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878309 上传时间:2017-05-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洒娜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论 文论文名称: 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选择浅析学 院: 金融管理学院专 业: 资产评估学 号: 1153057学生姓名: 江洒娜指导教师: 龚国光2015 年 3 月1目 录目录1 引言 .4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41.2 目前研究情况综述 .52 分业与混业模式概述 .52.1 国际上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 .52.2 分业模式和混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72.3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原因 .92.4 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总体趋势 .103 混业经营是我国商业银行未来具有竞争潜力的经营模式 .123.1 平安集团背景介绍 .123.2 平安集团混业经

2、营模式分析 .134 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建议 .154.1 完善适合混业经营的法律体系 .154.2 大数据布局和互联网金融的战略规划 .164.3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和控制风险 .17结论 .172摘 要近 10 年来中国的金融业特别是商业银行得到了快速发展,然后考虑到互联网金融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影响,中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综合的金融需求,同时国际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化也对国内的金融机构形成挑战。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手段指出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将是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场上许多大型金融机构比如平安集团已经在着力

3、布局自身的混业经营模式。商业银行在选择混业经营模式的基础上,必须配合建立合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以及通过大数据的布局和资源共享来提供商业自身的经营效率。关键词:混业经营,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ese commercial bank has gone through a rapid development.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challenge of Internet finance and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commercial banks busi

4、ness model is being challenged.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separate operation mode is unable to meet customers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dem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most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taking the mixed operation mode. In this paper, what I want to point out by means of ca

5、se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is that the business model will b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Some big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Ping An bank has been in the layout of mixed operation mode. Based on this model, it is important for commercial ba

6、nks to establish perfect laws and regulations system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large data and sharing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mpany.Key Words: Mixed Operation,Commercial Bank,Internet Finance4基于商业银行视角的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模式浅析1 引言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自从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来,整个中国的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迎来了飞快发展的黄金 1

7、0 年。近年来国外大型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同时考虑到利率市场化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传统的商业银行运行模式遭到挑战,许多银行纷纷面临利润的瓶颈,而如何在传统单纯的信贷业务中寻找新的突破口,分业与混业模式的选择则成为银行未来竞争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混业经营成为一种趋势,不管是坚持全能银行模式的德国还是经历了从混业-分业-混业的美国,总的看来国际上的主要金融大国基本上都采用了混业经营的运作模式。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一直坚持分业经营的模式,考虑到中国金融业刚刚起步,监管和风险把控都不是很成熟,分业的经营模式的确在过去的 10 年中保障了金融业的稳步发。但是伴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以及中

8、国自身粗放式发展模式的调整,如何运用好金融市场来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至为重要,产融混合的战略模式探讨也必然将对中国金融发展模式提出挑战。所以展望未来发展的二十年,如何开拓银行的创新业务比如投行业务等等以及如何适应整体的经济环境,混业经营模式将会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寻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本文主要通过理论分析来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发展之路,同时结合平安集团混业经营规划的实际案例进行佐证。首先本文将通过对国内外的历史分析了解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适合的环境条件以及这两种模式各自的条件优势和弊端,接着本文将结合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未来民众对于经济发展现实诉求,着重指出混业经营的重要性。然后通过结

9、合平安集团的案例分析诠释混业经营模式的具体运作和优劣,结合数据表现说明混业经营的必要5性。最后就未来商业银行混业模式的开展提出建议,包括宏观方面的法律监管体系建设和金融机构本身的业务开展。希望通过这个对于这个问题的简单探讨为中国商业银行未来的变革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借鉴。1.2 目前研究情况综述自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中国的学者就中国金融机构分业与混业模式的选择展开研究,理论研究偏多,具有明确的现实意义的研究相对较少。综合过往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成果,总结下来基本就是前期的分业模式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而未来混业的发展也是大势所趋,但是至于如何选择开展适合中国的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是金融

10、控股公司或是全能商业银行还是银行控股的模式,又或是建立一种全新的模式,这个问题值得学者们更多的分析与探讨。夏斌先生是比较早关注金融业混业模式的,他认为在当前中国分业与混业模式转变的阶段,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更加适合中国目前的国情。郑明高先生在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一书中也表达对于混业经营模式在中国推广的必要性。程雨露也表示在当前全球混业模式改革的趋势下,我国也必将以一种渐进的、适当保护的环境下慢慢转变,来适应整个全球的竞争环境。国外学者对于混业经营的研究相对来说更早也更为成熟,基本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关注这一课题。前期的研究主要关注混业经营的范围经济和成本控制,后期也有学者陆陆

11、续续开始关注这些混业经营机构的表现,从理论和现实角度都对这种经营模式展开探讨。总体来说,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配合科技的支持,采用混业经营的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Jordi Canals 对于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各个优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相对于分业经营来说,混业经营的商业模式在范围经济、协同效应以及规模经济领域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应,带来更高的利润。Michael D.Bordo 还指出,采用混业经营的公司在分散风险、抵御风险以及快速摆脱风险的方面也有更为突出的表现。同时他还结合 2008 年次贷危机下各个金融机构的经营表现来论证这一观点。62 分业与混业模式概述2.1 国际上

12、金融机构经营模式的历史演变在当今国际,商业银行的主要混业经营模式以以下三大类为主,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下面,我们主要以这三个代表国家为例,说明国际上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演变。2.1.1 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美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模式主要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阶段。1927 年以上,虽然美国在法律上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业务,但事实上各大银行都有相关的业务涉及,所以在本质上还是混业经营的模式。直到 1927 年正式出台麦克法登法 ,混业经营在法律上被正式认可。但是 7 年不到的时间,由于 1933年开始爆发全球大

13、危机,金融混业带来的风险使得人们不得不转向分业经营的模式,而这一模式整整持续了将近 40 年。到了 1970 年,考虑到 40 多年来法律监管体制的完善和混业经营的现实诉求,美国开始渐渐向混业模式转换,其中于 1970 年银行控股公司修正法的通过也表示美国政府对金融业监管的放松,同时 1998 年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银行的合并更是美国政府后期混业经营模式的伟大探索。到了 1999 年,考虑到国际上其他混业经营模式银行的挑战和自身的现实情况,美国正式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标志着美国正式重回混业经营。美国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指母公司可以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控制银行子公司、保险子公司、证券子公司等等

14、。这样在金融集团内部就可以涉及金融行业的各个领域板块,大大扩大了母公司的业务范围,不但能够形成规模效应,还可以业务互补,提高金融公司的收益率。2.1.2 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德国一直是混业经营模式比较忠实的追随者,在德国,一家银行可以全面从事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业务甚至是实业业务。从 1850 年开始,德国就在布局全能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并且取得了不错的影响。但是由于二战的影响,德国有段时间混业经营的模式受到严重打击,一直到 50 年代后期才正7式恢复,并且在后期打击到美国的银行,迫使他们也开始转而寻找混业经营的突破口。德国的全能银行能够从事任何一种或者多种金融业务,比如包括但不限于存贷款业务、担保业务、证券承销业务、资金转账业务等等。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德国最大的全能银行德意志银行。他也凭借着全能银行模式的优势,成为了全球十大银行之一。同时这些金融机构还可以投资非金融的机构,并且可以派出董事参与企业的日常管理。当然在这种模式下,对于法律监管的体系要求也会很高。2.1.3 以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英国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主要经历了分业-混业的阶段。在 1970 您以前,英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