危机。 C. 二里头国家在气候波动期成为区域强权是因为作物种植的多样性规避了歉收 的风险。 D. 虽然我们难以彻底了解“中国性”的一切详情,但可以清晰地认识社会进步 的过程。 【答案】1. D 2. A 3. C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本 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

7、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 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并没有涉及文明崩溃的 讨论”错误,原文“也赢得了较多关注”说明以前也有讨论,只是关注度不高。 B 项,气候论和应变论是研究复杂社会和文明崩溃的常用方法。C 项,从原文 “原因常常归结为气候变化、生态灾难等环境的恶化。青铜器时代的中国也经 历过多起环境恶化事件,但并未导致崩溃的发生”可知说法错误。 2.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 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 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

8、核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A 项,文章从应变论角度 较为深入地阐述了社会应对外部挑战的策略。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阅读材料是一篇小论文,所以要明确文章的三要素: 论点、论据和论证法法。答题时注意判断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 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 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3.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 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 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C 项,归纳不全面,文中有两个原因, 一是选址,二是作物种植多样性。

9、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对文章有关内 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或者“正确的一项”,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 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 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 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快乐格桑花 何永康 最先知道格桑花是在很多悠远的藏歌里。因为没有去过西藏,与这花没有眼缘, 只知道它是藏族人的专爱。 前不久去了一趟川北九龙山,接近景区核心地带有一条鲜花簇拥的宽敞道路。 那花开得真是灿烂,洋溢着迎客的热情。我问当地的朋

10、友:这是什么花?朋友 轻描淡写地回答:格桑花。 哦,这就是我心仪已久的格桑花了,真是一次不期而至的“艳遇”啊! 我独自一人沿着鲜花大道走了一个来回,仔细观察格桑花的颜色与形状。颜色 的基调自然是赤橙黄绿青蓝紫了,更多的花则是由这七种颜色混搭而成的更为 丰富的无名“杂色”。花不大,但因为叶子小得像丛生的杂草,加之花瓣总是 被一柄细长的茎高高举起,也就有一种夺目的美了。这种美是笑意盈盈的,每 一片花瓣都捧着一片快乐,那是明媚的快乐。 花是单瓣的,因而开放得很舒展。在阳光的照射下,通体透明,简洁而靓丽, 像她的快乐,简单而毫不遮掩。看过很多富养的花,复瓣的居多,以此显示其 名贵,但往往因层次太多、密

11、度太大而让人难以亲近,一如一个人的心眼太多, 心思太缜密,反而让人难以接近,只好敬而远之。 一般来说,群居比独居要快乐得多。孤独的人或许内心有自己的快乐世界,不 过凡人还是群乐为好,因为快乐是可以传染的。譬如格桑花,一开就是一大片, 在风中熙熙攘攘,调笑打闹,热闹非凡,好不畅快。 在藏区,格桑花并不是一种花的专用名,而是所有野花的统称。由此我想到了 两个词杂陈与兼容。在格桑花的族群里,花色是千差万别的,花形是千姿 百态的,但都能和平相处,大大小小高高矮矮,错落有致,非常养眼;明艳也 罢素雅也罢,并不彼此排斥,而是互相陪衬与托举,花事的内涵就更加丰富, 彰显出和谐的快乐。 格桑花不是花中贵胄,而

12、是山中的野民。不像牡丹那样雍容,不像梅花那样冷 艳,不像兰花那样幽静,也不像同属一料的菊花那样散淡。因其凡俗,格桑花 是低调的,但低调中也有野性的张扬,朝霞中该招展时绝不含蓄,烈日下该收 敛时绝不硬撑。这就是低调带来的快乐。 人类在格桑花面前也要低调,方能有更多的发现。比如,你要拍出她的姿容, 就得放下身段蹲着,透过镜头仰视,才能剔除杂芜,凸显花枝,蓝天白云也才 能成为她的背景。如果你平视或者俯视,看到的只能是杂乱无章的闲花野草。 在藏区,人们又把格桑花叫作“八瓣梅”,因为其花瓣多为八瓣。如果能看见 九瓣的,就会更觉吉祥幸福,这和汉人在四叶草中寻找稀有的五叶草的说法和 寓意一样。我没有刻意去找

13、“九瓣梅”。因为,最为普通者恰恰最为可贵。何 况,格桑花已经给了我生活的启迪和快乐满足,又夫复何求? 从此,就与格桑花一样的人为伍吧,做一个有快乐感的人。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花“洋溢着迎客的热情”与“朋友轻描淡写地回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写出了我内心的失落。 B. “心仪已久”“一次不期而至的艳遇”写出了作者对格桑花的出现感到 惊喜的心情。 C. 文章紧扣标题,围绕着标题“快乐格桑花”中“快乐”来描绘了格桑花花瓣 的特点。 D. 文章将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令人 回味。 5. 画线段落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

14、出了格桑花怎样的特点? 6. 结合文章分析格桑花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启迪? 【答案】4. A 5. 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手法。突出了格桑花平凡既低调又 张扬的特点。 6. 做人要纯朴,享受凡人群居的快乐。做人要兼容,互相托举、映衬,和 谐相处。做人要低调,珍惜普通平凡的可贵。 【解析】 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 项,结 合文本内容“我问当地的朋友:这是什么花?朋友轻描淡写地回答:格桑花” 分析,抓住关键词“当地”,“朋友轻描淡写地回答”是他们对格桑花的熟悉, 因此“写出了我内心的失落”分析错误。 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

15、,也涉及到了 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体的方法 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 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 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 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 即可得出答案。 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修辞手法运用分析。修辞方法:比喻、拟人、 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解题格 式: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6、格桑 花不是花中贵胄,而是山中的野民”,比喻;“不像牡丹那样雍容,不像梅花 那样冷艳,不像兰花那样幽静,也不像同属一料的菊花那样散淡”,排比; “格桑花是低调的,但低调中也有野性的张扬,朝霞中该招展时绝不含蓄,烈 日下该收敛时绝不硬撑”,拟人。“但低调中也有野性的张扬”“这就是低调带 来的快乐”,突出了格桑花平凡既低调又张扬的特点。 6. 试题分析: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主 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 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格桑花给了作者怎样的生活启迪,结合文本 内容分析概括。“不过凡人还是群乐为好,因为快乐是可以传染的”,做人要纯 朴,享受凡人群居的快乐;“由此我想到了两个词杂陈与兼容并不彼 此排斥,而是互相陪衬与托举,花事的内涵就更加丰富,彰显出和谐的快乐”, 做人要兼容,互相托举、映衬,和谐相处;“因其凡俗,格桑花是低调的 这就是低调带来的快乐”,做人要低调,珍惜普通平凡的可贵。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大部分网络自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