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

上传人:【**** 文档编号:87827510 上传时间:2019-04-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 3.1.1 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第2课时)同步练习(2)(解析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选择题1已知函数f (x)在区间a,b上单调,且,则函数的图象与x轴在区间a,b 内( )A至多有一个交点 B必有唯一个交点C至少有一个交点 D没有交点【答案】B【解析】考点:函数的零点与方程根的关系2 ( )A B C D【答案】C【解析】,.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选C.3函数f(x)2xx32在区间(0,1)内的零点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在范围内,函数为单调递增函数又, , ,故在区间存在零点,又函数为单调函数,故零点只有一个考点:导函数,函数的零点4函数的零点所在的大致区间是A (0,1) B (1,2) C (2,3) D (3,4)

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所以函数零点在区间(1,2)内 学科#¥网考点:函数零点存在性定理5已知f(x),则函数f(x)的零点个数为()A1 B2 C3 D4【答案】B6函数f(x)lnxxa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 B(,1)C1,) D(1,)【答案】B【解析】函数f(x)lnxxa的零点,即为关于x的方程lnxxa0的实根,将方程lnxxa0,化为方程lnxxa,令y1lnx,y2xa,由导数知识可知,直线y2xa与曲线y1lnx相切时有a1,若关于x的方程lnxxa0有两个不同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2 填空题7若方程|x24x|a0

3、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0,4)【解析】由|x24x|a0,得a|x24x|,作出函数y|x24x|的图象,则由图象可知,要使方程|x24x|a0有四个不相等的实根,则0a4.8直线y1与曲线yx2|x|2a有四个交点,则a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根据 画出函数图像,再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9已知函数f(x),若函数g(x)f(x)k有两个不同的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解析】画出函数f(x)的图像如图要使函数g(x)f(x)k有两个不同零点,只需yf(x)与yk的图像有两个不同交点,由图易知k.10已知0a1,k0,函数f(x),若函数g(x

4、)f(x)k有两个零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答案】0k13 解答题11若函数f(x)ax2x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答案】或.【解析】试题分析:试题解析:解:若a0,则f(x)x1为一次函数,易知函数仅有一个零点;若a0,则函数f(x)为二次函数,若其只有一个零点,则方程ax2x10仅有一个实数根,故判别式14a0,则a.综上,当a0或a时,函数仅有一个零点,即a的取值范围为.点睛:已知函数零点求参数的范围的常用方法,(1)直接法:直接根据题设条件构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再通过解不等式确定参数范围(2)分离参数法:先将参数分离,转化成求函数值域问题加以解决(3)数形结合法:先

5、对解析式变形,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的图象,然后数形结合求解 学.科网12(1) 为何值时, .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有两个零点且均比1大;(2)若函数有4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5,1);(2).【解析】试题分析:(1)有且仅有一个零点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根0;设f(x)的两个零点分别为,则2m, 3m4.由题意,知;作出g(x),h(x)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0a4,即时,g(x)与h(x)的图象有4个交点.点睛:利用函数零点的情况求参数值或取值范围的方法(1)利用零点存在的判定定理构建不等式求解.(2)分离参数后转化为函数的值域(最值)问题求解.(3)转化为两熟悉的函数图象的上、下关系问题,从而构建不等式求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